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的言说——傅文俊的摄影 2013-02-05 10:48: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王林 王文娟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拆迁和工厂废弃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历史记忆的挽留,成为许多摄影家趋之若鹜的题材。

幻化No.1收藏级艺术微喷     110cmx140cm   2009-2011

幻化No.1收藏级艺术微喷     110cmx140cm   2009-2011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拆迁和工厂废弃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历史记忆的挽留,成为许多摄影家趋之若鹜的题材。问题不在于你拍下了多少纪实性的老照片,作为一个艺术家,关键在于你如何通过独特的摄影观念——摄制方法、技术处理及展示手段,从集体认知的审美惯性中摆脱出来,把个体的、具体的、真实的感受加以呈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只有从既成和既定的群体意识中退场,才能使个人的创造力突破惯性意识形态而真正出场。没有对意识形态操控的去蔽,审美自我的精神澄明是不可能在场的。当代艺术的创作活力来自面对问题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傅文俊摄影作品通过纪实退隐的技术处理,努力形成自己重绘历史现场的艺术方法,其探索是富有成果也是富有启发性的。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技术性的形式化处理仍然有一个如何对待审美惯性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崇高与毁灭、美好与破坏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生存在矛盾的真实和真实的矛盾之中,不能因形式美化的习惯势力和权力要求而放弃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因此,对艺术现场而言,傅文俊作品的“退场”不过是以退为进。

傅文俊用医学临床的造影技术,结合电脑合成制作,做了一系列他称之为“无界”的摄影作品。其视觉效果是令人震撼的:不独是虚幻线形和实体形象的强烈对比,更重要的是,现代造影和传统造像之间异乎寻常的并置。这种组合或取单色负片效果,或于饱满色彩中显现影痕,加上人体颅骨本身给人的惊悚感,其轮廓单纯、形象复杂、肌理丰富的画面,的确显得怪诞而又诡秘。

中国佛教信仰的世俗性值得研究,但即便是最实用的中国信徒,也得去面对问题。死亡恐惧不仅是产生宗教的心理基础,而且产生了原始人类对于另一世界的想象力——比如佛教造像的历史就不期而至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重要部分。运用此类形象作为创作资源,以个人选择、组合及后期处理的方式,去重新触及不能回避的终极问题,是傅文俊对当代消费文化和享乐主义风尚的反拨。人活在世上,也许只有意识到生之为生不过是向死而生的时候,人生才会去追求意义,艺术也才会有所价值。

——王林

在城市化进程之前,各个地方的建筑以民居为特征,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民居特色的建筑逐渐消失在单一化和标准化的建筑格局里。这些民居建筑的消失意味着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传统意义上的邻里关系变成了现代建筑中人与人的互不相识和毫不信任。新的关系的形成不能有效的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城市化进程摧毁了本土的人文生态,人们越来越怀念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关怀。然而现代化建筑已经规范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城市以标志性建筑和雕塑的替代了民居风格的建筑的功能,城市和地区之间越来越趋向于雷同。除了自然生态和自然气候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天然差异之外,其他方面的差异显得越来越模糊。傅文俊耗费几年的时间,走街串巷收集散落在城市边缘的那些濒临拆迁的吊脚楼,用镜头记录了它们风韵犹存的倩影。与其他拍摄人文风情的摄影家不同的是,他根据史料对这些零散的建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复原,将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修复成了《街坊邻居—人文生态的文献》这幅历史画面。

——王文娟

【相关阅读】

傅文俊:摄影不再是简单的图像,而是历史的见证者

傅文俊:图腾之说 ——新作创作自述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