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达人——文武双全 2012-10-25 10:24:09 来源:《国家美术》 作者:王艺 点击:
套用南方自己的一句话评论他的作品再恰当不过了,“文武双全”。当然,这个文和武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意思,而是一位艺术家对中西文化的诠释和理解。“文,可谓是中国的艺术范式;武,则对应西方的油画风格”。

南方 《生于1976》 补眠油彩丙烯 86x170cm 2012

南方 《生于1976》 补眠油彩丙烯 86x170cm 2012

套用南方自己的一句话评论他的作品再恰当不过了,“文武双全”。当然,这个文和武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意思,而是一位艺术家对中西文化的诠释和理解。“文,可谓是中国的艺术范式;武,则对应西方的油画风格”。这样的解读新颖而又独特,细思之,在这对中西文化和审美范式的归纳中,却又有着一语中的的顿悟之感。中国美学中,美在意象,转入绘画中,则画面之妙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心可神游。为心留有余地,则为赏画时视觉的游历提供可往之境,为气韵的贯通打开闭塞之道,为心念的寄予绘制依托之象。不论是唐代的青绿山水和随后的水墨山水,还是花鸟虫鱼、梅兰竹菊,无不是心象的写照。而西方美学中,美一直与他物相联系,或与上帝,或与真理,竟都是理智分析、归纳的结果。其对美的分类为西方绘画风格的更替提供理论基础。或壮美或优美,西方绘画风格的转变和语言样式的变革无不表现截然不同的审美态度。但上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下达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西方绘画中无不隐现着数理的推算,逻辑的分析。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不同便在这感性和理性上。不过,这绝不是说西方绘画无感性,中国绘画无理性。若非如此,则西方无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中国亦无宫廷花鸟和近代写实。不同只在多少上,在偏重上。中国的感性有着中庸的温和,而西方的理性则显得棱角分明。若以此重新诠释“文”和“武”也未尝不可吧。或许对国人来说也更形象、更生动。

这就是文化传统,更是深入人心的审美认识和民族的思维模式。因此,绘画之风格或中或西并不在绘画技法和材料,而在画面的意境表象,在感性与理性多少之间。初看南方的油画画作,幽默、浪漫而又充满童趣。但在这温情浪漫的画面背后却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社会深思。这种感悟和深思不是西方式的直言,也没有刺激眼球的表达语言,而是渗透着浓浓的中式思维和情怀,有着婉转而又隐讳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南方的画作,可以被称为“中国画”的油画作品。要追寻南方绘画“中国风”的根源则需要看他早期各式各样纸本画作的探索和实验。

南方自学院毕业后便一直坚持纸本作品的创作。经历了起初的好玩阶段,南方通过中国的毛笔和宣纸重新探索着中国文化本质的思想精髓,摸索着中国元素的现代运用方式,并将其体会运用在随后的油画创作中。这不是简单的中国元素的拼贴和堆砌,而是如何将其内化为画面的气和神,让其在油画世界中具有西方的面孔和中国的内核。反观中国美术史,山水、花鸟等多呈现为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取向和意识形态。但真正能凸显中国思维的图像恰恰来自民间的作品。不论是婴戏图、春宫图、插画叶子还是年画,都反映着最朴实也是最真实的中国审美习惯。因此,要用活中国绘画元素,不仅需要对传统绘画主流样式了如指掌,更需要吸收中国民间艺术精华,方可将中国元素的根本和精髓烂熟于胸,将“眼中之竹”化为“胸中之竹”,继而转为“手中之竹”,以此达到笔随心动的境界。这便是南方油画“中国风”的原因吧。他的纸本作品大量汲取中国民间艺术和寺庙佛像的形象和精髓,加入现代的理解和个人的诠释,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效果。在保留着民间的诙谐和宗教的静远特征的基础上,南方大胆突破已有的界定,将这两者风格相互糅合,让这两种画既有趣又不失哲思,亦远亦进,使作品不因题材内容而分为清高静默或低俗戏谑,为画面内容重组出新的个人化的解读。

