观众成了当代艺术家工作时最大的包袱 2012-07-19 17:03:53 来源:艺术时代 作者: 陶李坞 点击:
别把观众当上帝,也别把观众当白痴,更别把观众当同志。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艺术是艺术家对某种绝对的庸常存在的孤独印证,与任何层面的观众没有丝毫关系。

我没有看这一届柏林双年展,没有看过任何一届双年展,诸如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里昂双年展、光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那么多的双年展—1096个双年展(见费大为先生的同名文章)—或者更多的国际大展,我都没有看过。看来我还没有遭遇一个国际大展的机缘。不管是作为艺术从业者还是爱好者还是旅游者,专门去看一个为观众的展览显得既功利又道德。这种功利性和道德感是古典主义的,和我的当下状态完全不共时,勾不起我参观的兴趣,当然也不会使我产生种种诸如失望的情绪或者不满的意见。

 

 

激进、抵抗、批判、拆解、突破等等,是欧美中心主流艺术界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但对生长在当下中国的观众看来,未免显得矫情和小儿科,令人好生失望了。神话破灭,仰慕不再。马首没了,我们瞻望什么?质疑是觉悟的前奏,还是觉悟本身?要接受和收编激进、抵抗、批判、拆解、突破,需要一个更大更开放的事件场,但这并不是古典主义性质的大型群展所能担当得了的。事件越来越突出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事件是随机性的、遭遇性的、没有预期的、非模范不道德的,这和大型艺术展的形式完全相背。

 

 

双年展这种集中展示、旅游参观的新产品博览会式的大型群展,曾作为某种新文化新动向的信息发布平台,虽然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但却是西式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条尾巴。线性的历史主义的意识形态,驱使我们瞻仰参观的,就是这条尾巴。到了割掉这条尾巴的时候了。

 

 

这条尾巴的出现和继续存在,来自为观众的深层动因。观众成了当代艺术家工作时最大的包袱。当代艺术者的工作,不管是策划展览,做作品,还是做评论,都是头顶背负着沉重观众的劳作(或许有人会认为是舞蹈呢)。观众是有分类的,有土观众,有洋观众,有普通的过路游客观众,有特殊的VIP嘉宾观众,有看热闹的外行观众,有看门道的内行观众……在这些艺术家心目中,所有这些观众是个欲壑难填的大胖子,有着最最难以满足的奇怪胃口。艺术家是个职业,艺术是个针对观众的服务性行业。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满足、开发、继续满足、继续开发观众的胃口。对这样的艺术家来说,观众才是当代的表征,才是当代艺术的主心骨。为观众的当代艺术:一旦时代变了,观众换茬了,这些艺术就自动地不当代了。于是说:在那个时代,能做成那样已经很不错了。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这些艺术是那个时代(比如说1980年代)的当代艺术,放在现在,已经很不当代很落后了。干脆点说:这样的东西放在现在,根本就不是艺术。

 

 

要知道,放在现在不是艺术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艺术,也永远不会是艺术。

 

 

对观众的或显或潜的诉求和期待,或挑衅考验观众的或显或潜的刻意行迹,对那种笼统含混的所谓无限可能的观众反应的想象,都是对观众有必须的依赖性的体现,都属于自宫性质的为观众的进身之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倘若损失了独立不改的态度和精神,即便能剩下些所谓天马行空的自由的想象力或者才华,怕只会做出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势利主义附体的傀儡表演罢了,与艺术又有什么关系?

 

 

别把观众当上帝,也别把观众当白痴,更别把观众当同志。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艺术是艺术家对某种绝对的庸常存在的孤独印证,与任何层面的观众没有丝毫关系。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