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理论的修正与推进 2012-09-13 10:04:43 来源:《文艺研究》 作者:王志亮 点击:
比格尔的《前卫理论》自1974年德文版发表以来便引发了一系列讨论,1984年此著作被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更是推动了美国的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发展。

前卫理论的修正与推进

——本雅明•布赫洛[1]新前卫理论的出发点及其目的

摘要:

 比格尔的《前卫理论》自1974年德文版发表以来便引发了一系列讨论,1984年此著作被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更是推动了美国的当代艺术批评理论的发展。本雅明•布赫洛作为西方当代艺术的重要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将比格尔的前卫艺术理论完全转换为当代视觉前卫艺术理论,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推进。布赫洛在研究二十世纪初期历史前卫的同时,将历史前卫与二战后的新前卫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从而扭转了比格尔前卫理论对新前卫艺术的一概否定。以历史前卫为中点向前后展开的前卫艺术理论其内核来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更源自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理论,这样明显的学派特征是比格尔前卫理论的成功之处,但也恰恰是它在分析新前卫艺术时失败的原因所在。布赫洛在继承法兰克福学派学术立场和批判宗旨的前提下,成功引入了语言学分析方法,完成了历史前卫理论向新前卫理论的转换。

关键词:历史前卫、新前卫、文化工业、艺术体制

引论:本雅明•布赫洛与当代艺术批评

正如彼得•比格尔《前卫派理论》[2]一书的翻译者高建平先生转述阿列西•艾尔雅维奇的话,“《先锋派理论》是当今西方世界讨论先锋派艺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3]面对这样的判断,问题自然会呈现为,既然这一理论影响如此之大,那么这本书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正是对上面这一问题的追问,使得在当代艺术上下文中展开布赫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从亨廷顿谈文化冲突开始,全球化研究就渐渐成为美国知识界的重要课题。中东战争、9.11事件、阿富汗战争、直至今日的叙利亚战争使得美国知识分子对亚洲和非洲的问题尤其感兴趣,如何建构一个全球化的知识体系已成为美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正是在这样一个知识背景下展开。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研究过程中最为吊诡的是,看似处于共时性全球化中的人们却很难了解彼此的现时状况。现在美国学界正在继现代-后现代之后,对当代性(contemporaneity)和网络文化(network culture)的展开研究,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表现出的是一种即刻现实(immediate reality),在网络文化阶段,“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对工业社会同质性(homogeneity)的批评已经被纳入管理理论之中,原来工厂中被异化的工人也已转变为知识型工人。他们工作的灵活性使得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自由’,并且他们作为具有创造性阶级的一员,具有一定自我表现的特权”。[4]与整体文化转变相应的是,处于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当代艺术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面对西方实时变化的学术现状,国内的艺术理论界正刚刚开始着手研究,本文对布赫洛的研究也隶属于这类研究之中。在这种当代性、全球化的知识共同体中,问题应该是,自7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艺术批评家如何分析、认知和理论化西方的当代艺术现象?在这个问题之下,本雅明•布赫洛(Benjamin Buchloh)的批评文本便是一个个案。

布赫洛作为美国《十月》杂志的编辑,《艺术论坛》近三十年的一位重要撰稿者,其对美国和欧洲当代艺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艺术论坛》和《十月》已经成为美国当代艺术界最为重要的两本杂志,围绕在这两本杂志周围的批评家群体也成为北美当代艺术理论的制造者。以《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的罗莎琳•克劳斯为核心的批评家以及其学生已经成为美国当代艺术史及理论的中坚力量。布赫洛自1977年到达北美后便很快加入了这一核心批评圈。1994年布赫洛以论文《李希特:历史主体之后的绘画》(以下简称《李希特》)在纽约市立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取得博士学位,罗莎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便是其论文答辩委员三位教授中的一位。在这之前,布赫洛已经成为《十月》杂志批评家群体的一员,其大部分文章也均发表于该杂志。

结构主义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艺术界通用的几大理论工具,以《十月》杂志为核心的理论家如福斯特(Hal Foster)、布瓦(Yve-Alain Bois)、克劳斯都比较倾向于前几者。不同的是,由于布赫洛的德国背景使得他的批评方法区域别于来自法国的布瓦和其他美国当代批评家。兴起于德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成为布赫洛的重要批评工具,同时在他的文本中也使用了语言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不足。

布赫洛是比格尔前卫艺术理论在北美、在视觉艺术领域的推动者和重建者。如果说比格尔是前卫艺术理论的创立者,那么布赫洛则完善了其对前卫艺术的论述,并通过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分析纠正并发展了新前卫的概念。

一、标准化与去历史化的“历史前卫”——对比格尔理论的批评与接受

从1984年11月布赫洛发表的文章《被理论化的前卫》来看,他非但不是较早对《前卫理论》一书展开讨论的一位学者,而且有些姗姗来迟。但是不可否认,他却是较早在英语世界系统评论比格尔著作,并沿着比格尔的理论框架继续前进的一位学者。1984年比格尔的《前卫理论》一书被翻译成英文出版,距离它在德国的出版日期已经十年,期间就此书展开的讨论也已结集出版。但正如布赫洛所说:“一本迟来的翻译推动了对六十年代晚期美学理论的批评性基础的反思”。[5]

