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考古与盗墓的微博大讨论 2012-12-22 11:44:12 来源:中国文物报
近日,一场考古和盗墓的激辩,在新浪微博这一新媒体舞台上展开。12月2日,@螺旋真理 发表了“顺手举报了@盗墓中国这个账号。盗墓违法,以盗墓为幌子吸引眼球亦当禁止。文化遗产保护,从我做起”的一条微博,转发评论者众,引燃了微博上考古与盗墓的激辩。

网友观点:支持盗墓方

@妖火焚尽 :盗墓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大多是民间自发的。这种人人喊打的职业,如果不是被逼的谁会去干?如果盗墓的都有考古那个心态和条件,就不会出现那种情况了。盗墓是穷人玩的,考古的永远不缺钱。

@慕容执事:盗墓考古说来像是走了两条不同道路的兄弟,本来内容都是同根源的,不过明暗两条路,没必要互相踩,虽说现实中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分别,但粉丝们不过是当做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分享,唯心唯物不是一条路,本就不该放在一起争执,没意义。

@妖火焚尽:每一个真正的掘墓人都是一个合格的考古学家,有时候,盗墓者并不仅仅是为了盗墓而盗墓。中国的墓葬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那些遗忘在历史深处的秘密是盗墓者最先发掘的。至于考古,那只是盗墓的官方说法罢了,说到底不还是挖人坟墓,取其遗物。

@M_One_影:考古说到底也是在挖老祖宗的墓!盗墓也是,只不过盗墓是为个人着想不考虑国家,所以国家就批判盗墓……相比之下我更爱盗墓,它有更多的事实,而所谓的考古全要看着国家!我永远支持盗墓君@盗墓中国。爱盗墓的转起!

@秋暮荷叶老-无妄之邪:人家的微博不过是普及些相关知识,ID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如你这样岂不是个个都死无葬身之地。至于文化遗产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一条微博就成了文化遗产了?如今各种盗墓相关电影你如何不说是文化遗产?可笑。

@Cynthia_Choy_叶子:你太认真了,有本事盗墓的人会看微博?或者说,看些微博就要去盗墓?没那么好煽动,他只是当故事讲了,我们喜欢关于盗墓的东西,写盗墓小说的作者煽动性更大呢,你怎么不去反那些作家?

@苏未已:关于“盗墓”只是对于古老文化和鲜为人知的传说的惊奇。也许这样的表达不能让你了解,也可能是徒劳又或者你要拿一堆什么三观不正违法犯罪来说。

@大野大郎在非主观:官准挖坟和非法挖坟之争,这就是最近微博上争论的实质……挖坟掘墓自古都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业内观点

出镜人物:高蒙河(上海·复旦大学 教授)标签:五零后考古学者

考古正解和考古误解

2012年岁末将近,不断有网友把“@盗墓中国”及其相关的讨论转贴到我的微博上。大概他们知道我一直在网上吆喝公众考古,希望我也能关注此事。只是我那一阵子在外地忙着开会考察,并未参与。

没参与不等于我没想法,而且想法早就由来已久。说起来,我是1978年入考古一行学做考古的。30多年来,每当与行外的人说到考古,被问最多的就是盗墓、挖宝、收藏这类与近来“@盗墓中国”上热议的差不多的话题。这类被社会和公众久问不衰的话题说明什么?我觉得说明大家并不太了解考古是怎么一回事,对考古有着别样的想象和自我定位,甚至衍伸出多种误解,譬如:

误解一:不知啥是考古。有一年我在三峡考古,去镇上的小卖部买了用品开发票,售货员居然把“复旦考古队”写成了“糊蛋烤骨队”。这就是咱们的农村老乡,对考古的认识。

误解二:考古就是挖墓。我前不久到上图做市民讲座,题目是“考古不是挖宝”。我进场前正看张贴的海报,恰好有一位工人模样的老伯伯路过,他瞥了一眼海报,自言自语道:“考古不是挖宝?那考古就是挖墓!”我被他的话逗得差点噗地笑出来,这就是咱们的城里人对考古的认识。

误解三:搞考古的都是文物收藏家。去年岁末,我常做考古节目的上视纪实频道的一个栏目举办茶话会,当介绍到我时,一位著名的主持人说:“这是我们收视率最高的复旦考古教授、文物收藏家高蒙河先生,大家欢迎!”我曾感慨地在微博上发帖:“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这样以为考古和社会那些文物收藏者一样,可见考古学在世人眼中是什么印象了。”

凡此种种考古误解,此番再次由“@盗墓中国”而引发网议,甚至还出现了“考古就是打着国家名义的盗墓”的论调。乃至有网友发出呼吁,要大家取消对有类似言论的博主的关注:“质疑考古学是对这门学科和从事这项科学工作的人们的亵渎,是我们不能苟同的。”这如果可以套用时下的流行语,可谓正能量与负能量在考古能量场中的又一场较量了。

的确,把考古与盗墓画等号,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是不能再等闲视之的。首先,考古是发现、研究、保护、利用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其二,考古是在《文物保护法》这样的国家大法下开展的合法的学术、文化活动;其三,考古工作能够在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四,考古成果可以改变我们认识国情和世界的方式,可以为社会文化发展,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做一系列正能量的事情。凡此等等,如何是“盗墓”这样的非法行径所能比类的呢?

