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多多:与父亲程十发一起收藏的日子 2013-01-07 10:47:44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陈若茜
程多多是海派大家程十发的儿子,父亲是画家,程多多也擅书画。他自小就跟在父亲身边习画,耳濡目染,喜好艺术与传统文化。他10岁不到一点就跟随父亲逛古玩店、收东西,父子俩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程十发(中坐者),程多多(左立者)和“老爷相机”的藏友们

清白瓷瓷枕

铜官窑小鸟

程多多是海派大家程十发的儿子,父亲是画家,程多多也擅书画。他自小就跟在父亲身边习画,耳濡目染,喜好艺术与传统文化。他10岁不到一点就跟随父亲逛古玩店、收东西,父子俩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熟识他们的人都知道父子俩一样幽默健谈,一样痴迷于老爷相机的收藏,一样流连于昆剧艺术

“以前住的房子边上有一条马路卖旧货很出名。父亲有闲时常去逛逛,遇到喜欢的东西,淘回来也好作番研究,看到好的就跟我讲,我也长知识,潜移默化就爱好了。”程多多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说,他记得父亲买东西侧重于字画,他拿来作为借鉴用,比如陈老莲、任伯年,那时候买到这些不稀奇。像佛像、工艺品以及黄花梨、紫檀家具等旧货,有能力也将他们买下来,是一种乐趣,又能长知识。“我估计他这个时候也常常走眼。”

旧式文人均好收藏,画家尤爱珍藏名画,不论出于艺术鉴赏还是创作之需。买画、作画、赠画本就是那时的一种生活雅兴,并不见得非要安上“收藏”这样的大名号,更不会料想到日后,“收藏”竟成了一种与投资和买卖相关的行为模式。

相比较而言,程家父子俩的收藏就显得随性很多。“那时候跟父亲收的很多东西,如今想来都是可遇不可求,有时候凑巧会有很好的东西发现。”程多多说。上世纪90年代初,程多多陪同父亲及其好友在香港好莱坞古玩街闲逛,随行的汪先生想要买一个百宝箱。一行人逛进了一家小店,门破破烂烂的,进门后也没发现多少东西,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在旁静静看店。

突然一个绿色龙泉窑模样的瓷枕窜入眼帘,荷叶枕头,小孩趴于其上静睡。程多多直觉这东西蛮好玩,父亲和汪先生看到也都觉不错,抱小孩的妇女开价1500元。因为大家是冲着寻箱子过去,并不真想买,就以太贵为由打发。出店走没几分钟,三人同时想到,莫不是遇着好东西了?转身再回去,那妇女已经把门锁掉走了。次日一早,三人借了一辆车急吼吼赶回来,店门还没开,就候在一旁。不多时,昨日妇女背着孩子过来开门,一问那瓷枕还在,并欣喜收入囊中。

“这个瓷枕非常好,宋朝青白瓷的枕头,品相也好。这就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程多多说。

另一次,程多多跟父亲在美国的古玩店里收到一个明代的民间小碗,这个碗身上对应的四个角上各画了四样图案,一个是团团绕的小圆圈,一个像汉字“个”,一个形似“鸡爪”,对于这些图案,父子俩埋头琢磨半天都看不出是什么内容。直到有一天突然明了,这四个图案便对应了中国画家极喜欢入画的“梅”、“兰”、“竹”、“菊”四种植物。圆圈形似梅花,“个”字形似竹子,“鸡爪”形似兰花。“这属于民窑产品,生趣盎然。也许是因为古时候的画工一天不知道要画上多少只碗,实在烦躁至极,就简笔画个圈圈和叉叉,虽极简可见画工娴熟,看起来很抽象写意。”程多多说。

“抽象不意味着简单,相反它往往有更多的内涵和空间可供解读。”在艺术表达上,程多多和父亲一样都喜欢写意的东西,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藏品选择的偏好,从写意的书画,到简约的明式家具,到朴拙的瓷器概莫能外。程多多说,艺术本来就讲究意境,尤其是中国艺术,去掉意境,便什么都没有了。中国艺术就好在虚。“我在美国念书,一位我很敬佩的老师跟我说,‘你们中国人艺术欣赏有问题’,他认为中国的画家哪怕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双重苦难,画出来的画仍然寓意美好,是向上的、甜美的。我告诉他说这完全是从西方的艺术欣赏角度出发去看问题。西方的艺术讲究一种天性的抒发,要把紧张与痛苦感从画作中表现,中国人则不同,即使生活再苦,也要往好的方面期盼,所以中国人喜欢有寓意的东西,喜欢委婉而不是直白的表达。”

在程多多30岁生日那天,父亲送了他一张花卉手卷,成为他至今保留的最喜欢的一件藏品。程多多记得,那天早晨父亲用茅龙笔在一张花卉长卷上誊写徐文长的《女芙馆十咏》,手卷很长。诗里提到的十种花则是他前一天早晨就已经画好的,写完后铺地上看,那样子好像很满意。程多多说,“这幅手卷写得好,一气呵成。”程十发便问,“今天是你生日是吧?”程多多说是的。父亲就将画作礼物送给了他,并在落款处题字“多多卅初度纪念”。

除此之外,程多多说,多年来跟随在父亲身边,实在很难说哪件东西纯粹属于自己,但对每件东西都如数家珍,有着与父亲共同的记忆。

“父亲旧藏颇丰,多为明、清时期书画家的杰作。”这些画作一度交由程多多来保存。“比如明代吴中四大家之一唐寅的《杏花仙馆》、《秋林莆林图》,文征明的《小青绿山水》,陆治的《天中佳卉》,陈老莲的《达摩禅师像》;清代珍品有傅山行书写唐王摩诘诗,石涛的《山窗论古》,金农的《七言古华诗一首》,罗聘的《岁寒三友》、虚古的《竹林松鼠图》等都曾在程家父子手上流转。

后来父亲跟程多多商量要捐画,程多多也热心奔走此事,这200多幅古画旧藏分两次分别捐献给了上海中国画院和松江程十发艺术馆。

对于捐画和藏品的归属,父子俩一样看得很淡,“百年前是别人在玩,这百年间是你在玩,以后百年又不知谁在玩,就没什么舍不得的。这是我的观点。父亲的观点是他认为这些画本来就是大家的,他收藏这些画主要看中画里的艺术价值。他对外称这些画是他的老师,现在把它们捐出来可供大家一起学习。”程多多说。

【相关阅读】

明瓷佳器青花八方尊鉴赏

捡漏的机会:老油画的新趋势

2012年度关注度排行之收藏事件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