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考察组来川考察,在有关艺术院校招生问题上,委员们收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艺术院校招生规模大了,学生多了,质量难以保证,就业难,另一种意见认为,艺术院校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形势好,不宜盲目压缩规模,相反,一些热门专业还应扩大规模。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难点:扩招后生源质量下降 进口旺出口不畅
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全省99所本专科院校中,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8所,设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68所,2011年底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多人,接近全省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1%。
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向东看来,近年我省艺术院校数量规模和专业在扩大,学生扩招明显,已出现进口(招生)旺出口(就业)不畅的现象,作为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院校,川大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也明显感受到了就业难,加之近年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原有的各省、市甚至县级的国有交响乐团、戏剧团体、演出团体等纷纷改制,人员需求压缩,新进员工少有编制保障,舞蹈、声乐等不少学生就业出现困难。
“由于扩招,致使生源质量也出现了下滑。”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汪代明说,有的学生根本没有经过多少艺术培训,有的高三学生甚至是在文化成绩较差的情况下,突击转学美术、音乐等,升入了艺术院校,其艺术基本功和文体功底都不怎么样,“一个学舞蹈的学生交上来的请假条,总共不足100字,竟然有7处错误。”
汪代明还走访调查了部分艺术院校或设有艺术专业的高校,发现生源扩招后,专业艺术教师的数量和能力并未跟上,不少专业教师并没有经过师范教育训练,缺乏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就业自然困难。
还有艺术院校负责人认为,扩招使高校招生竞争压力增大,专业同质化竞争过滥,譬如动画专业有的叫影视动画,有的称动画设计,有的称动画艺术,有的名为动画方向。同时,艺术人才培养需要购置设备多,实践性强,投入大,高校投入不足也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下降,学生就业能力下降。
说办法:学校结合市场需求后期培养是关键
不过,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马洪奎眼里,生源规模大,学生不好就业都是假命题。他以自己所在学校为例,从近几年就业情况看,该校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29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5%,并具有较高的专业就业率, 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6.1%,专业就业率达到70%,“可以用供不应求形容”。
马洪奎承认近年艺术生扩招对生源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学校如何结合市场需求后期培养是关键,比如他所在的学校敢于投入一流的设备、双师型教师,对接底子不太好的学生,形成了“在校培养的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能力零距离接近”,“教室、实验室、工作室三位一体,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张庭秀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生源多少,不是问题,生源质量,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学校的培养是否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针对有人认为艺术类考生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的现象,他称这是因为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艺术训练,很多学生是从小就开始了舞蹈、乐器、绘画训练,他建议对有志于从事艺术教育的学生,参加高考的文化考试内容,应该与其它学生有所区别,这些学生升入大学后,只要学校着力从市场需求入手培养,一样可以找到好工作。
一位教育界专家在了解和听取了我省有关艺术院校招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后表示,近年高校整体扩招带动了艺术生源的扩招,这是事实,但光从就业看,高层次研究型艺术人才就业较困难,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就业需求量大,也是事实。因此,控制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应对市场变化,是教育主管部门和艺术院校今后应把握的方向。
【编辑:刘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