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与抛弃——弗洛伊德、培根与刘小东 2012-11-12 17:36:29 来源:库艺术 作者:于海元
刘小东的绘画与去年刚刚去世的英国绘画大师弗洛伊德作品的比较,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艺术圈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虽然刘小东声称自己是在后来才开始关注弗洛伊德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刘小东的确曾经从弗洛伊德的绘画中得到过某些东西。

刘小东作品

刘小东作品

弗洛伊德作品

弗洛伊德作品

刘小东的绘画与去年刚刚去世的英国绘画大师弗洛伊德作品的比较,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艺术圈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虽然刘小东声称自己是在后来才开始关注弗洛伊德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刘小东的确曾经从弗洛伊德的绘画中得到过某些东西。浓厚的颜色、宽大的笔触、结实的造型等等二人作品中的貌似相近之处,成为了极佳的佐证。我不认同现在的普遍观点,即“刘小东、弗洛伊德”之争只是当时一种非常表面的伪问题。有时就是因为表面问题被轻率地认知,表面被复归于表面,反而错过了发现某些可以由此引申出的提问方式。抑或可以说,换个角度,这个陈旧的话题或许会带给我们新的认识。

刘小东的绘画,在语言上并非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事实上他被认为与弗洛伊德有所“撞车”的那些绘画元素,在当时中央美院三画室出来的年轻画家身上,都能找到相近的影子。比如像喻红、张路江等人。那为什么被拿出来与弗洛伊德比较的是刘小东?是因为他当时在中国绘画界的影响?抑或是因为他的实践最为典型?可能这些因素都有,但在艺术本体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人的肖像(包括人体)绘画都涉及到了对肖像作为绘画客体的“破坏”与对人的神圣性的某种“抛弃”。并且由于两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态度与所采用方式的不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两个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在面对“人”的问题时的截然不同。由此,我们可以把问题的重心,从两位艺术家无法讨论的相似性上移开,转而讨论某些隐藏其后的更有意思的话题。

考虑到弗洛伊德与刘小东在绘画语言方面的某些近似容易引起的一些不必要争论,以便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深挖这一“公案”背后所牵扯的隐形脉络,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另一位对中国艺术家影响极大的英国大师——弗朗西斯·培根一并拉进我们的讨论。事实上,可能与个人性格与受教育经历有关,在“破坏”与“抛弃”的主题上,培根比弗洛伊德表现得更加外在,也更加肆无忌惮。

培根与弗洛伊德当年过从甚密,弗洛伊德还是一个艺术青年的时候,培根已经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声誉。虽然两人的绘画风格差别极大,但放到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看,两人又似乎不约而同地担负了相似的角色。在他们两人的肖像作品中,所描绘对象作为某个具体的“人”的色彩已经大大减弱,模特在他们眼中更加像一个存在的物体,或是一堆新鲜的肉,显示出的是一种“物体”的实在感,附加其上的叙述性色彩大大降低。为了避免叙事性的联想,培根甚至不会将两个以上的人物画到一起。

他们两人的绘画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感”,这种“爆炸感”是一种变形,其实对变形的需要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在20世纪摄影术发明之后,才成为绘画的自觉的,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格列柯、鲁本斯、塞尚、苏丁、毕加索等等我们可以一直举下去的一长串名单,串联起了长长的一条“变形史”,他们的作品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都充满着类似的“爆炸感”,它们像与人有着深仇大恨似的,不断蹂躏、破坏着人的肉体,仿佛这是确认自我存在与自我认知的唯一路径,在他们每一个人的作品中,“人”都在成为另一种动物。

【相关阅读】

当写实绘画走到刘小东这一站

画家刘小东:了解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窗口

刘小东:生命的富足与迷失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