布赫洛对比格尔的批评虽然显得尖刻与犀利,却与一般的书评大为不同。西方杂志时常刊登一些新近出版书刊的评论,它们或是对同行的无条件支持,如2001年托马斯•克劳(Thomas Crow)为布赫洛新书所写书评《托付于记忆》显然是一派赞扬之词;或是作为持不同意见者对书中论点提出质疑,这类批评作者往往将文章作为口头意见予以发表,之后再无下文。但是对于布赫洛,比格尔的理论自1984年之后就一直没有退场,直至2000年他出版《新前卫与文化工业》一书时,仍然承认比格尔的理论是其之前20多年北美学术生涯的主要推动力。

布赫洛对比格尔理论的热情含有很强的身份认同感。与法兰克福学派二战期间被迫流亡美国不同的是,布赫洛1977年移居美国完全出于自愿,其中原因之一是他希望走出德国战后高度专断的民族文化身份结构,另一原因则是他强烈感觉到当代艺术批评和欧洲当代美学在西德的困境,而北美才是当代艺术的核心地带。[6]实际上从后来的批评事件看来,移居北美并没有缓和布赫洛作为德国人的民族身份感,相反的是他将这种浓厚的民族身份感释放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始终将对法西斯的批判内化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一般,布赫洛将这种民族身份认同感转化为对一位位德国艺术家的个案分析。

1969年布赫洛在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iversität)获得硕士学位,这时1968年的德国学生运动高潮刚刚结束,期间几年自由大学恰恰处于学生运动的核心。西柏林学生运动起因众多,但其中一方面源自政府的高压政策与对法西斯历史时的无能。面对这样的背景,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影响下,学生和公共舆论开始质疑文化和艺术表达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如无处不在的新媒体、文化工业和博兴的美国绘画市场。[7]面对西德当时的上下文,布洛赫势必深深卷入其中,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核心内容依然保存在布赫洛的批评文本之中。1977年布赫洛移居北美不久便进入了美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核心批评圈,即以《艺术论坛》和刚成立不久的《十月》杂志为核心的批评家群体。这时的美国当代艺术已经逐渐走出了波普艺术的潮流,极少主义、后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形式正在兴盛期。美国批评界也已经经历了以格林伯格为主导的形式主义批评向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社会学批评等多元化批评方向的转换,其中罗莎琳•克劳斯就是一位非常关键的学者。这时仅以比格尔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已经不足以分析美国的当代艺术现象,而克劳斯以语言学为工具对前卫艺术进行分析的方法为布赫洛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在1994年完成的毕业论文中,布赫洛一方面强调了比格尔理论的无效性,另一方面赞扬了克劳斯语言学批评方法的有效性。他在对比克劳斯和比格尔理论的时,主要使用了两个关键词,去历史化(Ahistorical)和去理论化(Atheoretical),“(与克劳斯相比)比格尔对两种前卫的划分是极为去历史化的,因为他没有成功地辨别,更何况说描述新前卫实践的画面和语言范式的转换;另外,比格尔的模式也是极为去理论化的,因为他并没有从结构上分析新前卫所依存的独特的认识论转向。”[8]比格尔虽然在新前卫的问题上缺乏历史性的思考,但是其对历史前卫的理解确实非常具有历史性。布赫洛也必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分析李希特的单色绘画时,所做的就是综合克劳斯的语言学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来研究李希特的抽象作品。布赫洛对比格尔的批评非常准确,但未免有些过于强人所难。比格尔使用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论证历史前卫的问题,这方是其前卫理论的核心,对新前卫的具体分析和语言学分析方法的使用已不属于比格尔理论的根本任务,再者,比格尔对新前卫的批评并非一无是处,并且在很多方面击中了一部分新前卫作品的要害,在这一点上,豪•福斯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

从1984年一篇专论比格尔的书评开始,布赫洛分别在1986年《基本色彩的复现:新前卫的范式重复》,1994年的博士论文《李希特》和2000年《新前卫与文化工业》等几篇文章重点分析过比格尔的理论。1984年的那篇短评重在陈述观点,缺少具体分析,而后面跨度近20年的文章则是对那篇短评论点的展开。

布赫洛显然是从一个视觉艺术理论家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偏向于文学批评的理论,而比格尔显然从一位文学批评家的角度去建构一个与视觉艺术相关的理论,两者之间的错位让彼此产生了不少知识上的冲突,但吊诡的是,恰恰是这种学科知识冲突使得两者彼此充分受益。比格尔的前卫艺术理论因为布赫洛而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获得一派生机,布赫洛则因接受比格尔的理论而建构了自己整个学术大厦的框架和关键词。因为比格尔理论的文学背景,使得布赫洛觉得其理论在与视觉对接时总显得捉襟见肘,并略带天真。总结起来,布赫洛对比格尔的批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简单地将历史前卫归结为铁饼一块的反体制实践;2、比格尔以历史前卫为标准,即盲目地否定了19世纪的现代主义又否定了1945年之后的新前卫运动;3、比格尔理论主要使用了来自本雅明和阿多诺的两大理论资源,但他既没有微观分析本雅明所论蒙太奇的具体发展情况,也没有明确阿多诺理论强调自律体制的现代主义属性;4、比格尔注重从接受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艺术,把批评家和历史学家变成了行政管理者;5、比格尔最后得出的结论在逻辑上不合理,即认为自从试图消解资本主义艺术体制的艺术实践失败后,任何实践都变得同等有效。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