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今栋在画山水画
王今栋家在京郊一片幽静处。这是一个独门小院。落地窗很大,初春的暖阳一片片洒进屋里,照在书桌上。窗外的丁香和蔷薇早已落尽繁华,唯有翠竹绕墙而立,随风细语。外面的世界很喧嚣,不远的市区仍旧车水马龙。匆忙的生活里,谁也不会知道,王今栋刚刚离开了这个世界。谁也不会记起,2012年的炎夏,80岁的王今栋在这间屋里,在这张桌前挥汗如雨。他用48小时,创作出10幅记录“7·21”北京特大自然灾害的那些无名英雄的连环画,发表在《北京日报》8月3日第8版“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文艺作品选登”专版上,题为“大德之行 点滴皆爱——‘7·21’无名者剪影”。每一笔,每一画都那样认真。他说:好人好事要画好。
他是文艺工作者,率先推动河南民间美术走向世界;他是雕塑家,奠定了河南城市雕塑的基石;他是画家,开当代北地水墨山水画之先河。从艺六十载,翻越人生三重山。
1.打开民间美术宝库
走进王今栋家,满眼是宝。那些随处可见的瓶瓶罐罐。有几十年来自家人创作的雕塑作品,有四处搜集来的皮影、年画。墙上是别开生面的水墨山水,手边是憨厚可爱的民间泥人、布老虎。有这些宝贝相伴,即使足不出户,也趣味盎然。抬头可以观赏,低头可以把玩,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之音,而是俯拾皆是的生活乐趣,质朴动人。倘若听王今栋讲起这每件东西背后的故事,恐怕要几日几夜了。这对汉代陶杯是女儿小时候偶然得来的,那几块“面具”一样的造型是儿子从龙门石雕上复制回来的……
王今栋家是一座民间工艺品的宝库。泥玩具、年画、皮影、布艺、刺绣、剪纸,这些在河南百姓的生活中再寻常不过了。在田间,炕头,在庙会大大小小的摊位上,王今栋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
王今栋认为,直到今天,我们仍没有充分重视河南这片沃土中无处不在的灿烂悠久的民间文化。淮阳“人面猴”的形象源自《山海经》中记载女娲抟泥造人的传说,朱仙镇版画在北宋时期已经享誉全国,北宋时的河南开封是全国的皮影演艺中心,龙门石窟的文物价值不低于敦煌……王今栋讲起河南民间美术的那些事儿,就是在讲一部中原文明史。然而这些散落民间的遗存,如同那些远去的记忆,被埋没在皇天后土之间。人们或熟视无睹,或将它们视作落后的、粗俗的乡土文化,弃之如敝屣。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找到王今栋,他手里有四百多件皮影急于出售。这位老人从上海找到北京,又到河南,没有哪家博物馆肯收下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王今栋却被这民间生动朴实的戏影打动了。他买下全部皮影,从此掉进民间美术的“大坑”里。每逢秋后农闲时候,农人们开始聚在灶前、炕边,捏泥人,剪窗花,做刺绣,绘彩陶。王今栋常常住在农人家,参观他们的创作,听他们讲起这些传家手艺里的传说。民间美术形象直观,造型朴实,色彩艳丽,人们往往通过它表达欢乐吉祥的美好愿望,也赋予它无尽的想象。千百年来,城头变幻霸王旗,王朝的宫殿庙宇早已土崩瓦解,而这些民间手艺依然代代相传。王今栋被这鲜活的生命力深深感染了。他搜集、走访、研究,甚至著书立说,一干便是十年。
河南乡下的老艺人们,至今想起几十年未见的老友王今栋,还会落下泪来。是他让中原民间美术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也是他,让这些祖祖辈辈未走出村头的农民艺人来到高等艺术殿堂,迎接世界的目光。
1984年春节期间,当时在河南群众艺术馆工作的王今栋,亲自组织策划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办规模巨大的河南省民间美术展,将河南省各地民间艺人的两千余件传统艺术品摆满了三个展厅,内容涵盖年画、皮影、剪纸、陶瓷、刺绣、石器、玉器、泥偶、木偶、布老虎、面花、汉画像拓片等,展会持续一个月。王今栋的夫人李湘生至今还记得那时的热闹场景:为了烘托气氛,他们专门请人创作了一对高达四米的门神年画,挂在展厅门侧,分外抢眼。展会第一天,门神年画就被一位外国观众盯上了,开高价要买。展会里一个直径80厘米的月饼,让人惊叹,这在当时也许是世界之最。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侨,看到展出的土布勾起浓浓的乡情,他一定要买些带去国外,以解思乡之苦。
