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与传媒的共生(下) 2012-08-01 10:24:25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家驳 点击:
世上三百六十行,大概没有几个行业不需要媒体的帮助,但是也没有哪一行像拍卖一样,离开媒体就不能生存!同样,媒体广泛关注各个行业,但是也没有像关注拍卖那样热情洋溢!

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为1994年3月中国嘉德首场拍卖敲响第一槌

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为1994年3月中国嘉德首场拍卖敲响第一槌

四、直播

  

1994年3月27日的嘉德首场拍卖。这次拍卖会在北京长城饭店的大宴会厅举办,吸引了100多名中外收藏家前来竞标。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及大陆各地区。除此外,加上国内部分应邀嘉宾、观众及新闻记者,场内共有千人左右。

  

这是一场“中国拍卖业开始进入现代拍卖市场的标志”性的拍卖会。自然也引起传媒业密切关注和极高的热情。犹如92北京国际拍卖会一样各大媒体云集一堂,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到场进行现场直播。

  

拍卖会在午后l时开拍,气氛热烈。,虽然拍卖品数量不算多,共 194件,成交150件,但拍卖会足足进行了7个多小时!也就是说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整整直播了7个小时!记得当时拍卖场内座无虚席,进不了场的观众就在场外大厅席地而坐,观看大屏幕播放的《东方时空》。

  

作为国家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如此长时间直播一次活动实属罕见,尤其是如此长时间直播一次商业活动,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在直播时还配有热情洋溢分析解说。主持人最后说:”中国嘉德的成功,预示着北京作为新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将逐步与纽约、香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时隔17年,嘉德董事长陈东升先生记忆犹新,且充满豪情。他说“当年最有影响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是谁都要看的,所以《东方时空》的报道比《新闻联播》还重要,所以嘉德拍卖成功《东方时空》现场报道时说:嘉德这声锤响预示着纽约、伦敦、北京三足鼎立时代的到来。那个时候觉得完全是一句祝福性的话,如今二十年不到,当年大家觉得这个话是大话。当时我还有一个校友、老乡,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叫刘顺发,他现在是重庆广电局的副局长,他觉得嘉德这个选题不错,他做了一个专题片,名字忘了,专题片在央视获了大奖。就是说一个新闻媒体是铺天盖地;第二个《东方时空》再加上国际台的专题片,还有全球的媒体大肆报道。

 

 

正如陈东升先生所言,由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直播;由于国际台的专题片,还有全球的媒体大肆报道;由于中外媒体的广泛传播,当然也由于嘉德的努力和国家文物政策的扶植,纽约、香港、北京三足鼎立时代已经到来!

  

五、携手

  

199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招标最热的黄金段位,即《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前的65秒时段,共分13块。之后的两年一直采用“暗标”(投票)的方式,直到1997年拍卖行介入后才采取了“明标”(公开拍卖)。

  

为什么要改“暗标”为“明标”?一位知情人士回顾说:“央视这一稀缺资源对全国众多企业而言,是粥少僧多。这一点决定,各大企业为了争夺黄金广告时段,为了竞标成功,有不少老板找到了各种关系。,当年央视收到了24张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批条。所以只有拍卖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它能让央视摆脱人情关系的压力,也让企业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到了1997年,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一平先生又在考虑新的挑战,几翻思量,他决定向中央电视台进军,他要拍卖央视广告。

  

于是几进北京,凭着自己的名气、诚恳和在拍卖无形资产上的实力,林一平拿到了主拍权。为了务使拍卖成功林一平决定亲自主持拍卖。

  

1997年11月8日,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一平,第一次站在了万众瞩目的央视招标台上,此后一干就是7年。

  

1997年11月8日,中央台黄金广告时段标王拍卖,虽然在前一夜林一平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了很多遍,他想象着那个场面、到场的人。,林一平明白自己的利益是在委托方及投标方为三赢。也正是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林一平为了在拍卖台上成功的几分钟,做了许多的幕后准备。

  

拍卖师林一平拍卖黄金时段65秒广告标王。起价8000万元,最低加价幅度200万元,从1.84亿元开始,场上只有101号的爱多和007号的步步高互相挑战。志在必得的爱多举牌2.1亿元成为当年的标王。

  

第二天这位深受业界尊敬的资深拍卖师,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说:“昨天的招标,我感觉企业的买气很足,大家都想送钱出来,还生怕没有机会。”正是在昨天,标王自我槌下诞生!

