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明:现在是艺术品市场最好时期 2012-09-04 16:21: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汪恩民 点击:
当代艺术走向市场化,又没有建立起循环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交易规则,因此,资本正逐渐成为一股力量显现出来,以填补因艺术市场发展不畅而形成的真空。很多充满雄心的操盘手希望能够通过介入青年艺术家的价值形成阶段来打造未来的市场明星。

这些年来,总的来说变化特别快,社会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生存环境的变化等等,年轻人都非常敏感,能够在新事件中找到兴趣点和价值,使之成为他生活中一种新的成分。我们非常努力地想在考察中发现并且感受年轻人的多样化,很丰富很多样但是很自由很自得其乐。我从我的孩子身上就看到这种态度,一方面他可以很投入的读古史,聊起来侃侃而谈,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对游戏非常疯狂,一有时间就投入在游戏的世界,我很不能理解,但是他却很自如,所以这就是他们很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我觉的目前的青年艺术也大概是这样一种方式,他们有他们一种很自在的、很多样的表达方式,不可归类同时又不同于其他时代的艺术家。

  

我们的六个展览单元都与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相关,这些现象不只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存在,可能在小说、电影、戏剧、音乐中同样存在,可以说我们从比较大的文化现象和问题出发。其实我们是想努力关注年轻艺术的更为多元和交叉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蔓生长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人的目标很明确,很坚决。但是这代青年艺术家却表现出了无所谓的态度,可以选择的可能性有很多,虽然也有焦虑,也有彷徨,但还是放轻松,保持一种很无所谓状态,我想这就是属于他们的一种状态吧。我们这些题目也有一个问题,有点太强调平面性的生活。

  

从隔代人的眼光看年轻人的创作,我是觉得优势就是我们身在其外,曾经年轻,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比较冷静的把握这一代的特殊性。对于几个年轻策展人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是诸多的观察,积累了很多。劣势就还是因为没有身在其中,很多时候不能了解年轻人的内心,比如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玩电脑玩得很开心,但是我们无法把握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么开心。

  

仅仅几个月时间,本人目睹了京沪两地百人以上的青年艺术家大联展不下四个!如此盛市与国外青年艺术市场相比不能不用Super Crazy 形容!

  

在国外,除艺术博览会,画廊博览会外,几乎看不到如此盛大的关于青年艺术家的群展。道理很简单,不论从学术还是从商业角度讲,青年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没有经过市场等各种因素淘洗。组织大型活动的付出和回报难以预测。即使为了单纯的销售,这种销售模式未免有些过于盲目或者投机。

  

在西方对于青年艺术家更多的是扶持和培养。不论商业还是文化活动大多也是围绕这个两个主题。其模式是很具体和多元化的。

  

学校是青年艺术家最大的摇篮。艺术学院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帮助他们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与画廊沟通,如何推销自己等等对于艺术家来说很重要的技能。有些艺术学院还帮助学生申请,参加驻地艺术项目,给学生创造与艺术家,艺术机构交流的机会。我毕业于美国纽约艺术院,学院与驻地艺术机构合作,让学生获得这种体验,这对于他们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是很好的机会。学生获得驻地奖项,包括机票,驻地津贴,日常生活开销以及工作室空间。

  

作为学院的代表,驻地艺术家们将在其驻地的城市和纽约各举办一次展览,以此呈现他们在驻地项目中的成果。要求虽然苛求,对这些青年艺术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最终也将受益匪浅。单凭学院的力量始终无法支持所有在校学生进行驻地艺术项目,为了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失望情绪,学院给他们开放了更多假期工作室的使用时间,这种模式就好比在校驻地艺术项目。

  

西方社会用学院的力量来扶持青年艺术家的背后靠的是强大的基金会体系。这些艺术基金会支持了社会上大量的驻地艺术机构。高端的驻地艺术机构不仅能给与艺术家创作资金和工作室的硬件支持,并能够自主策划活动,根据不同级别的驻地艺术家组织适合的活动,这对他们的个人体验,艺术生涯都将是巨大的帮助。

  

此外,基金会也经常策划针对青年艺术家的展览,比赛。很多不错的画廊把他们的淡季展期安排给青年艺术家,效果往往很好,吸引了很多画商来物色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成为淡季中的热点。

  

以上所述西方艺术活动的背后最大动力源(600405,股吧)于政府对文化艺术领域减免税的长期稳定扶持政策,激发了民间力量自主广泛的支持艺术。这种政策培养出众多高品质艺术基金会,促进了西方的文化学术体系和商业体系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西方的艺术活动无论学术、商业,他们都融入到西方经济体系的发展当中。

  

而国内艺术圈的学术和商业目前还是分开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这种状态不适宜长久发展。文化艺术行业游离于经济体系之外最终将导致其变的空洞、虚伪,没有生命力。至于国内正红火的青年艺术家展览热潮,我认为这是把双刃剑。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更多的是需要长期的扶持、引导。并且,针对青年艺术家开展的活动需要普及化,公开化,而不能只搞小圈子。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