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群:用生命雕刻时光 2012-10-18 09:51: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百灵 点击:
一件雕塑用6年的时间来创作,并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一个展厅,这在中国的艺术家中几乎是绝无仅有,这件雕塑是《大紫禁城》。一位艺术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却在从事雕塑艺术创作30多年后才首次举办个展,这样的艺术家在国内同样屈指可数,他就是著名雕塑家李象群。

李象群.jpg

李象群

李象群作品《大紫禁城》

李象群作品《大紫禁城》

一件雕塑用6年的时间来创作,并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一个展厅,这在中国的艺术家中几乎是绝无仅有,这件雕塑是《大紫禁城》。一位艺术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却在从事雕塑艺术创作30多年后才首次举办个展,这样的艺术家在国内同样屈指可数,他就是著名雕塑家李象群。

作为当代雕塑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李象群被冠以“具象雕塑家”“写实风格雕塑家”和“政治题材雕塑家”等诸多称号。在这些称号面前,他安之若素,依然低调、沉静地创作,一次又一次完成自我超越。

9月末,“行人——李象群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孔子(《行者》)、毛泽东(《我们走在大道上》)、慈禧(《堆云·堆雪》)等,以及大型装置雕塑《江山》与《大紫禁城》惊艳亮相,加之文献和研究资料的展示和研讨会的举办,使得这个展览成为李象群艺术人生中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抹不掉的个案。

34年的雕刻时光

李象群祖籍山东,1961年出生于哈尔滨,在家排行老三,自小喜爱作画和雕塑,东北独特的冰雕艺术和容易获得的泥巴将他引入了雕塑的世界。1978年,李象群被鲁迅美术学院录取,成为鲁美雕塑系的首届本科生,并以出色成绩毕业留校任教。鲁美优秀的教学传统和李象群务实的研究性学习夯实了他的雕塑基础。1990年至2000年,李象群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任教授,后又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至今。

或许是艺术家的天性使然,李象群并不安于现状,2003年,他在北京798艺术区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创建零艺术中心。“零”意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在他看来798打开了他“思考方式的钥匙”。李象群开始思考个人作为社会组成因素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用作品来表达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艺术语言的自由运用让李象群能够游刃有余地表达自我。“如何表现,决定于你在想什么问题,而不是你擅长哪种表达方式。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想法。”李象群说。

在李象群的名人肖像作品中除了看到饱满通畅的形体外,更多的是李象群自己对名人的解读,是在当代语境下对历史的重新解构。李象群雕塑刀下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仿佛是普通红军战士的形象;而邓小平身穿布衣布鞋,是坐在藤椅上和蔼可亲的老人;孔子的小脚和女性化的容颜,更是在不断地刺激人们的感官……

富有新意的想法、对人性的关怀和对历史、政治、人生的独特感悟,使得李象群的作品总能够震撼艺术圈。如《堆云·堆雪》一度受到质疑,但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景育民看来,这种质疑本身就体现了李象群作品的超越精神,他已经开始思考人的本质,剥离了思维惯性、历史定论的东西,进而探索人的本质,让人们去回望、思考,从而使得作品从方法论的角度跨越到了思想层面。

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李象群也活跃在中国的艺术教育领域。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培养出了大批的艺术人才,为中国雕塑力量的延续做出了贡献。

6年塑造《大紫禁城》

在此次展览中,李象群近期创作完成的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装置雕塑《大紫禁城》一经亮相便颇受关注与好评。它让观者仿佛一瞬间成为巨人,将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尽收眼底。紫禁城被分割为25块,让我们得以走近它,走进它。那银灰色的砖瓦与城墙,褪去了皇家的尊贵与高高在上,成了邻家的老屋。那斑驳的地面,那稍显歪斜的城墙,以及古旧得有些破败的建筑,仿佛诉说着这个古老建筑的百年沧桑。而脚手架和现代结构屋顶的偶尔出现,似乎预言这个古老建筑的宿命。底板是光滑的钢板,古典的建筑本体与底座的工业化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喻示现代工业与历史、文化的冲突。

墨西哥艺术史学会主席彼得·克里格(Peter Krieger)在看到它时被深深震撼:“观众可以在分割开的作品中间来回走动。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而且是一种政治上、文化上等多方面的标识。我从这个雕塑中看到的是人类对文化的反馈。艺术家是要告诉观众,这里有巨大的、势不可挡的遗产,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正在发生着什么,你在你生活的城市中有多少主要的建筑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记忆。你养成了在城市里看发展的习惯,但是你又必须回到自己最原初的时候。”

