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低调的收藏文化 2012-09-29 09:44:35 来源:雅昌艺术网 点击:
厦门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移民城市,闽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共同影响,造就了厦门艺术品收藏群体独特的文化性格。厦门的收藏群体财力雄厚、处事低调、藏而不漏,他们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重要的购买力之一,但也是国内最低调的一个群体。

藏家重藏惜售,家族流传式收藏颇多

在调研过程中,多数厦门藏家表示,他们的藏品来源于家族流传的比较多,而且多为自己把玩,或跟朋友分享交流,或馈赠好友,持有投资心态的人较少。厦门地区艺术品藏家整体呈现 “重藏惜售”,“收藏大于投资”的购藏特征。

厦门地区受访者的收藏年限普遍较高,10年以上者占51.92%,据调研人员反映,其中20年以上的老藏家亦不在少数。收藏年限在3—10年的受访者也占到31.73%。受访者藏品的“历史来源”中,有51.92%的受访者选择“家族流传”。

在对受访者藏品交易频率的调研中,45.19%的受访者表示从未出售过藏品,每年出售1—5次的受访者占37.5%。在受访者购买艺术品目的方面,选择“收藏”的占64.42%,选择“兴趣爱好”的占49.04%,选择“投资”的占35.58%,收藏与投资兼具的占23.08%。

对于入行原因,因为兴趣爱好和家族传承的占绝大多数,分别为76.92%和28.85%。同时,还有15.38%的受访者是受朋友影响。

厦门藏家之间的朋友关系也较为密切,37.5%的受访者表示其身边朋友经常参与艺术品收藏,有36.54%受访者的朋友,收藏并经营艺术品。在获得艺术品的信息来源中,也有50.96%的受访者选择“朋友推荐”。

从数据中,厦门藏家“重藏惜售”的特征较为明显。调研人员与当地藏家的现场访谈也印证了这一点,厦门藏家买到手的艺术品很少会再出手,藏家之间平和团结,更希望将艺术珍宝留在厦门,成为厦门这个移民城市的文化积淀。

厦门藏家私人交易为主 海外商家主导市场

在现场调研中,一些藏家表示自己虽然收入不高,但情愿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购入喜爱的艺术品,在他们的交易中,私人交易所占重最大。在各地调研中,受访者选择“私人交易”的比重都比较高,这符合收藏圈的特征。在厦门这一现象也相当明显,比如73.08%的受访者通过私人交易获得艺术品,对现有藏品来源的调查中也有61.54%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私人交易”获得。

除了私人交易意外,厦门的古玩市场也比较活跃,有56.73%的受访者通过古玩城购买艺术品,42.31%的受访者的现有藏品有来源于古玩城。据厦门博物馆馆长张仲淳介绍,1997年厦门的白鹭洲开办了一家古玩城,自此厦门有了私人文物商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2008年,白鹭洲古玩城被拆除后,厦门涌现了7个古玩城,古玩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伴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厦门出现了一些从海外买回艺术品,赚取国内外价格差价的商人。在厦门,参与中间交易的买家和卖家大多不是厦门本地的藏家,多是一些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地区的古玩商。这也是厦门收藏市场的一个特点。

厦门藏家偏爱瓷玉杂项,书画收藏厚古薄今

厦门收藏群体偏爱于收藏瓷器,与其他地区以书画收藏为主形成鲜明对比。在对受访者感兴趣的艺术品门类中调查中,选择瓷器的受访者为65.38%。其次为玉器,占40.38%。杂项类占34.62%。而中国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早期油画、当代艺术的比例仅分别为10.58%、25.96%、14.42%、2.88%、2.88%。书画收藏呈现明显的厚古薄今现象。

受访者现有藏品比例也呈现同样规律,其中瓷器占68.27%,玉器占39.42%,杂项类占36.54%,古代书画占21.15%,近现代书画占17.31%,古典家具和宗教佛像都占15.38%。受访者未来看好的艺术品门类中,瓷器依然居于首位,占63.46%。其次为玉器和古代书画,分别占32.69%和26.92%。

在纽约、香港、北京等瓷器拍卖场上,厦门藏家的身影并不鲜见,很多瓷器重品都由他们竞得。但成区域性地偏爱瓷器收藏,在书画市场占主导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并不多见。不过现场访谈中,也暴露厦门地区瓷器收藏的一些缺陷,比如相对于长沙藏家的专题性收藏而言,厦门藏家比较缺乏专题系统的收藏,如福建的德化瓷器,在福建本土价格不高,也少有藏家系统地收藏和研究德化瓷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