  

几年后,林一平告诉记者,从1997年央视进行广告时段明标售卖开始,公司便承接了其招标会。这些年的中标额都是持续走高,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走势是相匹配的,央视招标会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一说,林一平也表示认同,“今天卖的是明年的广告时段,企业在投标之前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都有盘算,也有基本的判断和信心。

  

由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4年执槌的央视广告招标活动的成功,有央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背后,还有上海拍卖行这个知名拍卖品牌的专业力量。当央视广告招标活动成为“中国经济晴雨表”、“中国市场风向标”的时候,手持拍卖槌的拍卖业最先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体温。14年的努力,造就了中国拍卖业无形资产拍卖的企业品牌,更将无形资产拍卖理念推广到了社会。

  

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4年执槌的央视广告招标活动的成功,是拍卖与传媒业携手合作的典范。类似合作事例颇多,从国家级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电视台广告时段到平面媒体的版面,以及广告公司的广告牌位都有由拍卖公司主持拍卖的实例,不一一列举。

  

21世纪以来,拍卖业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异军突起

21世纪以来,拍卖业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异军突起

 

六、相伴

  

拍卖业在众多媒体烘托中迅猛发展,同时传媒业也因拍卖崛起而繁荣。两业之间互为动力,结伴而行。

  

中国拍卖行业自1986年恢复以来,走过26年历程。26年来一直受到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在1992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敲响第一槌以后,更加激起传媒业的热情。除了各大综合媒体不断报导拍卖动态以外,还催生了一大批专业刊物。最早和拍卖结缘的是《收藏家》杂志,这本杂志创刊于1993年,自创刊以来,几乎每期都有关于艺术品拍卖的消息。在一定意义上讲,《收藏家》杂志在推动艺术品早期拍卖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来成为国内最著名的收藏类期刊之一。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百种社科期刊奖”,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

  

上海有一份《拍卖报》,属于拍卖业内部发行的刊物。自1995年10月1日创刊以来,每半月一期,至今发行了343期。其内容主要是报导行业动态、介绍拍卖和收藏知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性极强。因此在拍卖业内成为必读的报纸。难能可贵的是这张报纸是公益性的,免费邮赠。其所有费用完全有主办方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在业内口碑极佳。

  

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于1996年由中国商报社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及中国收藏家协会联手发起创办,更是直接面对全国各地收藏家及各大拍卖企业,艺术品市场,其以引导,推动民间收藏及拍卖行业发展为己任,及时捕捉收藏,拍卖界重要新闻,客观分析艺术品市场走势,大力传播收藏知识,广播海内外。成为国内民间收藏及艺术品拍卖领域权威性的新闻媒体。

  

此后,《中华收藏》、《东方收藏家》、《中国收藏》、《拍卖收藏周刊》、《中国书画艺术报》、《中华书画》、《当代美术》等等大批与文物艺术品、收藏品有关刊物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刊、改版,纷纷与拍卖结缘。

  

由商务部主管,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拍卖》也在我国自恢复拍卖行业20年之际取得了刊号,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成为全面反映我国拍卖业发展的专业性月刊。《中国拍卖》在用大量的新鲜报道去关注业内新近动态、热门话题、新闻人物的同时,也将视角放大,辐射到画廊、收藏界、金融界及与拍卖相关行业和社会层面。
 

 

以雅昌艺术网为代表的一大批网站立起来。除了雅昌艺术网以外,还有嘉德在线、艺超、中国拍卖、拍得等等数不胜数的网站或者开辟了拍卖频道报导分析拍卖情资,或者直接开辟网上拍卖平台。这些网站可以说是与拍卖相依为命。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另外决定拍卖和传媒必须结伴而行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四十五条:拍卖人应当于拍卖日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

  

第四十六条拍卖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拍卖的时间、地点;

  

(二)拍卖标的;

  

(三)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

  

(四)参与竞买应当办理的手续;

  

(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七条拍卖公告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

  

相关法规的规定:

相关法规的规定:

 

 

中国拍卖行业自恢复之初,就已经注定要和传媒业结缘,20几年来相随相伴一路走来。中国拍卖行业、传媒业要发展,还得并肩而行,携手前进!

 

此文节选自《拍卖与媒体》

 

【相关资讯】

拍卖与传媒的共生(上)

 

 


【编辑:刘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