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淳:期待真正的王羲之大展 2013-02-25 10:38:4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顾村言
富田淳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王羲之”特展的策展人,对于此次特展的策展缘起,他在东京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访谈时坦言,最初是想把中国、日本、美国的王羲之双钩唐摹本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但后来发现有相当难度,才退而求其次举办了这一展览,但他仍然期待一个真正的王羲之大展。

本想集中所有存世的双钩唐摹本

记者:《妹至帖》早在1973年就发现了,2006年也曾随“中日书法珍品展”在沪展出,后在香港以2000多万元的估价拍卖,但却没能拍出,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富田淳:我也不太清楚。

记者:是不是反映了目前收藏界对私藏王羲之摹本的谨慎心理?

富田淳:我听说前几年在中国拍卖界,另一个摹本《平安帖》拍了不少。

记者:那件摹本具体是什么时代好像在中国国内更有争议,有宋代说也有明代说,虽然公布的拍卖成交价不少,但当时是中国艺术品价格高峰期,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作为这一特展的策展人,想请你再谈谈“书圣·王羲之”特展的布展情况?

富田淳:主要是唐摹宋拓的王羲之书迹,目前存世的真正的王羲之唐摹本只有十多本,台北故宫藏的《快雪时晴帖》、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上虞帖》、北京故宫所藏《兰亭序(冯承素摹本)》等,这次有五件唐摹本,除日本所的藏《丧乱得示二谢帖》,还有《孔侍中帖》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行穰帖》,另外就是《妹至帖》与《大报帖》,其他还有不少宋拓本,第二部分为各种版本《兰亭序》,比如定武本兰亭,我喜欢董其昌的说法——“兰亭无下拓”,其实很多碑帖在上海北京都展过的;第三章是王羲之书法的影响,从智永、米芾一直到赵之谦吴昌硕等。

记者:除了王羲之的各种摹本,你认为这次展览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富田淳: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也是日本个人所藏。这个你必须看,是墨迹本,真迹!来自日本个人收藏。

记者:好的,一定要去细细地看。另外,我想问整个展览筹备了多少时间?

富田淳:筹备了四五年时间。

记者:都是你在负责吗?

富田淳:主要是我。

记者:最初的策展思路是什么?

富田淳:这次我们从日本收藏中国书法名迹碑帖的博物馆如书道博物馆也借了不少作品。关于《兰亭序》的展览以前在中日都做过,但却没做过关于王羲之的专题展览。

记者:以前在日本从没做过?

富田淳:我所知道的是从来没有。

记者:似乎中国也没有做过关于王羲之的专题大展,就王羲之唐摹本而言,就收藏在各地,如果实现与海峡两岸的故宫、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的合作,办一个真正的“王羲之大展”,并在中日巡展,也许更值得期待,以前有过这样的想法?

富田淳:以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后来感觉很难的。

记者:我感觉东京与上海合作应当问题不是太大,你们之前也合作了“中日书法珍品展”。但台北故宫方面似乎一直存在不少问题。

富田淳:我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把中国、美国、日本的王羲之唐摹本集中起来做一个大展,我很希望!其实这也是这次东京“书圣·王羲之”特展最初的缘起——就是把各个地方的王羲之双钩摹本集中在一起,包括两岸故宫。台北故宫今年会第一次把作品借到日本,之前我们的东西给过台北,但他们的东西还没来过日本。

记者:北京故宫与上海博物馆都有不少珍品到台北故宫展出过,但台北故宫的珍品到大陆来似乎还有不少障碍,是很让人费解。

富田淳:所以我们办“书圣·王羲之”特展就是发现了不少困难。

记者:所以后来就退而求其次?

富田淳:是的,可以这样说。

记者:王羲之书法是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的,无论是日本古代的“三笔”还是“三迹”,都可以看出王羲之的巨大影响,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富田淳:比如《大报帖》与小野道风有关,你看小野道风的字,受王的字影响太深,他那么认真地临《圣教序》,他们都是认真学习王字的,是敬畏。历史上他们都佩服中国的文化,一直认真学习。

记者:那么现在王羲之书法对日本书法界的影响怎么样?

富田淳:日本人练字一定是从王字开始,所有的中学书法课都是从王字开始——这个影响太大了!

记者:有没有想到把这个展览带到中国?

富田淳:我觉得这个特展如果到中国那是非常好的,可以加上中国收藏的双钩摹本。不管政治如何,中日文化交流还是一直需要的。

【编辑:田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