不仅如此,南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中西文化观念的对比和自我解读。对情色,对生命,对神灵,南方都有着不同的见解。这些概念在南方的眼中、心中和笔下不是相互隔离的概念,而是一以贯之的结合体,无所谓高低贵贱、圣洁肮脏。食色性也,不论中西都不能免俗。如果说爱情可被放在台面上讴歌,那么性则让人讳莫如深,谈虎色变。不论文学还是艺术,在淋漓尽致地展现爱情的甜蜜和悲痛的同时,却隐蔽去背后性的可能和发展。精神高于肉体,这也就是古代文明的根基。但人非神也,再神圣的面纱也有被揭下的一刻。因此,中西方艺术史、文学史中都不乏大量的情色内容。《金瓶梅》和春宫图可谓是中国人礼教背后直书性的典型。但若仅仅止步于此,则性与情,肉欲与精神仍被分割,被定级。然而,被视为精神最高境界的宗教在禁欲的同时,却仍为性保留着一定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修行方式。因此,性也可被解读为通向更高境界的一个步骤。在南方的绘画中,性由爱生,却有着走向彼岸的情怀,有着精神的升华。这便是梁祝与朱丽叶和罗密欧的故事不同的地方。相爱到死便完结了,这是西方的逻辑和理性,没有东方的浪漫和升华。在南方的绘画中,情、性、佛和其他中国的鬼神形象并置一幅画中,可解读百种意义,这种开放性也是南方作品的另一大特色。

南方作品的开放性让他对生活中众象有了解构性的诠释。生命的轮回,善恶的交替,嬉笑怒骂间,南方通过笔下的孩子的形象尽释每个人心中所言。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小时候,更能看到成年后的困惑和迷茫。虽然南方的作品笼罩着快乐、幸福的光环,孩子永远在嬉笑玩闹,但那一抹佛教的意味却让人进入另一份深思中。升腾入空或脚踩莲花是否真能解脱,抑或以死轮回,生命何在,生命何意,生命何为,这仅仅是南方抛出的问题,答案却在观众心中。

南方的作品并不止步于内容、意义上的独具一格,更在绘画本体上着不一样的探索和创新。这就是造成他的油画作品有着中国式意味的另一个因素。从油画的绘画材料到绘画技法和绘画语言的安排,南方都有着他独特的理解和诠释,将油画这种西方的绘画种类内化为自己的艺术手法,而不局限于已有的材料和技法的限制,由心出发,让油画成为一名中国画家直抒胸臆的媒介。

南方的创作随性而有趣,解构着内容,更解构着材料。每一种材料的运用都有着南方自己的理解。如不能达到“物我两忘”境地的材料并不会为南方所用。中国和西方绘画材料性质很不同,而正是这不同为画家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南方尝试着不同材质间的融合,探索着艺术手法的不同效果,以中国式的想法和审美习惯,将西方业已耳熟能详的手法重新诠释,营造不一样的效果。中国的长卷,扇幅在南方的手中表现着不一样的内容,而西方的拼贴也失去了本身的激进色彩。南方将“文武”亦用到对材料和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上,刚柔并济地创作作品。中国以水墨见长,因此画面淡雅平和;而西方则用油脂调和颜料,色泽艳丽,质感厚重。材质的“文”和“武”延展到画布、纸张上,便有了一脉相承的气息。因此,南方的画作虽有着油画、拼贴的表象,且从内部透露出一股中国的娟秀之感。在南方的眼中和手下,材料物的特性消融进画面中,成为整个画面的一部分,而其本身的特性却隐而不见。不论是普洱茶混上植物胶绘制的国画还是油画加上多材质的拼贴,不论是陶瓷紫砂还是石膏雕塑,抑或设计,南方在材质之间寻找着自己的空间,创作着不拘一格的作品。大胆创新,不落窠臼可谓是南方真正实现“文武双全”的助动力,也是南方画作最吸引人的地方。

 

【相关阅读】

混合交叉的新绘画——观南方近作有感

评述南方:幸福着生长

南方:乐享传统新趣味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