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德沃斯金 2012-07-25 11:45:47 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
有媒体评价说,德沃斯金的作品,在情感上都相当强烈,对话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对话,他的电影在愉悦与痛苦、性爱与死亡之间绘出一条狭窄的界限。美国实验电影制作人,2012年6月28日在英国伦敦去世,73岁。

史蒂芬·德沃斯金

史蒂芬·德沃斯金

 

有媒体评价说,德沃斯金的作品,在情感上都相当强烈,对话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对话,他的电影在愉悦与痛苦、性爱与死亡之间绘出一条狭窄的界限。
美国实验电影制作人,2012年6月28日在英国伦敦去世,73岁。

 

可以说,史蒂芬·德沃斯金(Stephen Dwoskin)是美国电影工业中的一个异类,他被认可的、出名的作品也就是寥寥可数的几部,别人在提到他的作品时,总会提到以下特征:他似乎喜欢以一个颤抖摇晃着的手持摄影机观察或低角度仰拍人们的亲密举动;他偏爱研究女性的行为,跳舞、脱衣、与作为导演的他做爱;或者仅仅是以坚定的、目中无人的眼光看着镜头,陪着那冷冰冰的、低沉单调的背景音乐。这是德沃斯金几部较有代表性的电影所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德沃斯金的作品名字也有些晦涩,《Dyn Amo》(1972)、《Behindert》(1974),以及《中央街市》(1976),都不外如是。

 

受1948年疫情的影响,出生并成长于纽约的德沃斯金9岁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没人认为我会活下去,”德沃斯金在2009年接受一次采访时回忆说,“我是一个脊髓灰质炎的全程经历者。”德沃斯金的一生都与拐杖和轮椅相伴,他在电影里也从不隐瞒自己身有残缺的这一事实。甚至只要是关乎人类的身体,无论是他自己的或是别人的,德沃斯金都要传达出它们在所有可能的状态中经历的快乐和痛苦——肉体体验始终是德沃斯金电影探讨与关注的主题。

 

50年来,德沃斯金关注这一主题,用电影的手段不断探索、捕捉、传递他历经的感悟与感受。“我的作品主题即产生于这些方面,因为它是真正不需要对话就与这个世界产生关联的途径。”

 

史蒂芬·德沃斯金1939年1月15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59年,德沃斯金结束了在帕森设计学院和纽约大学的学业后,以画家、设计师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断断续续地教授和练习一些设计技巧,但从1960年代早期开始,德沃斯金已经萌生了转向电影发展的意向。

 

在纽约的日子里,他常与安迪·沃霍尔、艾伦·金斯伯格和罗伯特·弗兰克等当红的人厮混在一起。受到诸如玛雅·德恩等实验电影开拓者的启示,1961年,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长眠》。之后,德沃斯金搬到伦敦,从1964年到1966年协助创立了伦敦电影制作人联合会,有力地推动了英国“地下电影”的发展。这几年间,他的作品包括《肮脏》、《时刻》等。

 

德沃斯金没能寻求到主流文化的认同,如同大多数“地下电影”一样,他的作品大量地在国际电影节和艺术节中展映。德沃斯金接受了欧洲各国的一些小成本投资,与众不同的是,他一直坚持电影中的诗意和绘画性。德沃斯金具有至上的影响力,包括劳拉·莫里维、保罗·威廉曼在内的一批电影理论家,都为其实验精神所折服。德沃斯金也由此成为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他的电影有时甚至会煽动起关于性与性别角色的激烈辩论。

 

德沃斯金的朋友、评论家雷蒙·德格奈特曾这样评价他,“作为一个迁移到英国的纽约人,德沃斯金同时规避了两种文化的影响。”从艺术角度来看,德沃斯金不是一个纯粹主义者,他从未独立置身于审美研究之中,或是参与集体的研究活动。他不与像斯坦·布拉哈格之类的美国抽象主义学者相关联,也不与像莫康·格雷斯之类的英国形式主义学派有瓜葛。

 

德沃斯金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愉快地混搭所有他认为可用的模式:纪实与虚构、抽象与具象、戏剧性的行动与流水账式的录音、个人幻想和社会问题……他的野心在《无声哭泣》(1977)、《外面》(1981)、《面对我们的恐惧》(1992)、《试图去亲吻月亮》(1994)、《疼痛是……》(1997)等这些作品的影像中显露无遗。其中《疼痛是……》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他最出名的,表现了一群长期生活在痛苦中的人,要么是因为病痛、受伤,要么是因为各种自虐行为。

 

尽管德沃斯金的影像风格非常主观与个人化,他依然常常被那些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的创作者所吸引。他与其他人合作的影片包括与鲍里斯·雷曼的《开始之前》(2006)、与罗伯特·克莱默的《视频字母》(1991)、与克莱默的女儿可雅·何·克莱默的《我们将是彼此的眼睛》(2006)。他还与著名艺术家合作,如英国作曲家加文·布莱尔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为他的电影配乐。

 

近年来,德沃斯金终日面临包括肺炎在内的多种疾病日益侵袭,2001年“在医院内外穿行就像个乒乓球”就已经成了德沃斯金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考虑着日益迫近的死亡,德沃斯金沉醉于制作《我的病》,这部综合了他自己和身边朋友人生素材的作品,是在电脑上被制作出来的,融合了病态的想象、奢靡的葬礼以及充满性欲的幻想。

 

《我的病》为德沃斯金开创了新的工作模式,令他后来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上,都大量依赖数码技术和设备。他和新老朋友一起合作,借鉴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和神话进行创作。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包括《遗忘》(2006)、《太阳和月亮》(2008)。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年龄是……》(2012),由安东尼·巴劳德主演,该片也将于8月在洛迦诺电影节首映。

 

德沃斯金还著有几本书。他的《电影纵览》(1975)是对世界上不同种类的免费电影的赞誉。他的超现实主义蒙太奇摄影被收集在《哈哈!》(1993)一书中。在临终时,德沃斯金正在写自传,试图记述自己一生交错的艺术和生活的路径以及无情却诚实的电影方法。尽管曾有过那么几次关于他的主题回顾展,不过,公平地说,德沃斯金的艺术人生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更积极的评价。

 

 


【编辑:陈耀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