写到这里,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北大著名考古学导师严文明先生曾对我讲过的一段话:再不搞公众考古,再不宣传考古是发现、研究历史和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人们都把我们当成文物贩子了。

我觉得,如果说这次“@盗墓中国”的议题还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的话,那就是如何变误解考古为正解考古,用考古的正能量战胜盗墓的负能量,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出镜人物:许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标签:六零后考古学者

由观战引发的对公众考古的思考

我没有参与甚至没有过多关注这场网上论战,除了接受不了网络争鸣中非理性的氛围,还有讨论的话题不在同一层面的感觉。@盗墓中国 的博主如果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而不是像网友推测的那样是一支营销团队(从名字到内容都极具“包装性”和流行元素)的话,那她只是一位《盗墓笔记》的拥趸、盗墓文学的爱好者而已。盗墓文学应该归为民间文学和流行文学吧,所以讨论的话题很大程度上属于虚构作品和虚拟空间的范畴。

在我看来,如果认为@盗墓中国 类的网络盗墓文学在“三观”上会大大影响其他网友公众,那恐怕就属“杞忧”了。在价值观多元甚至混乱的时代,这些都是不足为奇的。盗墓文学的受众更多的是奇闻异事的猎奇者,而非真正的文物考古爱好者。在这里,“盗墓”只是一类吸引人眼球的题材而已,与违法的盗墓行为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多数读者也是持“我们又不去盗墓就图个消遣”、“我看的不是考古看的是这千奇百怪的故事”、“别把小说当现实”的心态来消费这类作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发“口水战”的原贴中,@盗墓中国 用了“打着旗帜”、“站在神坛上”之类的字样,迎合了网友对权威专家、“官方高端人士”、专业人员、学术性的某种不满情绪。她关于“学术要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口味”的标榜,是可以看作“他山之石”而引为镜鉴的。尽管这里所谓的“学术”是否即为学术(有网友就指斥其为“伪学术”),“符合大众的口味”和一味媚俗的关系都还可以讨论,但从中还是折射出了我们在公众考古上的某些差距。在论战中,“晦涩的文字,专业性那么强”是不少网友看我们考古人文字的共同感觉。

田野考古和研究的专业性、学科传统上的封闭性,导致我们这个日益引人关注的学科在与社会的沟通上存在着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语言不易懂等问题。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心态不开放。譬如考古与伦理这类话题,是西方公众考古的议题之一,但在我们国家也还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公众考古的真谛,应是公众能够深度地参与其中。这意味着所谓公众考古,不是专家学者们抱着“施舍”的心态做单向度的“指教”和灌输,而是与公众进行真正平等的对话。公众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当然要靠包括考古人的努力在内的对民族历史文化养分的发掘和汲取;与此同时,公众的思想成果何尝不应是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给养,甚至可以让我们反思为何而考古的学科路向问题。

真正做到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考古,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我对此次论战有较乐观的看法,放宽时间的视域,这样的讨论应有益于考古学科和公众双方走向成熟。作为愿意在这一领域做点实事的践行者,感觉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我自身而言,更倾向于少辩多做。

出镜人物:徐坚(广州·中山大学 副教授)标签:七零后考古学者

改变考古学公众形象的内部话语

考古工作者不时遭遇到职业身份认同危机。将考古和盗墓混为一谈足以让我们蒙羞。在接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史上,这种论调从不罕见,与史语所前辈发掘小屯相比,唯一的进步是我们最终幸免于牢狱之虞。1934年,戴季陶直言考古就是盗墓,应该依律法办。为什么混淆考古和盗墓的怪论会不时卷土重来?我们是否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在超出考古学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其实有限。除开利益集团的掩耳盗铃和混淆视听,至少还有两个原因导致考古和盗墓的混淆。首先是认识论上,人们习惯用熟悉的、现实的、易于理解的事物类比说明不熟悉的、遥远的和不易理解的事物。现代意义的考古学是中国从未有过的,用大家熟悉的盗墓比附考古也算是一种解释方式。同样,炼丹术和现代化学,治愈巫术和现代医学都捆绑在一起,考古学并不是孤独的倒霉蛋。其次是中国社会存在着反智传统,仅以我们有切身体验的二十世纪而言,已经发生多少次《决裂》中“马尾巴的功能”那样对知识的嘲讽和贬抑?反智群体会有意识地对科学实施污名打击。

但是,在学科内部,考古工作者可以做些什么去疏清误解,以正视听?说得更严重一点,考古学被污损,我们是否也有责任?反思是必要的。声嘶力竭地呼喊口号无法捍卫学科尊严,相反,我们如何对待考古学工作才具有说明价值。首先,我们必须表明,考古学不等同于考古发现,更不等同于宝藏发现。至少考古工作者应该达成共识,伟大的考古发现不应该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和炫耀的资本。因此,发掘特洛伊的施里曼是伟大的考古发现者,但是判断无一不错却使其与伟大的考古学家无缘。大部分考古工作者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与伟大的发现无关,我们甚至应该乐于接受拉什杰的宣称,大多数考古学工作本质上就是对垃圾遗存的研究,而与对宝藏的攫取毫不相干。其次,考古学是基于田野的思辨和建构之学,而不是技术性工作。发掘可能构成田野考古的高潮,但是对于考古学研究而言,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没有任何钻探或者发掘技术可以对考古学研究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相反,没有考古学观念,就根本不会有洛阳铲的使用方式和长沙楚墓的“蜃灰”的界定。最后,将考古学界定为理论和方法完备的学科并不是鼓励学者们重回书斋,相反,从启蒙运动以来,考古学从来都是社会教育和改造的利器。因此,如果有一天,中国考古工作者不再将灿烂的出土文物作为吸引公众眼球的手段,不再片面追求重大发现,而同样关注寻常遗址蕴含的重大问题,不再将发掘当成自身工作的全部或者光辉的句号,也不再将考古学研究当成少数人的智力游戏,而是勇于表达专业的思辨能力,考古学被再度污名的几率将会显著降低。

 


【编辑:赵丹】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