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顶级宝物收藏 2012-12-29 10:04:17 来源:中证网 作者:萧蔷
12月17日,尽管受到欧洲一些收藏机构的撤拍警告,法国艾德拍卖行还是坚持拍卖了一枚中国清朝的乾隆玉玺。这枚玉玺最终被一名神秘的电话竞拍者以112万欧元(约合92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

国宝前生

进入本世纪以来,皇帝用过的印玺始现于拍场,价格由数百万元涨至数千万元,甚而飙升过亿,个中原因,除了材质上乘、雕工一流、存世稀少,且是神权王权的象征等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古代,玺还有吉祥的寓意。

传说王莽在建立新王朝时,首先做的就是向他的姑母孝平皇后索要象征权力的汉传国玺,他相信谁得到前代皇帝的玺印,谁就能得天下。三国时代,豫州刺史孙坚讨伐董卓,在洛阳“甄官井”中找到汉传国玺,玺上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军阀袁术听说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就扣留孙坚夫人,孙坚只得以玺赎之,国玺到了袁术手中。当时汉献帝征召东海郡相徐璆入许昌,徐璆半途为袁术劫持,软禁在军中,及袁术败,徐璆得其玺,到许昌献给皇帝。司徒赵温问他:“君遭大难,还能扣存此物吗?”徐璆回答说:“苏武当年被困于匈奴而不失节,更何况此方寸之玺印呢?”

然而,历代皇帝所用的御玺大都下落不明。秦始皇刻制的“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等六方玉玺的去向比较明确,直到南北朝时在南朝相传,侯景之乱时传到北方,后又传到隋唐,被武则天改刻为宝,并增刻“传国宝”和“镇国宝”,形成“八宝”制度。唐朝八宝在五代十国时不知去向。宋朝皇帝根据唐朝的八宝制度自刻了一套八宝,北宋亡,八宝为金朝缴获,南宋又刻制一套。元朝灭金、南宋御宝不知去向。元朝亡,史载明朝尽获元朝御玺,却不知后来是怎样处理的。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曾刻制17枚御玺御宝,建文帝增刻一枚,永乐皇帝再增刻7枚,共25宝。明亡,御宝入清。清帝入关前就以满文刻制御宝,乾隆继位时,宫中有御玺御宝35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确定清朝御宝25枚,藏于交泰殿,并编写《交泰殿宝谱》,另外10枚藏于盛京故宫。乾隆十三年,命改刻诸宝,为左满篆右汉篆,其中“皇帝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未改。这些御玺御宝有的藏于北京故宫,有的藏于台北故宫,有的在辽宁省博物院,有的则现身海外拍卖市场。

“闲章”过亿

皇帝所用的御玺御宝,除了上述那些象征国家权力的国玺之外,还有很多闲杂印,如“自强不息”、“太上皇帝”之类。闲杂印又分若干种:用来表示收藏鉴赏的称为收藏印,如“乾隆御览”、“石渠宝笈”等;刻有某宫某阁的称为楼台馆阁印,如“养心殿宝”、“文渊阁宝”等。乾隆皇帝的闲杂印最多,据《乾隆印薮》著录,竟有1800枚之多。

2009年秋拍,中国艺术品跨入亿元时代,皇帝御玺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重器。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一件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成交价为人民币5577万元。2010年,还是香港苏富比秋拍,这件白玉玺以1.0617亿元人民币成交,另一件“太上皇帝”玉玺以9000多万元成交,一年后又拍出1.61亿元。这些玉玺都是清朝皇帝的闲章。

业内人士认为,玉玺价值受诸多因素影响。年代越久,价值越高,秦汉帝王玉玺,是印章文化和篆刻艺术的巅峰;国玺比鉴赏类闲章的价值高,如清帝治理国家的25方宝玺就比“太上皇帝”、“乾隆御览”等闲章的价值高;存世越稀少价值越高;材料越珍贵价值越高,如玉、金就比木质价值高;印钮独特、印文清晰、篆刻艺术水平高的价值高;圆形玉玺存世量极少,比方形玉玺价值高;古玉的沁色越多越美,价值越高。

 


【编辑:江兵】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