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视觉图像当代重构: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及邱振中题跋 2012-11-12 16:29:01 来源:《东方艺术》 作者:刘军平
“书画”是再传统不过的艺术类别,“书画同源”也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陈旧话题,在当代视觉图像里,许多人面对于这一古老的问题认为“书画”和“书画同源”已经失去了活力、甚至认为当代没有应用的价值,因此,在理论层面上探讨的少之又少。

三、关于书画视觉图像的第三条途径

邱振中说:“从书法界到艺术界,到文化界,许多人认为传统风格的书法创作在今天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具体地说,一是不可能真正深入传统书法的核心,在创作上与古人比肩而立;二是不可能在前人所创造的杰作之后继续高水平的创作,续写这部精彩的历史;三是不可能运用书法史所积累的丰富技巧创造出在当代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他们认为,这是书法所处的、难以改变的现代处境。——这就是那个‘不可能的世界’。与此相对立的是一个‘可能的世界’。刚才所说的那三点都是有可能做到的。”[8]

今天本人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第三途径,即“可能运用书法史所积累的丰富技巧创造出在当代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关于这点,邱振中不但肯定“有可能做到的”,而且他用他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可以体现在他的《阳台上的花布》、《最初的四个系列》等当代书法的系列创作之中,其中徐冰《芥子园山水卷》题跋就是成功的典型代表。从徐冰的早期作品《析世鉴——天书》、《英文方块字书法》、《遗失的文字》、《读风景——文字的花园》以及最近的《芥子园山水卷》可以看出,他对文字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邱振中在他所认为的“第三种途径(或第三点)”上探索是众多的,如“抽象书法”、“文字待考系列”等。他认为,“主要是探索传统书法进入现代的可能性。他强调,‘现代与传统不是冲突的,现代并不是要将传统踩在脚下’。他还说,中国书法除了延续书法本身的传统和创造现代书法两种出路可走以外,他这几年主要精力放在第三种路子的探索上”[9]邱振中已经脱离传统的创作和观看方式,而从后现代理论的基点出发创作。

他们在这件作品上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当代艺术的图像理论,“不是向幼稚的模仿论、形象化再现或图像的辅助解说转变,也不是向主体客体相互对应的理论回归,更不是一种关于图像‘在场’的玄学的死灰复燃;它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后符号学的再发现。”[10]。这件作品是关于千百年来恒定图像的“死灰复燃”,是对传统经典图式的再激活,如果过去的图式或图像没有被再次转换和利用,那么要产生新的价值就会很困难。传统与当代的元素是艺术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没有当代艺术的发展就会死气沉沉、就会没有新的东西出现;相反,艺术如果没有传统力量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中国这些传统的程式和样态很有必要重新解读和激活,这不但是国内人所渴望的,也是国际化中需要的“发现”,西方的视角下,我们更需要这种区别于它们、体现“中国性”的作品出现。这些例证还体现在吕胜中的一系列作品之中,他依靠民间艺术的资源,采取“难以推卸的文化情怀”,大胆汲取了民间艺术精华,在创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回馈。从艺术史的进程来看,西方18、19世纪开始就不断从非洲、亚洲艺术中汲取营养,丰富现代艺术的形态,吕胜中、徐冰、邱振中这些艺术家在创作的本质上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并行的。

最后,图像理论家W.J.T.米歇尔论的一句话能很好地说明书画视觉图像在当代艺术中的重构,他论述到:“既然艺术史已经苏醒,至少认识到了语言学转向,那么它能做些什么呢?可预见的选择已经潮水般地涌进学术杂志,‘发现’视觉艺术是充斥着‘习俗’的‘符号系统’,绘画、摄影、雕塑客体和建筑丰碑都充满了‘文本性’和‘话语’”[11]。的确,面对西方中心论的逐渐消解,随着中国现当代艺术体系的自觉重构,在如今我国的当代艺术界,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发现充斥着传统‘习俗。

--------------------------------------------------------------------------------

[1]《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82页。

[2]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255页。

[3]http://fashion.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1/08/3037667_0.shtml

[4]栗宪庭《现代书法的质疑——“从书画同源”到“书画归一”》,选自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257页。

[5]李辛平《建造一个可能的世界》,选自《邱振中书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1月,83页。

[6]同上。

[7]选自《邱振中书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1月,104页。

[8]同上。

[9]李辛平《建造一个可能的世界》,选自《邱振中书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11月,78页。

[10]金元浦,陶东风《视觉新景与文化焦虑》,中国图书商报,2002-08-15。

[1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5页。

(本文发表于《东方艺术》2012年11期)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