这是河南民间美术第一次集体亮相,是我国首次民间美术在北京举办的大展。展览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不久,王今栋又组织了十位河南民间艺人进京现场表演泥玩具制作。同样一个泥猴或泥人,在艺人们手下各有各的面貌。他们没见过猴子和老虎,手中幻化出来的形象全凭想象,或憨厚,或喜庆,那分明是他们心里的愿望。虽不讲究比例,不约束用色,兴之所至,自有妙趣。从未离开过黄土地的民间艺人们来到艺术的高等殿堂亮相,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朱雀艺术宫、北京玩具协会,众人围观,交口称赞。一时间,艺人们紧张得不知怎样言语。30年后,我们在王今栋家厚厚的相册里看到那些历史的瞬间:艺人们专注地创作,美术学院学生们翘首围观。这张是小朋友们做成一排吹起民间艺人创作的泥泥狗,那张是年迈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前来观看……
民间艺人们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说。之后,河南皮影被带去法国交流,日本与中国合拍《话说黄河》,组织了四万件泥玩具出口日本,河南民间美术进一步走向世界。过去一分钱两个的泥猴,现在能卖出成千上万的高价,老艺人们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今栋的儿子王虎说:“父亲是在不自觉中开始了民间美术的收集、整理工作。他把这些自生自灭的民间艺术和不为人知的民间艺人展现到人们面前,让它们光彩照人。父亲从不说自己的苦,十年的辛苦,为民间美术开出一条生路。”
鉴于王今栋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开拓之功,1988年,文化部授予王今栋“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
2.开拓城市雕塑之路
埋头河南民间美术十年,似乎连王今栋自己都忘记了他的老本行是西洋雕塑。当他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从天子脚下的京城来到穷乡僻壤的河南那一年,他是当时河南省惟一的雕塑专业人才。那时偌大的中国没有多少人知道雕塑是什么。在老百姓的眼中,那或许是龙门石窟上的奇思妙想吧,跟他们的日子有什么关系呢。
1985年初,王今栋又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组织创建河南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在此之前,他已经开始了领风气之先的创作。1981年创作的“牡丹仙子”城市雕塑至今在洛阳牡丹园中亭亭玉立。那时人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城市雕塑,常见的只有伟人毛泽东迎风而立的身影,王今栋已经开始摸索前行。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只有北京、广州、上海三地成立了专业雕塑组织。王今栋的尝试,是从零开始的。河南省雕塑艺术创作室成立之初,只有7个人,4万元钱。他们在租来的6间平房里开工了。
城市雕塑不像泥玩具,可以信手拈来。每座雕塑都是一个考验智力和体力的大工程。《愚公移山》组雕,如今仍矗立在河南省西北部王屋山上。这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在群山之上,愚公扛着锄头,昂首阔步在前,他的儿女子孙,或扛锄头,或背竹篓紧随其后。他们齐心协力,背靠松柏,头顶苍天,历史的画卷在这里定格,供后人瞻仰。雕像高十几米,仅仅一个头像就比人高。在那6间平房的创作室里,王今栋和他的同事们要先设计模型,再分解成几十块分别制作,然后打包,租车运到工地,再用吊车一块块组装起来。要保证设计比例合理,组装没有偏差,需要一丝不苟的劳作。王今栋家的相册里至今还珍藏着记录雕塑组装场景的照片。《愚公移山》组雕整个创作耗时一年,仅仅组装就需要一个多月。
