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作品制假拍假日益严重 谁在造假徐冰? 2012-11-27 10:13:48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版画收藏在国外是一个发展成熟的种类,尤其是热衷于收藏著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而版画和其他的复制艺术品的区别在于:版画是由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并从版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仿制品则是借助工业技术的简单制作方法(如扫描技术、高精复印等方法)再加上伪造艺术家的签名,流入到市场中,对

网络上多处可见徐冰作品的赝品,同一页面上两张风格迥异的《西北大地》

导语:版画收藏在国外是一个发展成熟的种类,尤其是热衷于收藏著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而版画和其他的复制艺术品的区别在于:版画是由艺术家精心创作而成,并从版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仿制品则是借助工业技术的简单制作方法(如扫描技术、高精复印等方法)再加上伪造艺术家的签名,流入到市场中,对原作品、艺术家以及收藏者造成混淆。国内版画收藏的风头渐起,但由于缺乏某些机制,造成了复制品、赝品被当版画原作进入市场,并被一些不辨真伪的收藏家所收藏。

著名艺术家徐冰的作品也遭遇这样的事情,伪作被一次次的上拍和撤拍。其实早在2009年起,就已经有拍卖行,在徐冰工作室对作品进行了真伪判别并要求撤拍的情况下,数次撤拍了仿制的徐冰作品。时至今秋,这种情况依然不断,仿制品、赝品反而越来越多,并且出现规模化和批量制作的现象。徐冰工作室认为,伪作流通到市场上,对市场、收藏家、艺术家和拍卖行都是不利的。仿制品、赝品在拍卖市场上的出现,对拍卖企业的诚信最终带来信任危机,最终影响拍卖业绩;对收藏家的鉴赏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会减少收藏人群和收藏的积极性;对艺术品价值,将会产生估值的偏离,从而影响艺术家与二级艺术品市场的合作。

"伪造"徐冰?

《天书》是徐冰早期的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因其制作考究、数量有限而深受收藏界的重视。徐冰的《天书》四卷本《析世鉴》,在三年前就发现有赝品想挤入拍卖市场,而徐冰工作室对此情况也有所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会阻止赝品的流通。而有拍卖公司,将一个明知是影印本的《天书》赝品数次上拍卖,也被工作室数次阻止,以至于到2010年,为了让广大收藏者有所了解,徐冰工作室通过媒体向外发出了声明。而今,假仿品《天书》已经很难进入拍卖市场,所以做假的形式和内容也就转为仿冒徐冰的版画。近期多次出现的赝品以《西北大地》、《打稻子的姑娘》最为典型。 

今秋拍卖的情况让徐冰工作室感觉得事情逐步的严重,事因是国内某家拍卖行的业务人员,征集到一件徐冰版画作品《西北大地》,按照惯例请徐冰工作室辨认,当时徐冰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来是伪作,而《西北大地》,从春拍到秋拍,就有三张同样的版画作品上拍,而前二件赝品也已经成交,对于这三张分别送三家拍卖公司的赝品《西北大地》,从所用的仿版相同,模仿的签名等情况来看,应当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有计划地制假、送拍、获利。

“虽然仅仅是从图片上来看,《西北大地》这件作品就出现了至少三个硬伤,一个是签名,一个是细节,其三是刻工。真正的《西北大地》在黑白线条之间再现了美术史上一个经典的画面:透视的马路延伸向画面内部,两边的电线杆加强了透视关系,一辆汽车向远方驶去,天空白云朵朵,安静而和谐。徐冰说版画的痕迹与用笔直接接触画面的一般性绘画痕迹有所不同,一般性绘画以运动中的笔触形诸画面。版画则是、范围明确、被规定的印痕。

“伪作《西北大地》是机械地模仿制版,所以赝品没有细节,没有刀法,没有木刻的感觉,黑白之间没有转换,黑白之间的关系也是经常出现错误,多或少了很多内容,整体的线条粗重,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透视关系的细节都是错误的”,画作中的马路是存在着很清晰的透视关系,尤其是两边的电线杆,更是透视关系的写照,而伪作由于没有办法模仿细节或是所参照的画作仅是印刷品,则是完全没有正确的透视关系。另外最明显的辨别就是从细节之处,左上方的一群羊,徐冰追求极致,每一只羊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伪作上的羊群则是模糊成一团。虽然造假者是越来越专业化的水准,但是在对于细节的问题上,还是会顾及不到,就容易露出破绽,让工作室困惑的是,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辨别,还会有藏家会出高价去竞拍?

