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
喜多俊之先生是一位在环境、空间、工业设计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活跃的工业设计师。他的很多作品被纽约近代美术馆,以及世界主要博物馆选定为永久收藏品,受到很高的评价。他从1968年起开始将振兴与活化地方产业当成一生专业,开始与日本各地的传统工艺人合作,发展整合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品。将濒临失传的传统技术和材料运用于现代设计和资源的再利用。
2010年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建立了他在华的首个工业设计机构。
2012年出版了中文版《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一书,向我们讲述了40年来工业设计,地方产业与传统工艺交织而成的造物者故事。
1.请问是怎么样的机缘让您投身于把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呢?
传统工艺中蕴含了人类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日常生活智慧。我认为将前人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喜多先生在1971年设计的TAKO灯具。和歧阜县的古田师傅一起探索和纸的透光性,最后利用手抄和纸来做灯罩,而且所有的部件都是可以自行组装。后又推出KYO灯具。和纸是纯天然纤维制成,比传统化学制浆,和纸永远不是泛黄变质,且纸质强韧。
2. 现代设计可以从传统中借鉴到哪些东西呢,向传统学习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在传统工艺中可以体验到慢生活慢节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这些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讲非常难得。
3. 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您又是怎么样克服的呢,能不能举个例子呢?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特色,现在的我们也并非能全盘接受。因此我们需要判断从传统工艺中汲取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也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我认为只要不拘泥于形式的话,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可以应用于现代生活的。
4. 艺匠和设计师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两者有没有渗透的地方呢?一个设计师如何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避免自己成为一个纯手工艺人?
手工匠们擅长的是对材料及加工方法的微妙调整,并且可以说每个匠师都身怀各自绝技。而设计师是要将使用者,制造者和流通等众多环节进行统筹的工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匠师与设计师的职责不同。他们的共通点可以说都是为了使用者而制作的共同目标。而且设计师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匠师的工作,所以各施其职才是最好的方法吧。
5. 传统工艺在未来的设计中怎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你可以根据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做一些预测吗,以及未来设计和传统(工艺)结合过程中可能会有怎么样的挑战吗?传统的手工制造和现代化的批量生产是否有冲突呢?
人类是通过人体的五个感官来生活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改变。但是每个时代的环境和科技却有很大不同。传统工艺制作的“用心制作”理念现在也同样可以在现代工业的大批量制作中感受到。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物品,而是用心去制作,这正是传统工艺教给我们的真理。
有田七藏(HANA系列)。由博物馆中一个17世纪的盘子得到启示,如果是三叶草的形状就可以装三种料理,发展了餐饮的新理念
6. 设计师在传统和现代设计结合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和努力呢?
现代的传统工艺制作已经并非要完全依赖于手工。机械及新科技的发展有时可以制作出手工无法完成的物品,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把握的。
7. 您在上海和顺德两地都有工作室,你觉得两地的人文气息和设计氛围有什么不同吗?能不能分析一下
如果说上海和顺德的不同,我认为只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别而已,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感到什么不同。交通,网络以及手机的出现,让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与以前相比它们之间的差异日渐缩小也正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吧。
8. 我注意到您有一份大阪市市长特别顾问的工作,请问有什么和设计相关的工作,工作有什么有趣的内容呢,方便分享一下吗?
我曾经做过半年时间左右的大阪市长特别顾问,现在已经不做了。顾问的工作是对城市规划中与设计有关方面提供协助,由于时间短暂,有些地方也未尽如愿。
9. 您在接下来的几年有什么工作安排(特别是在中国的工作)呢,可以提前和我们分享吗?
今后的几年中国将会进入更大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也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参与发展,发挥绵薄之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