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文化奥林匹亚节总监露丝·麦肯琪(Ruch Machenzie)日前到访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她详细解读了这一迄今为止英国最大规模文化艺术节的台前幕后 。
伦敦文化奥林匹亚节伴随着伦敦奥运会的节奏舞动,奥运会结束后,文化节的多个项目仍在英国和世界各地延续。
露丝·麦肯琪(Ruch Machenzie)是2012年伦敦文化奥林匹亚节(Cultural Olympiad,London 2012)总监。她2010年1月加盟伦敦奥组委,此前曾在英国文化、媒体及体育部担任广播与文化政策顾问。2010年初露丝走马上任时,伦敦奥林匹亚文化节的准备时间已捉襟见肘,凭借多年打拼的经验和深厚人脉,她率领一班老朋友与众多艺术机构协同合作,令规模庞大的文化节得以成功举办。
记者:文化节期间,一部歌剧作品在贝尔法斯特的动物园里上演,剧中孩子们扮演各种动物,这样的演出如何吸引了你并成为文化节的一部分?你现在如何理解这部歌剧的成功?
露丝·麦肯琪: 参与文化节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呈现的都是新创作,因为与奥运会匹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生一次的机会,所以不能用传统的常规项目。像《诺亚方舟》这部歌剧,原本不可能在动物园里表演,但这一次把观众们带入动物园,可以看到真实的动物,然后看到孩子们扮演的动物在洪水中获救,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生一次的机会。
这个项目有一个合作方是KT Wong基金会,他们一开始就希望把这个项目也放到北京音乐节上,例如熊猫等动物的形象由中国艺术家设计,一些中国孩子也被邀请加入了演出。在贝尔法斯特的演出非常成功,我非常期待在北京看到这个演出,尽管不是在动物园上演。
记者:2010年你上任时,《卫报》的一篇文章提到你的“政客”身份引来了争议?
露丝·麦肯琪:我记得你说的这篇文章,我此前在文化部工作,可能因此留给外界“政客”的印象。其实我在文化部的工作只是提供文化和媒体政策方面的顾问意见。伦敦2012文化节这个项目政治家都很关注,希望它办得成功,在政府工作的背景帮助我很好地了解到他们的需求。
记者:文化节在与政府和商界的合作中如何保障艺术活动的独立性?
露丝·麦肯琪: 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清晰的头脑。我的工作是去保护艺术家,他们有很大胆的、很有创造性的想法。英国有确保艺术与政治距离的原则,即凯恩斯提出的政府与艺术家只见的“一臂之距”。独立委员会保护艺术家免于过多的政治影响,政府把钱投到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来决定资助哪些艺术项目。这次我也不断提醒我的老板,也就是文化部长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把钱给我,由我来做决策。
记者:文化节规模如此宏大,如何让艺术项目保有细节和个性上的水准?
露丝·麦肯琪:艺术节规模很大,2.5万多名艺术家,1.2万多个艺术项目,其中很多是与其他机构合作,例如在泰特美术馆举办的Tina Sehgal和达明恩·赫斯特的项目。我们主要是提供支持,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提供意见,有些项目我们不必太操心,另外一些项目我要做的就比较多,像这次来自纽约的一个舞蹈团,表演时要从伦敦眼跳下去,这就需要申请演出许可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因为要在深夜进行排练,我当时也去了,我需要想好如果有人盘问要怎么应对。对于一些项目,我还是以制作人的身份参与。
记者:你邀请了一些以前的同事和老朋友加入团队,比如Alex Poots、Martin Duncan、Brian Mcmaster等,他们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吗?你如何评价?
露丝·麦肯琪:我与其他艺术节的策划人交流过,像这样规模的活动,大家觉得至少需要5年时间筹备,但我只有两年半的筹备期,所以我需要很快地启动和展开。所以我邀请一些朋友加入,他们有自己的艺术家网络,可以第一时间与艺术家们联系,这样我就可以后期才介入,这帮我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也不可能每次都自己出面去和艺术家单独联系,这些朋友是很重要的支持者。
记者:文化节如何利用社交媒体?
露丝·麦肯琪:使用社交媒体比如twitter和facebook,我们吸引到了新的观众群。数据显示,在英国中西部地区,文化节43%的观众来自16到2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也正是我们希望吸引的观众。
记者:是否考虑到参与者的多元性?妇女、儿童、少数族裔等群体是否被考虑到并吸引到文化节中来?
露丝·麦肯琪:文化节应该与奥运会的理念呼应,体现奥运会精神,也体现英国开放的胸怀。我们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体现出文化多元。
我们有一笔委托基金,利用这笔基金我们邀请了30多位残障艺术家,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包括非洲、巴西、日本等地。这些作品已经开始全球巡展,残奥会为残障运动员提供平台,我们则要为残障艺术家提供平台。
针对妇女和儿童的项目在文化节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我们邀请很多知名的女性艺术家,希望这些艺术家能起到女性榜样的作用。也邀请了很多儿童参与到项目之中,不仅做观众,他们可以学习到各种艺术技能,也可以进行创作。有一些节目可以让孩子们和明星互动,也可以在后台学习如何做技术人员、经纪人等。
很多项目有很强的适用性,比如环球莎士比亚项目,使用了70多种语言,可以在全球推广演出,包括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内的多个国家的艺术机构都会上演其中的莎士比亚作品。英国电信的一个项目,会邀请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国家的音乐家来参加这次音乐节,代表中国的就是龚琳娜。还有一个关于诗歌的活动,邀请了各个国家的诗人。
我们也邀请了一些男女“同志”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参与文化节。
记者:现在文化节已经进入了整体评估阶段?
露丝·麦肯琪:我们请了利物浦大学进行独立评估,将从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着手进行,目前处于数据收集阶段,第一份评估报告将在明年春季完成。但有一些巡展项目,一些包含学习内容的项目,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等,这些需要更久的时间考察,将有后续评估。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