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情况的报告。
蔡武表示,各部门各地区按照重塑文化市场主体的目标,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加强资源整合,全面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目前,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国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的有2100家,占总数的99.86%,其中转企改制占61%;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2年8月底,共有38家文化企业在A股和H股发行上市。
1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体制改革”,并成为国民经济大发展浪潮中最抢眼的一朵奇葩。
10年致富
2002年,新闻出版业正陷入僵局,各级新闻出版局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行政效率低下,产业发展缓慢。
2003年,21家新闻出版单位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尝试从“事业”转为“企业”,中国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帷幕拉开。
2004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相继成立,“出版国家队”转变成参与市场竞争的“集团公司”;同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开始在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成为中国内地传媒企业境外上市第一股。
2002—2004年文化产业的复苏,被视为“市场主导下的繁荣”。关键节点是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首次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改政府全包全揽下国有企业投入不足造成的虚亏,更多民营经济主体开始崭露头角,文化大局热潮涌动,多样化趋势明显,无论是产业、公司还是产品,都开始走出低谷,进入发展旺盛期。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出版业集团总资产已经过千亿,山东出版集团、河南出版集团和中国出版集团成为总资产超过50亿元的“第一梯队”。
互联网技术风起云涌,数字出版业成为后起之秀。据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且产业规模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年利润率的增长幅度都超过50%,成为成长速度最快的摇钱树。
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成功上市,带动了众多出版发行机构准备上市融资、实现资本运作的脚步,国有控股企业与民营机构也开始“深度合作”,刊号、技术、资源流通成为可能。
2007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盛况空前,德国贝塔斯曼、英国DK公司、加拿大汤姆森公司等世界著名出版业巨头齐聚北京,并陆续在华设立办事处,外资分销发行企业第一次参与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取得了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纽约书展等国际知名书展比肩的地位,获得了世界同行的瞩目。
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63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419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同期GDP的2.43%,比2004年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这是第一次,文化产业结出如此硕大的果实。
经历了10年体制改革的新闻出版业,成绩斐然。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介绍,截至2011年,我国图书、报纸品种和总发行量占世界第一位,数字出版产业占世界第二位,印刷业产能占世界第三位。10年来,10万多家国有新闻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30多万家新闻出版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百万种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流通,总产出达1.5万亿,占核心文化产业的60%,与2002年相比翻了三番。
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出版集团成功组建,与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成为齐头并进的三大“航母”。
资本市场也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文化产业板块”,浙报传媒、财讯传媒、北青传媒等15家上市企业成为主力军,流通市值合计达385亿元人民币,占全体出版发行和印刷上市公司的46%。2012年,人民网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
文化产业,从未如此“富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
“大片”崛起
1999年,中国电影的出品量和票房都跌到了历史最低谷,电影几乎面临即将消失的绝境,连电影人自己都在怀疑,在家家都有电视的新时代,电影是否还有必要存在?
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改变了一切。这部“华语电影巅峰之作”,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电影院里看山水画和飞檐走壁的视觉快感,也让刚刚进入电影界,并与张艺谋展开合作的制片人张伟平看到了无限商机。
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卧虎藏龙》中的“噱头”被进一步放大,古典武侠、明星阵容、色彩冲击、武打特技……有人评价,《英雄》是升级版的、中国式定制的《卧虎藏龙》。
张伟平曾直言,《卧虎藏龙》的成功给予他勇气,他豪掷千金、积极融资,创造了3000万美元投资、1000万电影营销宣传和240万美元贴片电影广告的“三高”纪录,当然,回报更为丰厚,2.5亿票房回收。
《英雄》让张伟平有了中国电影“制片第一人”的美誉,也让中国电影看到了商业化运作的威力,自此,电影营销成为必修课,制片人中心制登上舞台,大投资、大宣传成为趋势,中国电影从气势磅礴的武侠片启程,走进“大”时代。
“《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上的一个重大拐点,是中国电影通向一个产业方向,是起到重大商业影响的一部重要影片。”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评价说。
与此同时,2002年,中国电影启动院线制改革,不但直接催生了中国大中城市商业中心区多厅化影院的快速建立,培养了都市人群的观影习惯,而且打破了此前国内电影市场的行政分割和地域垄断,建立起良性运转的电影市场机制。
万达电影院线、UME国际影城、新影联院线等相继成立。据文化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电影银幕数增加了715块。
院线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电影市场环境,中国电影真正进入了市场运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