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掌舵2013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2013-03-13 09:05:13 来源:京华时报
中央美院副教授王春辰成为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消息公布后,王春辰选择的7位艺术家在艺术界引起了争议,这7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呈现出怎么样的一个展览仍是个谜。

策展人王春辰

策展人王春辰

中央美院副教授王春辰成为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消息公布后,王春辰选择的7位艺术家在艺术界引起了争议,这7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呈现出怎么样的一个展览仍是个谜。王春辰2月28日接受专访时透露了展览方案的细节,他表示,此次展览对艺术家的选择是从策展主题“变位”出发,选择的参展作品反映了当下社会“变化”的过程。

策展方案

以“变位”契合双年展主题

2月22日,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确定为王春辰,他的策展主题是“变位”。在消息公布后,王春辰立刻“红”了,22日当天,王春辰就接受了两次采访,之后采访和邀约不断。

“我是在春节前知道这个消息,方案自获得批准后,修改的只是安全方面的细节。”王春辰说。这个方案是王春辰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做出来的,为了让方案更立体,他特意制作了三维视频,让方案有更立体的呈现。由于是第一次提交威尼斯双年展的方案,王春辰在制作方案时很轻松,但是,接到入选电话后,他反而紧张了。“如果不是我入选,我还轻松些;方案确定了,就是一种压力,一定要做好。但我不是要做一个特别夸张、激烈的展览。”王春辰说。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百科宫殿”,王春辰认为,他将中国馆的展览定为“变位”是非常契合的。“百科宫殿”讲的是人类的视觉变化,“变位”与其形成很好的呼应,参展作品反映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未必要选择知名艺术家,展览更希望呈现的是空间的组合,恰恰在威尼斯这样的一个百科宫殿,讲的是变化过程。变位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这正是现在所处时代的特征。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是对社会状态的反馈,作品之间的关系和背后反映的故事本身呈现的就是一种变化。”王春辰说。

选择标准

用作品反映当下中国生态

艺术家是展览的主体,此次参展的7位艺术家分别是何云昌、胡曜麟、缪晓春、舒勇、童红生、王庆松和张小涛。除了缪晓春和张小涛,其他5位有的属于具有争议的艺术家,有的则属于“新面孔”,因此艺术圈对参展艺术家争议不断。王春辰回应,艺术特别强调创造,“变位”正是希望发现这种创造,也是基于此选择这7位艺术家。之所以没有选择目前市场好的艺术家,王春辰认为,艺术价值比市场价格更重要。“这些艺术家作为当今的社会状态,不是展示最高的艺术水准,而是展示我们的生态,生态是多样的,他们象征性地反映了中国的生态,现在的中国需要新的艺术。”王春辰说。

缪晓春和张小涛的参展作品延续了之前“变”的主题,比如缪晓春的作品是将美术史上著名的作品和传说用数字方式展现出来,张小涛则延续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当今社会急剧变化的状态。他们两人的参展作品都是在其标志性的艺术语言中衍生出的新作品。

何云昌此前做得更多的是行为艺术,此次何云昌的参展作品《威尼斯的海水》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作品以水杯为工具,观众用自己随身的东西做交换,水杯可以带走。王春辰认为邀请何云昌参加展览的过程就是艺术,何云昌从之前的个人行为艺术家变成社会行为艺术家,这正是一种转变。“水杯作为交换、交流的工具,因为发生在威尼斯,这个交流的过程有了历史的痕迹和印记,所有拿到那个水瓶的人都会很郑重地把它当做艺术品。”除了何云昌,另外一位备受争议的艺术家是舒勇。王春辰表示,此次参展作品会比较温和,但是依然和当今的社会有关。据了解,互动性是舒勇参展作品《古歌砖》的特征,希望带着中国人的当下文化特征出现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现在正在征集作品的基本素材。其他几位参展的艺术家在当下的艺术舞台中并不显得活跃,但是作品均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如胡曜麟的大型建筑装置,该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历史的变迁。

展览场地

现场营造一步一惊喜

中国从2005年起以国家馆的方式加入威尼斯双年展,因为地点在油库,场馆内四十余个油罐为布展出了很大难题。今年,油罐将被拆除,600多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只留下一个油罐,加上外面的花园草坪,共有800多平方米的空间供王春辰运筹帷幄,而至今他都没有到现场看过。王春辰都是通过三维图去做方案,油罐搬走后,他的方案又要重新做。王春辰觉得如何将7个人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最重要,这就要充分与空间结合,让作品和空间产生关系,营造一步一惊喜。

目前所有工作已准备就绪,王春辰将于5月份启程展开他的首次威尼斯之旅。

现状评析

3天做出的展览是快餐

王春辰从2008年开始做展览,成为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为他打开了一条通向国际最高艺术舞台的通道。在接到策展的工作后,外界给了王春辰很大压力,他反而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展览我一直在做,但以前都是一次做一个展览,这次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做连续性的展览。”这次,王春辰在策划中国馆期间也构思了完整的五年展览计划,他将展览总名定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心灵史”,第一个展览名为“再访中国(RE-CHINA:As aCulturalConcept)”。

纵观目前国内的展览,王春辰认为展览很多,但很多展览目的不明确。“画廊组织展览是有商业目的的,但是很多好的画廊也是有学术的,而且很多好艺术家都是被画廊发现的,而美术馆在发现新艺术家方面相对滞后,但是现在也开始重视这一部分。不管是画廊还是美术馆,如果只有展出、没有研究,这是不行的。”王春辰提起做展览总是表现出异常的认真,他认为展览不是快餐,3天做出的展览肯定不行,好的展览要细致、充分,好的展览也可以成为研究艺术的方式。

记者手记

从容应对双年展考验

威尼斯是镀金场,同时也是考场,去那里的人不仅要受到全世界的考验,更重要的是要受中国艺术圈的考验。王春辰在接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任命后显得很从容,他现在每天在办公室工作、接受采访,在记者和他见面前,他还在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温文尔雅的王春辰很喜欢说谢谢,因为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他的办公室内放了很多书,有他做研究的,也有他自己做的展览画册。办公桌上的保鲜盒里放着一个洗好了的柿子,看来王春辰也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人。

【相关阅读】

王春辰讲座:艺术的民主与图像的政治

【99专访】王春辰:青年艺术家应警惕模式固化

王春辰专访:对威尼斯中国馆的批评是好事

【编辑:文凌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