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信:网络与艺术批评 2012-10-10 11:31:44 来源:《批评家》 作者:程美信 点击:
批评文本上不存在“网络批评”一说。可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带来一个时代的大变革。网络的出现,对社会舆论领域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单向性中心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批评的多元态势,使批评新生力量获得更多的可能空间。

批评文本上不存在“网络批评”一说。可是,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带来一个时代的大变革。网络的出现,对社会舆论领域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单向性中心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批评的多元态势,使批评新生力量获得更多的可能空间。毫无疑问,互联网这种互交式与非中心的快捷新型传媒,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冲击,有人曾断言:互联网发展将加速专制政权的崩溃。这显然有些言过其实,国家权力模式的产生与形成,绝不是单一的工具作用,历史传统和社会基础才是决定性因素,互联网的工具开放性不等于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的开放性。中国艺术批评获得良性健康发展,还需要制度建设和实质投入。

一、谁来保障中国的艺术批评

这是当前艺术批评陷入困境的关键问题。中国批评家缺乏独立性与职业化,根源在于没有软性制度与硬性经费的持续保障。艺术批评既是学术领域也是公共领域,它需要批评者坚持独立思考、立场公正、探索进取,旨在激发思考、消除狭隘、促进文化学术的健康发展。除了学术规范和批评权利的制度保障之外,还需物质奖励来确保批评家的独立思考和写作劳动。由于缺乏软硬保障,艺术批评在中国倾向于两个极端发展,一是业余化的写作行为,二是职业化的打托行为;严肃的批评往往是一种“精气神”的业余行为。

首先,能够从事艺术批评的人文学者,他们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即使在教研机构工作,若不兼职搞“副业”,通常难以过上体面生活。其次,中国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基金会非常少。因此,批评家不得不利用专业擅长做些润笔活,极端情况是丧失了一个批评家的学术原则、独立人格。之所以,中国的艺术批评家的身份极为模糊而尴尬,既是学者又是商人。难听的说:既是小偷又是警察,如同不带薪的仓库管理员必成为内贼。有些批评家早期做得相当不错,既能坚持学术立场而又能洁身自好,随着名气扩大而不断堕落,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混混。可见中国批评家要坚持独立的批评精神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持独立而严肃的艺术批评,从官方到民间都缺乏这种社会共识。权力腐败导致国家制度松弛不堪,加之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使得整个学术氛围变得纸醉金迷,从根本上毒化了整个学术文化生态;一切都变得那么唯利是图和空前浮躁,艺术批评也不能幸免。一个社会最可怕的莫过于知识分子的集体堕落,意味着社会丧失了起码的良知底线。不论艺术批评还是社会批评,绝不能是种“精气神”一时现象,需要一定成本确保它的持续效率。就艺术批评而言,一般艺术家都不清楚它的真正意义,轻视理论与批评在中国艺术界是司空见惯,这可能跟理论家与批评家长期不作为存有密切关系;似乎需要“吹牛拍马”时才有理论家批评家,而把那些质疑性批评都看作一种“敌意”或“骂派”。即使在批评家内部也从不尊重理论对手,更无法领略思想交锋和学术争鸣所带来的快乐启发。从侧面表明中国社会缺乏批判精神的文化传统,倾向于中庸附和以及盲从权威,学术思想显得死气沉沉,同时抹煞了多元的文化生态。何况严肃的艺术批评不是传统意义的阐释性评论,更多的质疑、否定、批判,它从根本上背离了中国人苟且偷安的处世态度。

由于缺乏传统基础、制度保障、物质支持、社会共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显得有气无力是极为正常的。两千年来的“大一统”帝国,已不再出现过“思想巨人”,不是啃着老庄孔孟的祖宗骨头、便是嚼着“拿来主义”的残余饭渣,文化思想原创力极为枯竭。传统派打“祖宗牌”;现代派打“西洋派”,当代派打“流行牌”,唯有没有一点属于当代中国人原创的文化艺术、学科发明、理论思想。艺术批评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由谁来埋单?独裁者、暴发户要的是“歌功颂德”、艺术家和小市民要的是“天花乱坠”。哪怕一点质疑批评就如同掘人祖坟。在一个习惯自欺欺人的思想矮人国,坚持独立的批评家无异于自杀,充其量不过当一名死后“鬼雄”。

【相关链接】

范美俊:网络艺术的影响

网络艺术:文化与艺术的激烈对抗

网络艺术:新媒体还是“新玩具”?

网络可以成为观念艺术有效传播途径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