另外一方面,从成交的价格上也是能看出端倪,记者查阅《西北大地》的成交价格,多是2-3万元,真实的情况是,徐冰工作室的一副《西北大地》正常价格是10-12万元。如此大的价格差,反应在作品上必然是会有不同的。匡时拍卖董国强也曾经说过,一件作品的正常价格是100万元,而你只用10万元就买走了,这肯定是上当受骗了,在信息高度透明化的今天,几乎不会存在这种捡漏了。

记者就此问题也采访了收藏圈内人士,知情人士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在收藏越来越功利化的今天,存在着许多投机者,其收藏的目的在于转手赚钱,甚至是“朝进夕出”,把某一位艺术家不断的通过这种买进卖出的操作,从而抬高该位艺术家的虚假市场价格。徐冰的作品在市场上相对比较少,但是有很多的收藏需求,有些人就不明就里的上当了,而这些幕后的操作者则是最大的赢家。

同样《打稻子的姑娘们》是徐冰早期的经典版画,创作于1980年创作黑白木刻画,是中国新时期版画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和《中国版画50年》,并入选在法国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并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就是这样的一张木刻作品,被来来回回的作伪并上拍,徐冰工作室介绍说:“《打稻子的姑娘们》数量很少有,且很少的往外出,怎么会在市场上出现那么多,并且是低于徐冰市场价格很低的价格就成交了。”徐冰在创造这幅木刻作品时,十分注意刀法的运用,例如,左上角的一位姑娘的头饰,对比真作,伪作十分的模糊,以及姑娘的衣服的纹路,都是十分模糊的,在前不久的某家拍卖中,竟然以2.3万元的价格就成交了。  “徐冰的作品很少在市场上流通,工作室这方面的考虑是,不想让徐冰的作品被一轮一轮的炒高,这样对于收藏家来讲,拿不出新的作品来收藏,是一件没有意思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收藏徐冰作品的人较多的是真正的收藏家,不会这种接连不断的出手和买卖。”徐冰工作室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分析徐冰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新英文书法是比较多的,其次是《天书》的单页,至于经典的老版画,则几乎没有通过二级市场在流通,而在收藏界有相当一部分喜欢徐冰作品的藏家,往往他们会在这些作品刚一出现的时候,就会趁着低价购买,因为市场初期比较便宜,这也给造假者以有机可趁。 《天书》这件作品是被多家拍卖公司上拍过,徐冰工作室介绍说,当时如果发现了,工作室就会要求拍卖公司撤拍,但是经常会有没有注意到的,就会流入到市场中。征集难,是当下拍卖行最大的问题,但是,业务人物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是需要严格把关的,遇到赝品应该及时处理,断不能知假拍假,给艺术家和收藏家以及拍卖行本身带来损失。著名的艺术品维权律师孙中伟先生表示,一旦发现拍卖行出现了知假拍假的情况,艺术家是通过相关法律进行解决的。像拍卖行三番五次的拍卖徐冰伪作的现象,是侵犯了艺术家的名誉权等多种权利,艺术家是有权要求撤拍。
徐冰作品的市场轨迹

记者和徐冰工作室共同翻阅了雅昌拍卖收藏上的信息,从网页上反应的数量来看,徐冰作品从2002年到2012年的12月7号,共有258条记录,其中有两条记录是另外一位署名为徐冰的国画家的作品,十年间有256件徐冰的作品上拍,作品从早期版画《西北大地》、《打稻子的姑娘们》到《天书》,再到新英文书法,以及最新的作品《地书》林林总总,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工作室外出的数量,据徐冰工作室介绍,徐冰的作品每年在二级市场上出手的数量几乎只有一件,有时候甚至是没有的,而徐冰也没有固定的一级市场的画廊代理,都是通过展览的形式售出的,这其中,在海外还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

徐冰在1990年就已经出国,直到2008年才回国,徐冰在国外十八年的时间里,接触比较多的也是纽约的画廊界,并且徐冰在中央美学书院以及出国的前期,都没有怎么正规的出售过自己的作品,而据工作室介绍,徐冰的作品流入市场的主要渠道就是赠送和办展览。

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冰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在这时期,徐冰创作了一些实验性的传统版画作品,但是也都没有成批量的复制,而这一时期,徐冰也只是把自己的作品当做交流品或是礼品送给自己的同事、老师、朋友和学生,并且都是有签名的作品。当时由于学生比较穷,会去出售一些这样的作品,往往是以比较低的价格就卖出去了,当时尤伦斯收藏徐冰的作品,就是以相对低的价格收藏的,这部分的作品相对比较多的是传统的木刻版画,这有可能是日后徐冰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来源之一。

