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真明:当代艺术在共享时代下如何延续 2012-11-12 10:47:04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禤真明
当代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保持独立性,共享时代已经把当代艺术从多个现场汇成一个大现场,提供一个人人有份,个个参与的机会。在这种场面下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呢?互相观摩、互相告慰、互相模仿也互相出奇出新,艺术活动中,真实与虚假并存,并被大家一起很体面地共享。

信息共享时代让我们明了许多本不该出现在自身脑海里的域界信息,这些信息与自我社会生活体征无太大关联,却为我们提供了解世界的新视度。信息的诱惑性让我们无法停止脚步,过于庞杂的信息把我们的脑子从库存空间变成一个信息过道,只有非常Shock的东西才能留住。

当代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法保持独立性,共享时代已经把当代艺术从多个现场汇成一个大现场,提供一个人人有份,个个参与的机会。在这种场面下还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呢?互相观摩、互相告慰、互相模仿也互相出奇出新,艺术活动中,真实与虚假并存,并被大家一起很体面地共享。艺术活动没有了机密,看谁的东西更让观众Shock。

在当代艺术需要探讨的诸多问题中,时代赋予的共享性无法回避,似乎只有在共享中评估作品的Shock度,才凸显其存在价值。

共享还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困惑在于:崇尚而神圣的艺术精神在当代艺术中惨遭冷落,造成当代艺术趋同化、媚俗化日益泛滥,艺术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当代艺术在一个共享时代中努力细分其差异性,却无法摆脱共享主义的侵蚀。共享时代浮现的当代观念在不断碰撞与磨合,形成主流意识日子似乎很遥远,也会加剧现场的混乱局面,这也许就是“有限当代”的根结所在。

当代艺术在共享时代下如何延续变得有些棘手。让虚假媚俗主动离场,还艺术一个圣洁的法号,还是听之任之,让当代艺术在平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重估当代艺术的精神核心,去伪存真是当务之急。梳理当代艺术精神核心是个头痛问题,当代艺术也许并不存在所谓的“精神”,“核心”就更飘突不定。但总会有相对坚定的主流意识吧,从远古洞穴壁画到如今琳琅满目当代艺术,一路走来,艺术的存在目的虽然在不断变化,艺术给人带来崇尚的精神关怀与托付却是永不隐灭的。崇尚的精神关怀与托付能不能在当代艺术中一脉传承,或许是重估当代艺术精神核心的引信。当代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如此庞杂的综合体,有着复杂的社会体征与时代意识,对经典精神的留恋与对可持续的恐慌性前瞻让传统与革新并存变得小心谨慎而又跃跃欲试,看似强悍的当代艺术却把时代的脆弱性当成陈述其强大的驱动力,当代艺术变成了“示弱的艺术”(再另行讨论)而忽略了艺术存在着崇尚的精神关怀与托付。所以,在共享时代背景下重构当代艺术的精神家园是避免当代艺术平俗化的第一步。

坚守权评的崇尚意识,还艺术精神于时代体征。大众主流意识永远是由零散的个体意识汇集而成,而我们正好处于共享主义盛行的时代,扁平的社会把信息交流与互动从折线式变成直线式,点对点的选择扑面而来,这样的背景下权评的引导变得异常重要。权评的眼光与意识会不断触碰大众意识底线,把符合当代体征的时代精神归顺成主流意识,这是权评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重新勾划当代艺术边界,让崇尚的精神家园得以复苏。在人人有份,个个参与的当代艺术中,从未有人提及当代艺术的边界问题,这是个相对陌生问题。上面提及的“有限当代”是因为共享时代下趋同化而变得有限,与当代艺术边界不是一回事儿,这里所说的边界带有某种隐性门槛的意思。在共享时代下,没有了边界的当代艺术所带来的混乱局面无助于构建当代艺术精神关怀,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并不是能成为当代艺术的特有属性。我们有必要重新勾划当代艺术的边界,重新构建当代艺术崇尚的精神家园。

当代艺术也许就是一个由诸多问题堆砌而成问题体,我们可以解读它,但解构它却很难,这也许就是当代艺术。

 

【相关阅读】

丁乙:艺术与设计共享——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系列讲座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