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众书法的教育与传承 2013-02-04 11:51:14 来源:美术报 作者:胡守鸿
中国书法沉积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融文学、诗歌、哲学、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及思想、道德与精神形象生动的体现。

中国书法沉积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融文学、诗歌、哲学、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及思想、道德与精神形象生动的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文化逐渐向活动的广泛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发展,于此,文化馆群众书法活动也呈现出崭新的局面。近年来,嘉善县文化馆群众书法展览等活动频出。如嘉善县举办的“祖国颂”首届楹联书法展、青浦·嘉善·吴江“水墨江南”——长三角书画交流展、嘉善·平湖书法交流展等。书法活动走出县域扩大了书法活动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增强了大众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全县学习书法、参与书法活动的爱好者达数千人。书法普及教育与活动相结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与兄弟县、市的文化交流,活跃了书法创作实践,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纵观以上现状,虽然活动频繁,效果积极,但随着老一辈书法家的相继去世,总的情况尚不容乐观,尤其是书法教育与传承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群众书法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就嘉善县而论,群众书法工作正处于新的转折期,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

其一,书法作者的创作能力与水平参差不一。多数作者通过自学,创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艺术想象、笔墨情韵不够丰富,意境不高,书法水平欠佳。一些较年轻的作者基本功不扎实,用笔画生疏,结字呆板,缺少章法,导致作品不够成熟。也有的作者心理浮躁,急于求成,盲目创作,信手涂鸦,不求质量。

其二,缺乏有实力的书法创作人员。有一定创作功底的书法老人寥寥无几,潜心于书法艺术创作的中青年不多,中坚力量缺乏,书法人才青黄不接,人才的匮乏导致群众书法活动面临困境,后继乏力。

其三,广大群众对书法展览、书法审美缺乏兴趣,书法展览门庭冷落,近年来,县文化馆书法展览活动逐渐增多,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大。但每次展览,观众不多,缺乏人气。

书法教育与传承的应对措施

究其上述三个问题的根源,关键是书法教育的缺失,受众面不广。对此,嘉善县文化馆和县书协采取措施,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积极应对。

1.强化公共服务、传播书法知识。可行性的做法是:文化馆、教育、社区、书协联合举办全县书法爱好者培训班、全县美术教师书法培训班、暑期中小学生书法普及班,为学员实行开放式免费教育,由文化馆书法老师上课。在县内有重点地选择在实验小学、西塘镇中心小学建立“书法教育基地”并挂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组织书法骨干进学校举行现场书法交流笔会,并对学生进行讲课,赠送字帖、毛笔等学习用品,上述活动,培养激发了书法爱好者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组织作者为文化站、社区、学校、镇村等基层单位书写作品。坚持开展义务为民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从城镇到乡村,丰富了广大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书法的普及率和教育面,在群众中产生了亲和力和美誉度。

2.加强队伍建设,繁荣书法创作。文化馆与书协注重书法新人的发现与培养,组织作者参加省、市举办的书法培训班,赴外观摩,为作者订阅《书法报》,发动组织作者参与省、市及全国性书法展览比赛的创作投稿,使他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增进技艺。书法队伍不断壮大,嘉善书法作者人数从原来10多人发展到现在40多人,书法团队建设,增强了群众书法工作活力。先后结集出版了《嘉善县“安全交通知识”百名中小学生现场书法比赛获奖作品集》、《嘉善县“新世纪杯”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集》、《嘉善县书画作品集》、《耕耘留痕·嘉善县十三人书法作品集》等。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比如:在开展书法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作者积极投身创作实践,并互相对作品进行分析研讨,提高书法作品的法度化、规范化与表现力。从而在100多件原创作品中遴选80余件佳作,成功举办“贯彻十八大精神,展现善文化魅力”耕耘留痕——嘉善县十三人书法作品展,还以文化走亲的方式在周边县(市、区)巡回展览,展示了书法作者新风采,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注重书法教育,提高创作水平。结合省、市相关展览、比赛,请嘉兴市书协主席对书法创作作品进行点评,举办全县书法创作培训班,请中央财经大学书法博士授课,讲述书法发展的脉络与最新走向,采用提问与示范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业余作者解惑释疑。鼓励他们再接再励、持之以恒、向传统学习,把握书法规律,深入分析研究,行修不止,精进不息,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促进了作者对书法新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作者学习书法艺术坚毅自信的精神力量,使各自的创作能力与水平得以提升。据统计,书法、篆刻作品先后在全国“兰亭奖”、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大展”和浙江省“陆维钊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万山红遍”浙江省书法大展、浙江省群星视觉艺术大展等省、市以上展览、比赛中展出、获奖。

对今后书法教育与传承的再思考

应当看到,随着现代信息化进程加快,汉字书写被计算机应用代替,加上现有的教育体制,繁重的应试教育,师资力量的缺乏,书法教育还未真正进入课堂,传统书法传承出现断层。但应当相信,科学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传统书法不会因此而消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法艺术将越发显得弥足珍贵。没有教育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书法艺术不仅要靠老中青书法人的继承弘扬,更要靠一代又一代新人的传承光大。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要让书法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是书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全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笔者拟作如下思考。

1.文化、教育、书协等部门要深化合作。书法人才的培养要从少年儿童时期打好基础。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书法必修课,并对中学书法教育提出要求。浙江省文化厅也转发了文化部《关于在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中小学生书法普及教育活动的通知》。县文化、教育、书协等部门因势利导,在开展“强服务、抓普及”嘉善县书法教育启动仪式的同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书法获奖作品展,并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培训与活动,书法教育有了新的起色。下一步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如教育部门组织集中美术、语文教师定期进行较为系统的书法培训,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为学校书法教育发挥作用。学校结合美术课、语文课、兴趣小组活动等,向学生传授书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在学校或到文化馆、文化站参加不同程度的书法教育培训。文化馆、文化站、书协要发挥人才优势,积极提供指导与服务。要在继续加强对学生书法教育培训的同时,开展相应的比赛、展览,逐步夯实书法教育基础。

2.发挥社会优势,开展书法普及教学。多年来,嘉善县不少书法人士利用休闲时间,开办少儿书法培训班,培养了许多书法新苗,弥补了学校书法教学存在的不足,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许多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与认同。有关部门应支持和鼓励他们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与锤练,提高学识水平与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师者育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境界,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在书法教育实践中做到教学相长,不负众望,为更好地推动当地少儿书法普及教育提供正能量。

3.开拓创新,打造地方文化活动品牌。创新必须开拓新思路、寻求新方法,书法的创新发展主要是技艺创新和工作创新。现在城乡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提高了,展览不仅仅是为了展览,书法创作应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力求新意,活动要有创意,这样的展览群众看了才会满意。因此,书法作者要潜心学习研究并吸收传统书法艺术精髓,在创作上努力做到承古创新、形意双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可在每年搞一到两次群众书法比赛或展览活动,并使之常态化,要鼓励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参加活动,这样既可以发现新人,又可以出新作品,为大众书法发展创造新的活力与前景。同时,要善于学习与借鉴外地经验,充分利用嘉善元代画家吴镇的名人效应和古镇西塘的文化优势,组织举办若干具规模、上档次、有影响的全国性书法大赛、展览活动,使嘉善的书法艺术得以良好的传承,进而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

【相关阅读】

书法教育须思危又思贤

书法教育不是培养“写字匠手”

书协:传承比申遗重要 别让书法教育“溜边走”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