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黑匣子公共空间行为征集启动 2012-07-24 13:50:2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黑匣子”是一个开放式新媒体公共艺术实验室平台。自2011年7月以来,先后在“未来的节日”进行了十九场次的单元实践,在喜玛拉雅美术馆无极场实施了近30场次的公共实践。

《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黑匣子公共空间行为资料图片

 

预演项目主办:喜玛拉雅美术馆

艺术家:胡介鸣

策展人:魏星

策划团队成员:张献、石可、林依韵、李涛、蔡连云、胡为一

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月15日

地点:证大当代艺术空间 户外广场(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436号 近翔殷路)

 

黑匣子回顾

 

“黑匣子”是一个开放式新媒体公共艺术实验室平台。自2011年7月以来,先后在“未来的节日”进行了十九场次的单元实践,在喜玛拉雅美术馆无极场实施了近30场次的公共实践。黑匣子是一个具备较广泛的社会参与度的公共艺术项目。自2012年10月起,黑匣子作为参展作品将在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与观众互动。作为预演,黑匣子将于2012年7月20日至8月15日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五维创意园区内)实施。

 

方案介绍

 

从直观的角度描述,《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黑匣子——临界实验室在展览期间的呈现方式分为两个部分:黑匣子现场+信息交互展示区。1. 黑匣子:这个区域是一个长12米、高3米、宽24米的集装箱改建的临界实验室,“临界”是从英文“liminal”的意译而来,是在当代艺术-当代表演中常用的一个人类学概念,意指任何相对于清晰社会结构存在的临界状态,比如存在于现有艺术学科门类之间的跨界作品,或者生活常态和艺术表现之间的生活状态。实验室内部没有光线的理由是,这会让观众和艺术家启用平时在视觉中心模式下艺术制作和欣赏习惯以外的其他感官系统,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艺术经验模式。

 

在展期内,黑匣子每天有新的行为参与者与观众之间交互的“活剧”演绎,每天有实时交互、信息反馈,实时存入黑匣子历史档案库,形成完整的文献资料。“活剧”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各种表演艺术的类型,如新音乐、声音艺术、再现性叙事作品、一对一表演、长时表演(duration)、机械或物品表演,以及其他不易归类的艺术事件等等。“活剧”的来源是通过征集、选择社会各个层面人士的行为方案,计划每月底公布下月节目预告类似“排片表”,在这里会将“表演者”的身份信息、行为方案、表演时间等信息列出,在展期内如期实施。观众可随意进入实验室现场参与、互动,注入“活”的元素。“活剧”征集聚焦在不同领域的社会个体,从自身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出发,给出对“情景”的自我解读,由此作为起点,在“黑”中发酵,结合观众的介入,产生能量。2. 信息交互展示区:A、黑匣子中正在发生的(现场不可见的)情景,这部分信息通过局域网传输。B、黑匣子中正在发生的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其中包含交互的内容,比如:微博信息等。观众也可现场实时参与。这部分的展示方式是通过装置不同的信息屏幕方式呈现。设想在馆内的休闲区内,如咖啡吧等休闲区。这部分的作用是将“黑”中的能量通过网络的“管道”进入公众视域再次“烹调”,重组来源于现实境遇中不同个体的能量信息。

 

黑匣子公共空间行为征集

 

征集对象:愿意使用黑匣子时间段的任意个人或团体征集时间:即日起至双年展结束(2013年3月31日)征集方式:“表演者”把文字提案和期望使用的黑匣子时间发送到【blackboxlab@sina.com】,我们会根据邮件预约的先后时间顺序逐一和参与者确认最终实施时间。

 

实施时间:

 

预演阶段

 

时间:2012年7月20日 - 2012年8月15日

 

地点:证大当代艺术空间 户外广场(上海杨浦区军工路1436号 近翔殷路)

 

2. 2012年上海双年展阶段

 

时间:2012年10月1日-2013年3月31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作品前期测试和调整:希望提前测试的表演者可预约2012年7月20—8月15日间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分馆证大当代艺术空间的黑匣子测试。说明一:黑匣子技术团队主要为提供黑匣子与外界的技术支持(黑匣子方案介绍中1和2的技术),参与者请自行解决作品的技术和道具(但我们欢迎各位与黑匣子实验团队探讨概念和技术问题),此外,我们无法提供参与者餐旅费等任何开支。说明二:黑匣子是一个对参与者身份没有任何限制的平台,欢迎各行业的人(们)实验日常生活的事件在黑暗中的可能,任何参与者即是“表演者”。使用黑匣子的时间可长可短,亦可根据需要提案使用数日。在之前的黑匣子系列中,曾发生过如快速相亲、理财咨询、黑暗瑜伽等,可查看博客的更多回顾。如发生申请时段重叠,组织者会根据申请邮件时间先后排序确认。若遇特殊情况,我们会积极与重叠时间的参与者沟通“植入”、“交叉”作品的各种可能性。

 

 

 


【编辑:冯漫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