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妙第:从来就没有抽象艺术 2012-12-06 16:21:46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韩妙第
在做评论之前我想问各位读者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思维艺术吗?相信各位读者肯定会骂我白痴。难道思维也可以成为艺术?当然,思维是不能成为艺术的,但是思维的结果就是思维方法,用以指导行为,行为的结果就是创造出物品或者是艺术品。

在做评论之前我想问各位读者一个简单的问题。有思维艺术吗?相信各位读者肯定会骂我白痴。难道思维也可以成为艺术?当然,思维是不能成为艺术的,但是思维的结果就是思维方法,用以指导行为,行为的结果就是创造出物品或者是艺术品。所以,思维不能也不会成为艺术,因为思维和艺术品还间隔着行为。那么为何抽象能够成为艺术?所以,这就是本文的核心。抽象为什么可以成为艺术?

问题一,传统学术界对“抽象”概念定义的谬误

《现代汉语词典》对抽象一词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显然,按照这样的论述。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问题是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成为抽象?行为?能力?认知活动?还是思维方法?通过上面的论述至少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样的论述不精准和严谨。

再次重复论述一下,“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也就是说,进行归纳以及提取。这是思维方法还是具体的挑选和提炼行为?

众所周知,主导行为变化的背景就是人的思维,属于情感的一种,实质就是认知的能力。它是通过思维的方法去决定行为的方法以体现认知的方法,所以,本质而言,抽象这个词句实际的意义就是在诸多的事物中选择和提取该事物的本质以及核心要素。其行为有着归纳和提炼以及判断三大行为特征,亦即提取事物的共性并将之进行符号化的代表之。这三个行为的背后实质就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这样的作用就是得到抽象化的结果,就是对事物形成概念化的指称符号。

上述这样的定义实质是对抽象这个思维的表象进行概念化处理,不能解释抽象作为思维的实质,这就是它的悖论所在。这就是逻辑性在这里的价值,通过层层推理,这样的论述存在着悖论。如何解开这个死结?

问题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悖论

从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事物进行简约化处理,使得事物都变成了几何形,并将之命名为抽象艺术。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状态,即任何事物都将其还原为几何形状,并且美名其曰抽象,这是否是抽象的结果呢?显然,康定斯基相信也按照几何样式对所有的事物进行几何形式的描述,其结果就是纯粹的几何图案。那么这些几何图案还是原有事物真正的原型吗?

悖论一,虚指以及悬念;

如果将事物的形状进行极限的简约化,二维化,其结果就是几何形状的呈现,这在几何学中早就有了,并且单纯的几何形状不具备任何目标所指和现实意义。即没有针对性!

悖论二,无序并且泛滥;

如果呈现的是几何形,这就会使得另外一种情况应运而生,亦即所有的几何图形可以进行多元化阐述,这就陷于无序化和泛滥化阐述。因为抽象的结果是要能够还原事物的本质或特征。亦即能够针对被抽象事物的原型,而不是泛指。无边无际的阐述形同废话和空话,这和抽象的定义以及其诉求相去甚远。

悖论三,模仿还是抄袭;

创作了如此之多的几何形图案,事实上在自然世界中这些图案早就存在,难道人类绘画的几何图案叫做抽象艺术,而自然界的几何图案不叫抽象艺术?当然可以被喻之发现。问题是如果是发现的话,还叫着抽象艺术吗?

所以,这里出现的三种情况相信是康定斯基们很郁闷,康定斯基在其后期创作上就陷于无奈和甚至崩溃的原因大概在于这里。这就是分析主义的落点,也是逻辑思维的价值,线性的累积到最后就会毕现无疑。矛盾是无法回避的。

因为上述三个悖论存在,南艺的璟川同学一个煎饼就将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徐德民们所强调抽象艺术理论的悖论打到,尽管很愤青。

问题三,人类所有的思维方式都被称之为思维艺术吗?

思维跟感觉和感知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如何通过分析综合后在自己的大脑中获得对客观现实更全面,更本质的反映?

在这其中,情感会使得现实事物作用于人的时候,人对这些事物就会抱有不同的态度。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就是态度也就不同。所以,思维的模式取决于这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人的各种思维要素及其综合,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与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

经过人类上万年的努力,人类在思维的方面按照思维的属性,可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三大类,九种思维方式;

1.发散思维法:

它是根据已有的某一点信息,然后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记忆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它可分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层次。

2.聚合思维法:

称求同思维。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3.目标思维法:

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具有指向性、层次性。

4.逆向思维法:

它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从目标点反推出条件、原因的思维方法。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5.移植思维法:

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仿生学是典型的事例。

6.联想思维法:

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7.形象思维法:

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区别于抽象思维的重要标志。

8.演绎思维法:

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具体形式有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9.归纳思维法:

它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

问题就来了,既然抽象思维可以拓展延伸为抽象艺术,那么形象思维也可以拓展延伸为形象艺术,当然,直觉思维也可以拓展延伸为直觉艺术。各位可曾看见过形象艺术吗?更有直觉艺术存在吗?这就是这个观点的悖论所在。并且艺术的本质是技术,而技术是依附于人的行为存在,行为的背后则是思想,亦即思维的具体目标。所以,思维怎能跳过行为与技术直接结合?

所以,这样的定义本身不能说明抽象的真正意义,必须重新进行定义。

抽象概念的定义:

抽象不是行为而是思维。抽象是人类对于事物的高级认知能力,是对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把握,并且将之符号化表征的代表举措。

再次重复魏晋时期顾恺之艺术创作的格言:“以形写神”,这不仅仅是中国水墨艺术的创作格言,也更应该会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抽象境界的最至真诉求。所以,无论如何写,必须写出所对应的事物神韵。这就是抽象思维的终极目标!

并且在生活中,人类能够将事物用符号进行表征的时刻,这个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抽象这样的思维能力用以识别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其目的就是在于适应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生理变化规律,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进化。这就是抽象思维的价值所在!

它适用在任何领域,其目的就是应时应景的让人类化繁就简的理解和接受事物。所以,它也可以和任何技术结合,产生任何抽象技术品,如果和任何艺术手段结合,当然就会创作出任何抽象艺术品。而不是在技术上进行任何的变化和形式的任何变化。更不是纯粹的将之进行几何化形态处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们无果而终的悲剧。江因风有一篇文章叫做“重建人类抽象艺术体系”,现在各位有所知道了吧,人类至今从未建设过抽象艺术体系,何来重建之词?当然,虚妄的不止江因风一人。像易英说“抽象艺术已经死了”,试想一下,抽象艺术从未出生如何死了?还有说抽象艺术是一种系统,甚至是一种概念,徐德民所苦心经营的中国抽象艺术学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论都是一点就破。所以,这二十五篇文章进行批判的最大收获就是判定抽象艺术从未出生过,也就是说,抽象艺术是全球百年来艺术理论概念最大的谎言和笑话。

结语:

康定斯基们如何处理?尽管他无果而终,尽管他开启了这么一个诡辩的时代。但是因为他在认知上的谬误,近百年来使得群魔乱舞。当然,这样的文章不知道在坟墓中的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们以及格林伯格们如何思想?相信有人为他们呐喊。只要是抽象艺术和理论就要埋葬。埋葬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终结,更在于开启真正的艺术时代的来临。

【相关阅读】

批判王南溟““抽象”不是一个“当代”概念”论的本质

谭平的抽象艺术:大道至简

冬日之花 99艺术网12月精彩国际展览预告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