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册琳琅:从宋本到知堂手稿 2012-07-24 11:41:37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尚途 点击: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本《金匮要略方》,近几年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至少在大陆与日本各有一家出版社影印出版,一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用宋本纸背抄写的《金匮要略方》

用宋本纸背抄写的《金匮要略方》

周作人手书《知堂诗稿》

周作人手书《知堂诗稿》

 

用宋本纸背抄写的

  

《金匮要略方》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本《金匮要略方》,近几年来备受中外学者关注,至少在大陆与日本各有一家出版社影印出版,一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人们重视这部抄本,主要在于所抄《金匮要略方》的版本文献价值。《金匮要略方》三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集,宋林亿诠次,相传有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国子监刻大字本及绍圣三年(1096年)国子监刻小字本,皆久淹无闻。此书后来通行者为元刻大字本,与宋本文字违异甚多;而明代以降诸本悉出元大字本系统,宋本系统已不为人所知。吴迁抄本之珍贵,正是因为其抄自绍圣三年国子监刻小字本,使宋本系统得绵一线之延。该本可谓今存最接近原书面貌的版本,其于《金匮要略方》研究价值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该抄本卷末有绍圣三年国子监牒文与治平三年、绍圣三年镂版衔名,是判断其抄自北宋本的依据之一。牒文略谓当时监本印卖受政府严格控制,虽允许鬻卖,但常人买不起;虽允许诸路代售,但颁发到外州的印本极其有限,故国子监有重刻之举。对此,人们或有疑问,因为同样的牒文在明刻本《脉经》等书中也有出现,而明本《脉经》已失宋本旧观,那么此抄本是否直接出自宋本呢?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可打消人们的疑虑,那便是这部抄本用纸,是一部宋刻残本的纸背。在今天宋本如此金贵、哪怕片纸只字也值万金的情况下,废掉一部宋本(即便是残本)抄书,听上去简直不可思议。殊不知宋代刻本在元代及明代前期流传尚多,文物价值不显,直到明代中后期因日趋稀少,方见矜贵。而此本抄在明初,用宋本残纸抄写是不足为怪的。那么,结合国子监牒文与镂版衔名分析,吴迁确在洪武二十八年抄绍圣三年《金匮要略方》也就没有疑义了。

  

令人喜不自胜的是,正因为此本用宋本纸背所抄,使上图平添了一部宋刻孤本。由于此本未经拆装,尚不能了解全貌,但已知为南宋学者陈尧道的著作,有《大学会要》、《大学讲稿》、《中庸会要》、《中庸讲稿》、《中庸五十义》等,未见于各藏家著录,可知亡佚已久,何幸吉光片羽尚留人间,其价值与《金匮要略方》同样重要。

  

此本曾为清怡府旧藏,后归仁和朱氏结一庐,《结一庐书目》著录。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张子美先生捐赠上海图书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