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拍卖界深陷专家条款之困 2012-08-27 09:22:46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陆斯嘉  点击:
“专家”二字近期让不少上海拍卖公司一筹莫展——国家文物局对文物拍卖企业年审所要求的文物拍卖公司必须有退休的70周岁(含)以下文博高级职称“5专家”的条款卡住了许多拍卖行。就上海而言,本地根本没有足量的专家满足条件,不少公司只好向边远省份的文博界寻觅专家。

 

专家缺口 本地不够边远凑

 

在沈柠与上海某拍卖公司签署的《聘用合同》上写明:“拍卖公司每月支付沈柠1500元技术顾问费,后者从合同签署之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为甲方提供文物专业技术顾问的服务。”

 

据《艺术评论》了解,上海各个拍卖行给出的顾问费大致在1500至2000元,依拍卖行规模和顾问为正高或副高职称略有不同。这笔费用是聘用专家的惟一开销。

 

即便签下了沈柠,这家拍卖行至今仍有2个专家缺口。在该公司出示给《艺术评论》的资料中记者看到,原先的“5专家”出生年龄从1926年至1945年不等,从事文物拍卖工作年限从15至37年不等,其中除1943年和1945年的2名顾问仍能服役外,其余3名只能被排除。

 

知情人士透露:“像上海朵云轩这样的企业,在7月31日前尚缺一个专家,不过现在已经凑齐专家人数了。如果朵云轩这样的上海老牌拍卖企业在年审中都没法通过,被刷下来,那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一家已经找齐了“5专家”的上海某拍卖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原先的专家都不是本地的而且今年都超过了70岁,这次为了满足年龄要求全部是从外地找的,主要来自云南和陕西两省。” 他还透露,他们是在2011年底注意到国家文物局的新规要求,从2012年初开始托关系找熟人,在全国范围物色专家,在7月底之前刚刚完成了指标数。

 

《艺术评论》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拍卖行的专家来自陕西、山东、云南,甚至有的公司远赴新疆求专家。业内人士表示,专家多的地方很多是文物考古比较发达的地区,但这些地区未必是商业发达地区,因此形成了内地向外输送的格局。


 

 一位从市文物局退休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初开始就有很多上海的拍卖行找我,在我能力范围内能帮的能找的都已经用完了,再也找不出一个了。”事实上,许多行动迟缓的拍卖公司即便愿意花钱打点,也很难填上缺口。


   

在一次私下交流中,《艺术评论》记者目睹一位拍卖行业务负责人表示可以帮助另一家拍卖行找专家,介绍费为每个专家2000元。还有一位拍卖行的老板托人找专家,当听到“朋友的朋友有办法,中介费每个专家12万元”后,吓得直接挂电话,这家拍卖行也仍有几个缺口。


   

相关人士透露,全市涉及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有58家,除去2012年新成立的8家公司无需参加今年年审以及自动退出年审的公司,有37家企业需要满足年审要求。目前有超过20家已找到“5专家”,但仍有公司被卡住。上海市文物局希望上报国家文物局的所有公司都通过,因为这些合法经营的公司如果被这样一个门槛卡住十分可惜。

 

暂且抛开所谓“5专家”是否形同虚设的问题,单就其操作性而言,就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流散文物处处长许勇翔告诉记者:“37个公司需要185名专家,上海根本没有那么多专家。可聘用的人都是没用的,有用的人是不能聘的。在文博系统里,国家和地方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是不能被聘的,博物馆中可聘用的高级职称人员很多不是搞鉴定的,真正搞鉴定的人,仅仅是文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接触古代艺术品的专业人员,人员很稀少。”据许勇翔估计,上海符合要求的专家缺口在70%左右,这不得不逼迫企业去外地找专家摆样子。
那么,上海的专家人数究竟有多少?


   

在上海通网站上,记者看到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发布的上海文物博物馆志,其中的《上海文物博物馆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名表》详细罗列了文博高级职称人员的姓名、生卒年月、供职单位、职称和专长,据该表单统计,符合新规要求且仍健在的专家只有近20人。但这份表单有多处明显数据陈旧,记者无从获得当前数据。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过文瀚处长告诉《艺术评论》,这份数据是上世纪90年代首轮修志时的数据,上海地方志二轮修志前年启动,其中《上海市志文博卷(1978-2010)》今年即将启动。他表示,尽管没有新的数据公布,但相关资料或可从上海博物馆和市文物局获取。记者随后询问了上海博物馆、上海文物局多个处室的相关人士,但至截稿时无法得到任何数据。

 

一方面是专家的大缺口,另一方面是国家文物局的三令五申和年审关卡,拍卖公司在求“专家”若渴的尴尬下,有时甚至还会遭遇“专家”躲猫猫的笑话。根据国家文物局规定,专家必须是国家、省市级文物鉴定委员会和相关机构以外的人员,并且不能兼任两(含)个以上拍卖公司顾问。但个别地方专家刻意隐瞒了自己的文物鉴定委员身份、年龄到期或兼任的不予以明示,导致有的拍卖行向市文物局递交材料后才被系统查出专家不合格。被坑爹的拍卖行除了继续找专家外,还得苦口婆心向专家讨回已支付的费用,着实有种哑巴吃黄连的味道。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