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拍卖炒作:是否明目张胆的违规? 2012-10-09 13:36:46 来源:美术报 作者:林木 点击:
一些拍卖会会有炒作,甚至是极少数以假充真的欺骗。但当你亲历的时候,拍卖的现场仍然堪称奇特,让人瞠目结舌,半天回不过神来。当然,好歹得去弄点艺术,会与不会、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肯去弄;另外还得鼓着勇气让自己的这些 “艺术作品”拿到拍卖场去。

一直听说,一些拍卖会会有炒作,甚至是极少数以假充真的欺骗。但当你亲历的时候,拍卖的现场仍然堪称奇特,让人瞠目结舌,半天回不过神来。

在某场拍卖会的预展上,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一人就有一大堆书法和绘画作品,那水平之差,连高考美术辅导班里都只能算差生,怎么敢到这种场合来混!就算无知无畏,也应该知道天高地厚。当时就纳闷,这是什么人呀,连艺术好坏都分不清楚,也居然敢来拍卖。尤其那些画,我苦笑着从这位老兄的“作品”前经过,也没细看标签上的起拍价。

真到了拍卖会现场,这位老兄的拍买实绩就不仅让我连“苦笑”都笑不出来,而且惊愕到极点!当他的书法作品接二连三以上万的价格卖出去时,还没引起我特别的注意。书法这东西好坏有时真不好说,且大家都会写字。但到了拍卖这位老兄的绘画时,几十万的起拍价就把我给惊呆了,还居然伴随着此起彼伏一个紧接一个好一阵子的激烈竞价,像在买齐白石的画似的,把拍卖场的气氛烘托到如火如荼的热烈程度!一阵竞价,作品全被拍出,价码居然近百万!

这拍卖怎么啦?这种疯狂竞价真把我给彻底弄糊涂了。“这是何方神圣,有此等本事。熟悉画坛的笔者从未听说有此高人,况且谁会愿意出如此高价买这些破玩艺儿?我终于从对画作本身的判断上回过神来,想从这人的身份上找答案。身边一位也好奇的年轻人拿起他的手机开始上网搜寻,好在真名真姓,不到半分钟,此人确定了,原来是一位颇有身份的人。原来如此!我有些明白这些 “作品”何以会以艺术名家价格拍卖的原因了。

以前听说牌桌上以输钱代送钱,现在又有以有明码实价的艺术品代送钱,但都只是听说,这次可是亲历现场,他们那种公开那种大胆那种竞价之激情叫我惊叹。但转念又一想,你凭什么这样说人家?从古至今,业余画画的名家大师不是也有很多吗?苏东坡、赵孟頫这些有身份的人,不也是业余画画的?你说他画不好?那只是你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他那画就是好——至少,我喜欢!你还能替我判断该不该喜欢么?你说卖贵了?岂不闻常言道,喜欢就值!你还能说什么?我无语!这样的情况,在公开的拍卖场上真是没法下结论的。

如此,某些人之间的金钱来往,可以说就找到了一种公开透明安全的办法。当然,前提是好歹得去弄点艺术,会与不会、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肯去弄;另外还得鼓着勇气让自己的这些 “艺术作品”拿到拍卖场去。这里,还为这种 “艺术家”出一主意。前述那位老兄还是老实了一些,他只知道写实艺术是艺术,于是硬着头皮去硬画。但是写实艺术好与不好连普通百姓都看得懂,至少你得画得像,且不说还有形式处理方面的复杂技巧,这些都要功力。此类“艺术家”成天忙,哪可能有功力?但他们不知道现在艺术界还有抽象艺术或不要功力技巧且时髦之极号称“先进”的 “当代艺术”、抽象艺术,乱舞几笔没人敢褒贬,“当代艺术”则只要胆儿大什么都可以是艺术,没听说这行当中“人人都是艺术家”么?值多少钱也都由“艺术家”自己定。一件定个几十上百万有人都得买。这可是既安全又挣钱、既来钱又光明正大的办法。这办法的另一大好处是没人敢再批评你水平差或业余!否则批评者肯定自取其辱。再者,如果上述“艺术家”也如一些艺术家那样取许许多多的名号,且变化万千,如清代画家石涛那样,则既风雅又安全,上网根本没法查了。

当然,这办法为违规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渠道,但无疑会给监管部门出了一道新的难题。你或许根本就找不到办法去判断是不是违规?连本人对本文论题都不敢下结论,故本文的题目也只好添个疑问。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