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浪门”事件——正确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 2012-11-19 13:34:43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韩士连
《中国当代艺术红皮书文集》里称之为“2011年重大艺术丑闻”。那么,丑在何处?一是,候选人的推选依据的是世俗的标准;二是,艾未未本应该以投票数居高而被推选,却被无故提出局外;三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国家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体制内权势人物并无多大贡献而名列。

艾未未

三、绕不开的艾未未

起因源于《艺术财经》杂志与新浪网联手举办的“2010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评选活动。《中国当代艺术红皮书文集》里称之为“2011年重大艺术丑闻”。那么,丑在何处?一是,候选人的推选依据的是世俗的标准;二是,艾未未本应该以投票数居高而被推选,却被无故提出局外;三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国家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体制内权势人物并无多大贡献而名列。其实,整个事件之所以抢眼,最直接的原因是艾未未的全程参与。也许很多读者认为笔者的言论有失公正。那么,笔者想强调这样的几点:一是,类似于““2010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这样的评选活动,不局限于“艺术”这个关键词所限,在国内的类似的评选活动,猫腻啊,或者官商媾和啊,这难道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吗?所以,这不是艺术界独有的,这是体制下共有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放大呢?最直接的原因,不过是向来以争议而并非实力知名的所谓“艺术家”艾未未的参与而已。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艾未未是绕不开的话题。他是较早在中国搞当代艺术的一批艺术家之一,见证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但笔者认为,艾未未,艺术的并不纯粹。

首先,作为艺术家的身份不纯粹。艾未未近年来在中国的艺术界名气越来越大,其作品屡屡在国外受吹捧,其作品形制以大手笔、大形制而知名界内,一个《茶房》就耗资3000万。不仅如此,跳出艺术圈,艾未未的国内知名度也很高。先是四川地震时的被打,再而是因经济犯罪被抓,由此一系列事件而引发的大量的为艾未未鸣不平的争论而让其名声大噪。可是这一系列似乎和艺术并无多大关系,唯一的关系可能就是所谓的“艺术家”身份。环球时报曾撰文评论称艾未未“是试图制造‘民主斗士’”。笔者认为,不论是不是试图制造,抑或是就是民主斗士,这与艺术无关。记得以社会雕塑而闻名艺术史的著名艺术家博伊斯,因其执着的艺术理念而实践终身,期间数度因触犯其体制而不得不有所代价。但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其所忠诚的一套完整的艺术理念。而我想艾未未行为最为缺乏的可能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的艺术理念,甚至我们称之为艺术梦想。这种艺术梦想,纯粹的艺术人应该都有,既然不纯粹,那么就应该与艺术撇清关系。否则,如果一个艺术家生病进了医院,结果医院的做法不让其觉得满意,就可以说医院侮辱了艺术呢?或者进饭店,饭店服务没做好,是不是也可以说饭店也在侮辱艺术。一句话,做艺术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才是艺术家。

其次,艾未未一直以来大谈特谈的是体制不公。这有什么可谈的呢?因为体制不公不是艺术界才有,是普遍都存在的社会现实。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讨论并要努力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既然,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公民(我们把艺术家的光环摘去),你看到了不公,你提出来,你抗议,这是权力,这也是普通公民的责任。如果你可以为解决体制的不公献计献策,那么你做了公民的义务。但是,你如果,只是在骂,而且还跑到国外骂,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如果是无知而为,那是素养问题。如果明知而为,那就是牵扯大了。打个比方,中国目前的情形就像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本身问题很多,如果你这个时候指责这个少年不够成熟,要不就是无知,要么就是故意。只是这一切,纯粹是艾未未本人个人行为,与艺术无关,何必牵扯艺术之名。

再次,真正的艺术家关心的更多的应该是自身作品问题,甚至为了艺术可以纯粹到梵高的境地,这才是真正艺术家对待艺术的精神。如果说,艾未未觉得自己的艺术在国内不遇知音,受体制牵绊。实际上来看,艾未未很早就到国外闯荡,从介绍看,艾未未的作品在国外很受欢迎,动辄上千万的赞助。这很说明而来,面前国内的宽松环境允许艺术家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既然纯粹的做艺术,在国外又有影响,为什么还要回来为了争个“2010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的虚名而抗议在颁奖现场门外。这让笔者很容易联想到见过一些自己标榜低调的人去走到哪都要拉着媒体。而且,其行为本身,事件本身都与艺术无关。商家和官方搞了了一个活动,一个自以为可以进活动的人被排挤了,就是这样一个事情而已。何必冠名为“2011艺术重大丑闻”呢?

 

【相关阅读】

怎样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续)

怎样看待中国的“当代艺术”

 


【编辑:于睿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