6年间,李象群与《大紫禁城》之间太多的故事成就了今天的面貌,很难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行为艺术。“有想法之后,我犹豫了很长时间,这个作品耗费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显而易见。如果要做,必是场持久战。”李象群最终决定创作,他开始收集大量素材、资料和数据,并且多次去故宫实地考察。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自然,与单纯的模型拉开距离,在用油泥做好模型后,李象群没有立刻翻制,而是在自然环境下放置3个月。油泥较软,在放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变化,比如会变矮、会变形、会破损,这正是李象群想要的效果。“我想在自然当中求得一种力量和变化。我们在追求完美,但是现实不会让我们非常完美。因为自然形成的东西都不会完美。”

最终的切割成为这件作品完成的最后一步。紫禁城被彻底打开。景育民认为,《大紫禁城》实现了李象群更大的跨越,他通过拆解和解构赋予一个封建的宫殿、一个封闭型的场所以开放性,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新思考、判断。

一个问题式的展览

此次展览不仅作品本身令人震撼,展览的布局也颇费心思,整个展览的布置简洁有力,大厅两侧墙壁是浮雕装置《江山》,“行者”飘飘然迎向观众,身后是毛泽东系列塑像;东侧展厅是《堆云·堆雪》系列;西侧展厅是规模宏伟的《大紫禁城》,几束白光从斜上方洒在白铜铸就的大紫禁城上,平添几分神秘和悠远。

展览受到了国内外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的一致好评。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格哈德·沃尔夫(Gehard Wolf)感慨这是给他感觉最好的展览之一,“展览很有趣,它将欧洲的传统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让我们重新思考图像是什么,在当代古老的艺术是什么。它完美地呈现了政治和美学的关系,在空间中的人体这个方面给人带来诸多惊喜。”

在策展人朱青生看来,这不是一个回顾式的展览,而是一个问题式的展览。“社会在飞速发展,个人也需要自由、需要发展,只有两者平衡才有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李象群发现了这一矛盾,并用雕塑将人们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且使人奋发,也许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象群高超的技术就已凸显,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往往技术在先、文化在后,但在这次展览中,他的作品技术退到文化之后了,他追问人的本质、追问人在历史中的本质,把对于人文的关怀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欣慰。”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霍波阳评价。

“李象群的雕塑受到西方雕塑和亚洲雕塑的影响,并融汇了中国民间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泥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呈现自己的作品。然而他又把传统的一些样式和模式进行了解构,从而呈现出人的本源性。作品《大紫禁城》深刻地揭示了一种从集权到公民社会,从阶级社会到平等对话的精神诉求,具有解构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说。

“李象群老师并没有从‘高大全’角度塑造和诠释领袖人物,而是赋予他们普通的情感和状态,这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情感体验,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处于那样的时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直言,当下艺术家以丑化一些固定的精神形象和符号为能事,并不能表现当代的特点。

“李象群的作品是在对原有概念抽离、错位之后,形成的一种对历史新的解读,是历史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在作品本身具体叙事所表达的故事上,在作品陈列的空间上及整个空间摆放形式上都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思考。”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说。

艺术家、学者祝锡坤则认为,李象群的作品一直以一种很日常化的方式,诠释着一种私密的身体和权威之间的关系,是以人性的普遍性来反讽某种既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他的作品具有某种观念上的意识形态批判性,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实验性。”

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董梦阳感慨,在当下浮躁的环境中,李象群能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沉潜于创作雕塑,十分难得。“一个好的雕塑家,需要有好的态度、好的技术和好的观念,李象群做到了。他不仅技术高超,而且不断有新的想法和新的突破,令人感佩。不仅如此,他在用精湛的艺术语言来传递正能量,启发人们对于自身的思考。艺术家要用自己的作品来影响别人,如果每位艺术家都来传播这种态度,这个社会就好了。”董梦阳说。

 

【相关阅读】

李象群艺术展行人开幕

李象群艺术展亮相:首次大展如同新婚

栗宪庭 李象群:对谈从艺34年雕塑作品形成内因


【编辑:刘建英】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