王今栋创作的城市雕塑都是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虽然他艺术的根底是西洋雕塑,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是西欧和苏联雕塑,但是生长在北京,看惯了天坛的祈年殿,听熟了张君秋的《玉堂春》,王今栋情感的底色是中国传统艺术。他认为,西方的抽象艺术不能照搬过来,中国的城市雕塑,应该是大众能看懂的艺术。接下来的岁月中,王今栋带领创作室的同仁们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城市雕塑。其中,1984年创作的雕塑《冬天的阳光》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及海峡两岸邀请展;1989年创作的《黄河谣》《豫的传说》参加河南省“黄河流经这片土地”美展,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1989年雕塑《豫的传说》、浮雕《书之路》参加河南省第七届美展,均获三等奖;1990年创作雕塑《沙窝-焦裕禄》参加建党七十周年河南省美展,获荣誉奖。
回首这些成果,王今栋甚至没有提到自己:“任何一种艺术门类,从事的人多了,时间长了,作品多了,就形成了‘道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河南雕塑艺术也开创了一条道路,中州河南自古就是文化艺术十分发达的地域,古代雕塑在商、汉、魏、唐、宋曾是辉赫的时代,但自宋以后逐渐衰退,近百年几乎路断人稀,无路可寻。十多年前,在河南有一群热心雕塑事业的中青年,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敢字当头、勇于负重,自甘在泥土中吃苦,寻找出了已经隔断了几百年的雕塑之路。”
王今栋开创河南省雕塑艺术创作室,在全国范围内,领风气之先。为此,1985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来河南“取经”。王今栋借此机会将河南古代雕塑介绍给全国的雕塑界同仁。当同仁们亲眼看到龙门石窟的时候,震惊了。王今栋借机联合这些专家共同呼吁,把许多长年累月置于日晒雨淋下的古代雕塑精品、汉画像石收藏到馆厅之内,得以保护。
河南省曾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是历史上的文化大省。近代以来,河南当地用力于农业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开掘。改革开放之初,王今栋大胆尝试用城市雕塑提升河南的城市文化,对于当时刚从政治禁锢中挣脱出来的人们来说,他无疑是一件当时许多人还不敢想、不敢做的大事。雕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年轮”,王今栋贯通古今,用写意手法,传神地表达出当地文化的精魂。他的作品《大禹治水》雕塑至今立在郑州黄河大桥桥头,俯视着滚滚黄河东逝水。中原人民不屈不挠的气魄如同年轮一样,铭刻在这片土地上。
3.引领北地山水之风
30年一觉河南梦。1992年,王今栋退休,回到久别的故乡北京定居。乡音已改,双鬓斑白。雕塑,为一城;拯救民间美术,为一国。如果说一去河南30年是为公,退休的时间可以还给自己了。
“退休之后,远居郊外,往来稀少,翻看早年速写,万趣融其神心,重回画中山水之间,独步无人之境,于是重拾画笔,披图幽对,山林泉溪,渐入佳境。本来想学画山水意为玩味,谁知功之愈深,求之愈高,欲罢不能。早起品茶变成笔墨操弄,闲书便览变成研读画家传记和画论。”寄情山水的休闲变成了欲罢不能的苦练与钻研,或许如王今栋的老邻居所言,王先生做事太认真,休闲都来不得敷衍。又或许是中国的水墨山水自有一片天地,让人不自觉着了迷。他常常晚上睡之前就在案上铺好纸,早上起来不洗脸不刷牙先画画,一画就是一天。
在女儿王苗看来,父亲把画山水作为他晚年尚要再攀的一座高山。“伴着父亲的画我已人到中年,父亲的山水也愈加醇厚丰美。看似轻松如意的笔墨间融润着数千幅速写的积淀,绝不雷同的构图中闪耀着踏遍万里河山的历程。画前细细端详,画中的意味如茶中初苦而悠久的甜意绵长,似古琴中回转着空寂古朴的隽永。任那电话声一阵阵躁响,任那灶火上的饭焦干味糊,此时,他听不见也闻不着,世间俗事凡尘早已退去。在那狭长明亮的画室,窗外的丁香映出淡淡的花影,素白的宣纸渐渐显出了山石杂树,荒蛮迷人的景色像山间淳美的山泉,随着笔尖从心中汩汩流出,饱含着丰富营养的酵母,孕出了至纯至洁的山水境界,这时的父亲,俨然飘飘一画仙也。”
