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艺术市场中投机? 2013-01-11 09:25:14 来源:artspy艺术眼 作者:Marion Maneker(陈颖编译)
关于艺术市场的常见论调是投机者总是在不考虑作品质量的情况下提升价格。这显然是对“什么导致艺术品价格上涨”的过分简单化的误读。追逐价格的卖家通常是那些被购买价格大于真实价值的作品困住了的人。

Giuseppe Nahmad

Giuseppe Nahmad

关于艺术市场的常见论调是投机者总是在不考虑作品质量的情况下提升价格。这显然是对“什么导致艺术品价格上涨”的过分简单化的误读。追逐价格的卖家通常是那些被购买价格大于真实价值的作品困住了的人。真正的投机者总是在其他人还没看到某作品的价值时就买入、在他们看到了太多价值时卖出。

比如在12月份去世的艺术品收藏家兼经销商Giuseppe Nahmad。近日,来自《Financial Times》的Peter Aspden撰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他。虽然Giuseppe Nahmad不是一位常规的艺术品经销商,但他也很好地证实了“艺术经销商是艺术市场中真正的投机者”这一点,因为他们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

在这篇名为《在完美的时机买入和卖出作品的艺术经销商》(The Art Dealer Who Bought and Sold with Immaculate Timing)中,Peter Aspden写道:“Giuseppe Nahmad在1957年的米兰开始了自己代理商的工作,当时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兄弟。他会流利地说多国语言,并且擅于在艺术圈里与人相处,这些都有助于他建立起强大的收藏体系。他辗转于欧洲的各个城市之间,充分地利用了价格差。……

通过长期持有作品而不是‘速战速决’,Giuseppe Nahmad改变了艺术经销商的惯例。从本质上来说,他将艺术品的买入和卖出看作是一个期货市场。这也被证实是一种成功的策略。他早期买入的印象派和现代大师的作品在之后的艺术市场繁荣期里价值大增。

Giuseppe Nahmad对藏品的出售与他的购买一样‘贪婪’,以此获得了擅于把握时机的美名。他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市场膨胀时疯狂地出售,后来又在经济泡沫破裂后同样疯狂地买入。”

【相关阅读】

2013艺术市场继续去泡沫

艺术市场:“柠檬市场”中的例外

艺术巨商朱塞佩去世 毕加索作品持有最多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