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新一轮行情的发展过程中,怎样评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状态?
西沐:我们讲,从市场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演进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价值发现平台与价格形成平台,也就是我讲的市场进程(也有人叫板块轮动)已经展开,并且在当下,进程或板块之间相互穿插比较严重,可以说市场已进入后进程阶段;从市场板块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基本上走完了板块轮动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板块共振时期。也就是说从大的趋势上讲,今天艺术品拍卖市场能不能出现上亿拍品,更多地是决定于拍品本身。也就是说要有上亿的拍卖价格,首先要出现上亿的拍品,而这些天价拍品可能会出现在不同板块。也就是说每个拍品板块都有热点,热点更加分散。虽然进场的投资者不少,但进入资本的单位强度在降低,大资本投入出手的少了。所以,在我们分析今年艺术品市场的时候,必须要深刻认识国际与国内都出现的市场两极化及多元化的倾向,这是艺术品市场正在出现深刻分化的表征。
主持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旧问题都在积累与凸显,在您看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有哪些新的问题在出现?
西沐:(1)资本的支撑不足。当前,我们看到的主要有三种状况:一是大的龙头性拍卖企业的拍卖总成交额在高位上回落较快;二是高估价拍品的成交率下滑;三是人气似乎在流失。但我们讲,形成这种局面更多地是中国拍卖业的大势在分化,这是分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种市场现象也反映出一个变化,那就是市场的投机成本在加大,投机所形成的空间在缩小。
(2)拍品征集难、拖欠费用、流拍率高成为拍卖市场新的问题。
(3)在分化的大势下,拍卖业过度竞争与跨界现象已经出现,私下洽购及拍卖行跨入画廊与博览会市场正在上演。
主持人:人们之所以感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依然难以理性的分析与研究,按照您的逻辑,您认为当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应重视的效应是什么?
西沐:人们之所以感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依然难以理性的分析与研究,就是对市场的底层结构及发展的动力结构认识不清,其中,艺术品拍卖业的跨界与分化效应,是当下应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分化的大势下,产生了过度竞争的格局:第一,增速下调以后,不同的艺术品板块出现了多元化取向。以前传统板块像书画、瓷器等一些主打的板块作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热点,现在热点分散化了。很多不同门类的文物艺术品都有一些很好的价格出现,都有一些新亮点。所以说,整个拍卖市场的板块发生或正在发生一个大的变化。第二,市场规模结构的调整出现分化,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除了几个大的拍卖公司以外,区域拍卖市场成长非常迅速,特别是像上海、陕西、广东等一些区域的市场成长很快。第三,成长结构的调整出现分化,以前的一些小企业、小的拍卖企业和新兴的企业成长非常迅速。第四,拍卖企业数量不断膨胀。我们知道,在产业经济学中,集中度直接反映了市场竞争的程度,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其他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中,集中度对市场绩效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经分析,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市场集中度在10年间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概括地说,市场集中度指数年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集中度在不断下降,原先占有优势地位的拍卖企业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蚕食,拍卖市场一直处在以分化为主导的演变中。
按照产业经济理论,理想的拍卖市场格局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拍卖行业的集中度继续提高的同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带有投机性、运营不成熟的、小的拍卖公司将逐渐退出市场竞争,最终形成由几家拍卖企业垄断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结构格局,从而实现拍卖行业绩效的最优化,使艺术品拍卖业更易形成规模效应,即规模越大,利润越大,这与国际拍卖业发展的大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艺术品拍卖业要走保持规模经济的发展态势。
在行业的规模分析中我们还发现,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规模迅猛壮大,显示出较好的市场绩效。从行业的盈利能力来说,艺术品拍卖业的高额利润说明行业的高市场绩效。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只有近20多年的历史,其初步规模经济状态还不稳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规模经济程度的高低与市场绩效的高低是一致的,对艺术品拍卖业来讲也是如此,我们相信,我国艺术拍卖业还会在一段时间有较高的市场绩效,但我们却没有看到这种应该有的行业集中。恰恰相反,我们看到了外延扩大式的跨界的走势。
主持人:您认为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面临怎样的机遇?
西沐: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机遇有五个:一是国运增强,推动了消费能力的增长,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形成长期拉动;二是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长期推动;三是互联网、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及管理技术的融合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长期驱动;四是场外交易模式的探索与兴起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补充;五是网上+画廊+拍卖的模式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新业态的促动;
主持人:面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这样一个纷繁的局面,您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走势吗?
西沐: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迅猛增长不断地吸引着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目光,并以此为契机,依托大中华圈的消费能力,迅速以香港与北京为轴线来整合相应的资源,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更强化了中国艺术品价值建构及评价的话语权,最终为北京确立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心地位之一打下基础。
第一方面,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具备了与世界顶尖艺术品拍卖企业竞争的能力。关键是要进一步培育职业精神与核心竞争力。
第二方面,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也在竞争中分化,沿着做大与做精两个维度上展开。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化与跨界的出现。
第三方面,区域性分化与整合的力量在强化,除了有实力的拍卖企业会走区域化的道路外,区域拍卖企业及其市场也会迅速成长。
第四方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拍卖业面临两个大趋势,即分化与整合。分化是大趋势,整合是在分化过程中资源的进一步聚合,而这种聚合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与资本。其中,最活跃的力量是资本,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点。
第五方面,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微观趋势显现:一是拍卖成交额增长放缓,对拍卖成交额的结构性贡献呈多元化;二是拍卖市场天价依然,但天价形成的热点不断细分化;三是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规模不减,但基本构成出现了分化;四是新的技术融合带来了新的视点,值得关注。
第六方面,市场信心的培育与环境的优化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日,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一样,在顶层设计难以落定的情况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更多地需要自我救渎。在这个问题上,很难有一蹴而就的奇迹发生。
第七方面,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已开始进入精耕细作期。如果我们的业绩想有所提升的话,主要的突破点在于,拍卖公司本身职业化的运作能力必须要提高,拍卖的前期准备与客户的维护要更加精心,服务要更加到位,特别是在市场运作上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尽量把更好的东西拿来,把大客户挖掘出来精耕细作。所以,精耕细作是2012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取得好的成绩的一个重要支撑。对秋拍来说,更是如此。
【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