这是王今栋一个人的神游,一个人的大山大水。“挥毫对于父亲从来都不是痛苦的事,而是惬意的舒适和放松,是休息和消遣,是梦笔神游时的神情放纵。我从来都不会看到影视剧中那样的画家形象:抽了一百支烟,狠狠地把烟蒂碾在脚下,浑身墨迹,痛苦地抓乱自己的头发思索发呆,然后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而我也从未见过他用奇形怪状的画笔,用手指或手掌去沾墨,用大拖布或借助酒力发疯癫狂。他平淡儒雅如唐宋间的文人风度,只需笔与墨,饱蘸着水分和意念,千万种变化、千万种思绪,为自己画,为自己看,无须任何哗众取宠的招数。”
或许他是在书房里用画笔丈量世界,又或许是在素纸之上遥望河南。“我画山水也去过几个名山大川,但画来画去,总离不开我最熟悉的河南大山面貌。自2003年,我开始画《河南十大山》,我在河南30多年遍游河南大山幽谷,深识河南山水,胸襟澄浩,拜山为师,如今又盘亘30年后,虽身居京华,但山水画中仍在河南山水之间,深感河南山水林木之乐,怎能忘记河南开蒙山水之所供养?自2003年执笔,画出《河南十大山》,以解甘老山林赤诚之心。”
画到入境时,一山一水一世界。1959年到郑州艺术学院任教,居所门前有一个小水塘,成了后来心中挥之不去的“依稀梦”。“初到河南,感觉郑州农村的乡间平淡生活十分新鲜,每天除了上课,都带着速写夹在学校周围画速写:老农种地的、喝茶聊天的、秋收打场的、锯树的、骑车在酒亭喝酒的,画得最多的是乡间小树林、小河塘、农舍小景,自然而新鲜。”多年积攒的数千幅速写成了他创作山水画的素材。
记得有一晚在池塘的小船上醒来,“感觉如同躺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上,三天三夜躺在船上仰面看着碧蓝的天空或星夜,草木清香,河水湿润,游船缓慢地漂流无尽无休,寂静的大自然日落日出,依稀梦中的‘世外桃源’终生不忘! 但是后来,郑州郊区修了高速路,盖了新楼房,艺术学院解散了,只留下我画的速写和抹不掉的‘依稀梦’,现在成了我画山水画最美好的回味。”
时隔50年,王今栋画出一组写意山水《依稀梦》。他在画上写道:
其一:此景最平常,岸边小溪旁,林前小土冈,坡下小河塘,水涨可通航,仰面躺船上,依稀梦故乡。
其二:此景最平常,平原小村庄,密林长成行,绿色又清香,村边小河塘,打鱼又通航,仰面躺船上,依稀梦故乡。
……
其六:此景最平常,郊外小村庄,太阳落山岗,傍晚云雾霜,塘水闪光亮,村民下工忙,小狗叫汪汪,全家喝面汤,抽袋旱烟香,卧床拉家常,天黑灯不掌,依稀入梦乡。
转眼,退休后两个10年弹指而过,王今栋一不留神画出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山水手札,堆满屋子,还写下了80万字的《山水画笔记》。
中国山水画,自南宋以来,陷入南方阴柔的烟雨之中,北方山水的壮阔之气经久渐失。王今栋继承了唐五代两宋的北派山水画传统,风格雄浑刚健,恢宏博大,其最大特点是追求“自然状态的山水之美”。他的山水画只有山水、树木,没有高士,没有小桥、茅亭、孤舟,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甚至连鸟都没有。他喜爱画杂树,那些无名的树层层叠叠,在荒蛮的山水间疯长,力透纸背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命力,层层叠叠的山石透出雕塑般的阳刚之美。传统山水画多重写意,他笔下的北国山河却追求写实般的精准。这种对传统山水画领域的我行我素,开拓出一种个性鲜明的画风。如同一处人烟罕至的险峰,这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风景。李可染的学生张仁芝感慨:“今栋的杂树画得这么随意,却又这么生动。”原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威惊讶地说:“人们都以为山水画已走到了穷途末路,再没什么可画的了,没想到你又画出这么多不一样的山水。”
回首过往,王今栋在人生路上与速写、雕塑、山水画一一相遇,他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融化在自己的生命中。他一直记得朋友高峰先生的话:人的一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多积柴禾慢烧火,进与退都是可以转化的。
王今栋
1932年生于北京。1950年从事连环画创作,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工作,先后在郑州艺术学院、开封师院艺术系任教。后在河南省博物馆、省美展办公室、省群艺馆工作。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