徐冰在出国前期,以及刚刚到国外时,开始创作一些大型的作品,如他的成名作《天书》等,而这一时期,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创作资金,徐冰也出售了一些作品,也都是通过画廊这样的一级市场来流入市场的,并且都是一些收藏级的藏家,不会轻易的卖出作品。这段时期内,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徐冰出国初期,创作出了《新英文书法》这一经典作品,出于筹集创作资金的需要,有一部分做为作品,流入到市场上,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徐冰的这类作品在市场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工作室介绍说,徐冰作品较多的还是通过画廊展览出售的,不仅是在纽约,在香港台湾以及大陆都是这样的情况,徐冰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画廊来代理,而是和很多的画廊有展览的合作之后,就会留下部分作品,如在今年和沪申画廊合作的徐冰个展——《地书》,这一颇具野心的项目包括装置,档案,动画等,基于一本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小说,叙述了“黑先生”一天的日常生活。展览结束之后,这套作品就留在了沪申画廊,为了对装置类或是较概念的作品,如何走入市场一种新的方式的讨论,也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如何能有效结合的一种探索,徐冰工作室同意并促成了,由上海沪申画廊委托并在上海泓盛拍卖,徐冰的这组作品以745万元的高价成交。

赠送、做展览、交换以及少量的和二级市场的合作,这几种方式是徐冰作品流向市场的渠道,徐冰工作室也是在严格控制着徐冰作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数量,工作室会关注徐冰作品在市场中流通的动向,清楚每件作品的来源,对于市场上不断出现的赝品,主要集中于影印的《天书》、仿版印制的《西北大地》、《打稻子的姑娘》和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签徐冰的名字,这几类赝品作品在不断的流通,收藏者走眼了就低价卖出去了,如果被发现就撤拍,来年再拍卖。同时,工作室也发现,有时候,甚至会有拍卖行上拍一批徐冰的伪作,而一旦工作室发现,就会和拍卖行进行交涉,以撤拍来处理。几番交流下来,工作室发现,和朋友聊天时也会发现,这造假可能存在着一个链条。

频繁造假拍假是谁之过?

“《天书》这套作品,制作的数量有限,现存很少,北京工作室用于展览和库存的也就二套。但是从市场上多次上拍的这些假天书来看,应该是南方的一些手工作坊在做”。徐冰的朋友曾经说,自己可以帮工作室在南方弄到一百套徐冰的《天书》伪作。而这批伪作反应到南方市场就是,在港台地区的一些比较大的拍卖行中,甚至也有伪作成交。而且最近也流通到北方,在北京的拍卖行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伪作。工作室介绍说,天书这个作品在后来的印制中,工作室采用了几方面的印制保护,从木质的盒子设计、用料以及书的印制、传统装裱、题签上,都是有讲究的。从市场上的假天书来看,出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奢华的装裱方式,这种硬伤是一眼假。

传统的木刻版画是徐冰作品被造假的另外一个种类,工作室从贩卖黑白木刻版画的网站上看到过成批量的假作,一般会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仿刻,之后再印制,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木刻原作,在细节上会出现多处的硬伤;第二种方式是根本不是徐冰的作品,在仿制完成后,签上徐冰的名字之后进行售卖;第三种方式则是一些徐冰较早的半成品的试验品,从一些途径得到之后,为了证明来源,伪造一些大拍卖行的成交证书之后,在挂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售卖。这类的造假主要不是在艺术圈内的网站上,是在一些文学类的网站上进行公开的售卖,属于一锤子买卖,他就曾经警告过某家网站撤下来,这种方式会给艺术家和收藏者带来信誉和积极性的严重伤害。

如何处理这层出不穷的伪作事件?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王凤海,“一旦发现了拍卖行出现了艺术家的造假情况,可以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要求拍卖行撤拍,并向社会公布,但是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艺术家自己要求拍卖行撤拍,效率并不是很高,并且在法律上来讲,艺术家指正作品的真伪,本身在法律上就存在一个问题,艺术家的自我指正只能是作为法庭的一个参考,并不是一个决定的真假指正。”徐冰工作室也坦言,由于一些别的原因,或者是出于疏忽,自己并没有一一的去核对这些伪作,成交的也就成交了,但是让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些作品是一眼假,拍卖行还能上拍?收藏家还去争相竞拍?这其中应该是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的链条。拍卖征集难是近几年日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鲜在市场上露面的一些作品,一旦露头,就会引起拍卖行和收藏界过度的关注,往往会忽略一些真伪的问题。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