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宪庭 李象群:对谈从艺34年雕塑作品形成内因 2012-09-21 10:30:53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詹宏静 点击:
9月22日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行人——李象群艺术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本次展览的特邀嘉宾当代著名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策展人栗宪庭老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艺术家李象群老师,来为我们讲述从艺34年的作品形成。

9月22日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行人——李象群艺术展”,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本次展览的特邀嘉宾当代著名批评家、艺术理论家、策展人栗宪庭老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艺术家李象群老师,来为我们讲述从艺34年的作品形成。

记者:栗老师从您的批评家身份讲,可不可以简单地为我们梳理一下,李象群老师作品形成的内因?

栗宪庭:他这么多年一直是一个人,从艺术家的角度来想一些历史问题。他的题目也很有意思叫“行人”,这个“行”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有一个时间概念,它可以在整个历史当中行走、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我觉得著名西方的一个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实际上是每一个时代解释过去的历史。比如说中国的经学,中国的孔子,其实经学没有固定孔子怎么说,每代人都在解释孔子,特别的解释就是当代人的立场。李象群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同时作为一个思考者,是一个能够在整个历史的长河里边去思考。所以他通过作品,人物、建筑来支持更多建筑的摆放,紫禁城分割成若干块,大家将会看到很多都是细节处理,也是他对历史的一种态度,一种解释。

记者:这次布展情况也很特殊,把您所有的雕塑分成了三组,以往雕塑或者是架上绘画会用件来统计,这次三组是怎么分配的,有什么想法?

李象群:基本上像刚才栗老师说,我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分三大组,一组是体现人性化,像《堆云堆雪》。还有一组是体现一个人又是一个载体,他是一个符号的呈现,就是毛泽东与红色系列。第三组就是《大紫禁城》系列,因为是一个大的系列,这里边没有一件、二件,每一个小件组成一整件作品。《堆云堆雪》也是组合,毛泽东也是组合,《大紫禁城》也是组合。整体是一个大主题,是一个行人,在历史中穿行,所以这不是在罗列历史,我是把我自己的观点放在作品中。

记者:栗老师您也策划过很多展览,对本次的展览,您觉得有一个怎样的特殊性他的结构是怎样的?

栗宪庭:中国这几百年对我们今天的影响是最大的,能遗留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一个是现在还完完整整的紫禁城,另一方面从近代开始“戊戌变法”。所有对我们今天依然产生影响的一些人物:慈禧、毛泽东、江青,所有这些敏感的人和今天对我们心灵上依然造成影响的人物和建筑,都成为他一个思考问题的符号。他怎么处理这些符号是这个展览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比如他把紫禁城锯开,分成若干块,包括慈禧怎么坐,这些都是他理解的历史或者他理解的这个人物和我们今天人的关系,或者和他的关系。通过他的试点,他的展览布置,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边做一个空间行走,在空间里边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也是一个时间,我们在里边行走,一定会有很多想法,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记者:李老师您的作品单从表现形式来说可能有传统、有写实,也不乏现代感,您在创作中是怎样将这三个因素同步的植入您的作品当中的?

李象群:用写实的技术手段,融入我自己的想法,我想无论是现代主义的,还是后现代的以及现代观念和当代等等。这是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你的一些思考和想法,这个应该是非常正常的。而不是说用写实的手法来表达,那就是过时的或者是落后的,我如何表现,看你在想一些什么问题,那个都是一种表达方式。你要表达的什么意思说清楚那就对了,你要说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至于什么手段、手法这个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想法。

记者:通过李老师对于历史人物的重塑,可以给观众带来另一种理解历史的方式,或许还会有对历史的重新认识,您觉得李老师的解读历史的方式是怎样的?

栗宪庭:我觉得他的方式是通过他的作品非常具体的,比如我看到他的孔子,他把孔子做得又像女性,也很中性。手很女性化,脸有一点女性化,有胡子,但是胡子很像唱戏的胡子贴上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大家都说这不像孔子,但什么是孔子呢?实际上每个人在说孔子的时候都是他自己理解的孔子。李象群通过这样一个雕塑的手法,把他中性化或者女性化。这个孔子是他心里被改造的形象,或者说这个孔子是我们所有看到的孔子最不一样的,最有特点的。孔子可以改变,这个本身就很有意思,孔子是任人改变的,实际上也是,但是他通过这样的办法很容易把一个问题提出来的就是任人打扮。我怎么塑造的,特别强调和别人的不一样,等于是把一个我们今天的历史,孔子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孔子这样一个问题提示出来。这个手法特别有意思,包括慈禧,独特就是刺激人去想一个问题,他要不这样做,大家还不可能从这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说真实的孔子是什么,真实的慈禧是什么。没有这样一种东西,每个人都是个人的理解,他就把历史和对历史人物的个人化理解特别通过这种手法提出来这个问题,这个很有意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