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艺术市场发展的观察:走出去做大做强 2012-09-29 10:47:03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刘光侠 点击:
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规范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湖北作为文化大省,目前的艺术品市场现状是否与其自身文化底蕴相匹配?如何在全国的艺术品市场上异军突起?怎样才能实现良性运营与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瓶颈与反思 做大做强依然面临困境

面对正处于上升趋势的艺术品市场,拍卖公司也期冀抓住商机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但现实所反映的状况往往未能尽如人意。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买难”和“卖难”的悖反现象同时出现在市场中。

湖北本土藏家,以及外地投资型买家最看中的,是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并重的精品佳作,但他们在各大拍卖会上轮番转战,却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作品,出手谨慎。拍卖会上精品甚少,拍卖公司组织征集了数百件书画作品上拍,成交率却难以超过五成,一多半作品流拍。

不是买家手上无钱,而是有钱买不到好货。这一现象也折射了艺术品拍卖公司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优质拍品难征集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激活、拍品价格的日渐看涨,艺术家和艺术品持有人已不再轻易拿出优质作品,甚至“价格越涨,藏得越深”,加之多家拍卖公司、多场拍卖会在市场上轮番“淘货”,拍卖公司将面临着缺货的局面。

优质客户难聚集 拍卖会的成交率和成交额,是考量拍卖会成果的重要指标,而影响这个指标的重要因素是买家(客户)的质量,拍卖公司要想做大拍卖盘量,必须要有新的买家、大的买家进场支撑,如果拍品来源限于湖北,客户限于湖北;拍卖公司将陷入被动,道路将越走越窄。

市场拍品难保真 “真品真迹”是艺术品拍卖的生命线,市场对于拍卖公司诚信的呼唤和对拍品保真的要求已成为影响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理应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应该看到,在艺术品升温的态势之下,也出现了龙蛇混杂的现象。比如,一些不具备拍卖资质的机构也涉足艺术品拍卖,由于不具备资质、且未经备案和报批,一旦发生艺术品失真情况,则索告无门。这种乱象不仅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更影响到全行业的形象和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突围与新生 “走出去”才能做大做强

我省艺术品市场要迈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走出去”战略是一条必由之路。

艺术家有籍贯,但艺术作品无省界;拍卖公司有属地,但拍卖经营无区划。湖北艺术品市场的“走出去”战略,至少应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涵义:

一是人才整合:助推艺术家走出去

影响一件书画艺术作品市场价位的因素是多维而复杂的,除了作品的风格、品质之外,也与艺术家本人的名望、学术地位和行业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措施提升湖北艺术家在全国的影响尤为重要。比如,由省文联发文成立的“长江画派”艺术传播中心,整合了艺术院校、美术家协会尤其是艺术经纪机构的资源,在一些重要展览会、博览会上,整体推出了一批“长江画派”艺术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当湖北的艺术家被全国市场所接纳,市场价位必然水涨船高,拍卖成交额也会随之拉升做大。

二是机构联动:助推拍卖公司走出去

应该看到,作为艺术市场发育相对滞后的中部省份,湖北本土的艺术收藏市场“吞吐量”是有限的,而要想提高我省的艺术品市场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务实之选是推动和扶持有条件的文化艺术企业、拍卖公司,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比如,本土拍卖公司可与国家级美术出版机构、艺术品经营机构开展合作,以画廊、美术馆为平台,发掘和包装艺术家,运用媒体资源推广,打通“展览——媒体推广——收藏——拍卖”的艺术产业链。

推动国家级专业美术机构的介入,一方面能吸引更多的一线艺术家和资深藏家拿出高质量作品和藏品,为湖北的拍卖市场提供大量源流有保障的优质拍品,从而解决拍卖公司征集作品难、保真度不够的难题;另一方面,其公信力强、保真度高的良好口碑,能使买家增强投资信心,更有利于挖掘全国尤其是北京优质客户资源,从而带动湖北拍卖公司走向全国,迅速做大拍卖份额。湖北艺术品拍卖行业面对艺术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更需要发展国际化品牌优质拍卖公司,相关管理部门更需要将优质拍卖公司“扶上马,送一程”。

如果把蓄势待发的湖北艺术品市场比作一轮朝阳,那么,“走出去”战略将托起这轮朝阳,冉冉升腾。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