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子”禁锢的学术评选活动 2012-11-06 14:50:06 来源:看网 点击:
正所谓“艺术无国界”,奖项同样也可以做到跨国界。不用多说的金棕榈奖和以恶搞奥斯卡金像奖而闻名的金酸梅奖结合国人的聪明才智在艺术圈举办了2009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金酸梅”奖。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电影百花奖和金扫帚奖。

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评委会终选会议在即,中国当代艺术圈以各种名义进行的评选颁奖活动同样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策划筹备工作。

正所谓“艺术无国界”,奖项同样也可以做到跨国界。不用多说的金棕榈奖和以恶搞奥斯卡金像奖而闻名的金酸梅奖结合国人的聪明才智在艺术圈举办了2009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金酸梅”奖。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电影百花奖和金扫帚奖。更让我不禁失笑的是自己能想象到某个电影中荣获金扫帚奖的艺人对着镜头大喊下次我一定不要得金扫帚奖的夸张肢体表演。另一个光从名字就让人匪夷所思的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这种从文字表面意思来看就带有赤裸裸的权势和铜臭气味的奖项,在前两年同样做的风生水起。艺术与权利之间让人难以言表的暧昧关系也许和中国当下社会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奖励”一词有这样一种解释: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大家都希望可以通过获得某种奖项来证明和肯定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年轻艺术家更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的到更高知名度。但如果组织策划这样的大场面颁奖的初衷就是一场在自己身处的小圈子里和几个玩的好的朋友过家家般地玩颁奖游戏的话,是真把艺术圈的受众当看客了吗?看一场你们自导自演的闹剧。

时下,中国的圈子文化发展得越来越火热。可谓是要什么圈儿有什么圈儿。什么人讲什么圈儿。艺术圈儿、娱乐圈儿、影视圈儿……圈圈套圈圈,圈圈何其多。这样的圈子文化造成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你不是我们圈子的人,我们不和你玩儿。我们这里的事儿也没你的份儿。”延伸到我们刚才所提到的现在这些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奖项——换一个学术点的称呼吧,“学术评选活动”——来说,圈子所造成的问题可归结为当下很流行的一个词“内幕”。在2010年度艺术权力榜评选活动中,艾未未“新浪无耻”的旷世骂词让人看到有待考虑的媒体公信力。不管舆论说的暗箱操作也好,还是敏感词也罢,总归这样的活动是被一个无形的圈圈束缚着的,圈子稍微不圆了就要被规划规划,整合整合。

在宋庄刚刚结束不久的2012年首届海安523”当代艺术思想论坛“颁奖仪式中, 比起声光电一应俱全,场面过度膨胀夸张的颁奖仪式相比,这次颁奖仪式显得有些弱不禁风。三位获奖人分别是栗宪庭、苏坚和吴味。主持人穿戴得像个神父,慷慨激昂地念着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上的文字,在描述这个颁奖场地的时候,词句用的异常悲壮。栗宪庭纯学术性的获奖感言获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吴味和苏坚照本宣科的获奖感言不想多说,让我记忆犹新的一点是吴味自始至终一直强调他的“问题主义”和一直说着“自由”话题的那股子书生气。

也很显然能闻到这次颁奖仪式从圈子中散发出浓重的味道。直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没有搞清楚这奖项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评选出来的。这不真像过家家一样吗?他当你爸爸,她当你老妈……也许会有人站出来说这是我们一致商定的结果。结果公开,过程保密?不得而知。既然顶着“当代思想”这样一顶大帽子,也就不要欲盖弥彰地说什么低调了。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