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走弱,更多人开始呼吁,“以收藏的心态”进入艺术市场,在2013年,或许中国投资者整体转变观念的时刻到了。
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马克安德鲁在分析2011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时指出: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走弱。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市场信心的动摇,加大了人们对于市场风险的预期,避险情绪的蔓延逐步成为市场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气氛,导致观望情绪不断攀升,市场热点分散,市场冲高的冲动与能力受阻,市场不活跃,成交量下降。因此,目前以投机为目的的进场貌似已经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目前更多人开始呼吁,“以收藏的心态”进入艺术市场。这个观点在此前的上海艺博会“收藏艺术,点亮心灵”的口号中就有足够体现。
可见,特别是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或许中国投资者整体转变观念的时刻到了。
投机市场已面临调整
到截稿,2012年第二波秋拍进入尾声。从各场拍卖的情况来看,总成交额基本保持了预期下滑幅度。保利以23.1亿元的总成交额领衔市场,但这一成绩仍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1亿元,比今年春拍时下降了7.2亿元。匡时9.32亿元,荣宝斋(上海)3.43亿元,他们的秋拍总成绩降幅亦大致相似。
从11月底结束的香港佳士得的情况来看,上拍总量和成交总量有所增长,但成交总额却呈下滑态势。
但也出现了部分稀缺高质拍品高出预估价多倍成交的现象。如北京保利拍出的元代王振鹏《江山胜览图》以1.012亿元成交,成为今年秋季唯一一件成交价过亿的拍品外,齐白石创作于1954年的巨幅《祖国颂》4000万元起拍,最终以8280万元成交(含佣金),成为今秋成交价最高的近现代书画作品。
虽然稀缺拍品依旧有比较好的市场,但是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市场整个环境依然无法逆转。整个艺术品市场依然出现“卖家惜售”、买家“无货可扫”的现象。
从以上的市场情况来看,目前宏观经济的流动性过剩明显衰退,闲钱、热钱、盲目投资的钱等流入艺术品市场明显减少,艺术品市场在扩张期形成的交易规模向理性回归,高价艺术品明显减少。艺术品投机市场正面临着调整以及排挤,但并不意味整个艺术市场的崩溃,就如人们盼望的一样,这是中国艺术市场转型的时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