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间的艺术,雕刻中的人生——俞开明的创作之路 2013-03-20 15:45:04 来源:海峡健康导报 作者:张晓琳
人生是门艺术,有人用文字书写,有人用笔墨耕耘,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则是表现生活理念的不二选择。木雕作为一项民间工艺,从战国时期简单的雕花刻纹技法,到如今百家争鸣,各种雕刻工艺融会贯通,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俞开明作《思前想后》人物摆件 黄杨木

人物名片:俞开明 1952年生,福建福州市人。1976年进入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1989年辞职转而学习木雕至今。1986年漆画作品《四大美人》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2001年木雕作品《戒尺在手,心里不愁》获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博览会铜奖,2002年木雕作品《呆若木鸡》、《僧人趣事》、《滥竽充数》、《计上心头》等一系列作品均刊登在台湾艺术杂志《典藏》上。

人生是门艺术,有人用文字书写,有人用笔墨耕耘,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则是表现生活理念的不二选择。木雕作为一项民间工艺,从战国时期简单的雕花刻纹技法,到如今百家争鸣,各种雕刻工艺融会贯通,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凝聚了数代艺术家毕生的心血,使得雕刻技法不断推陈出新,走向成熟。当今的木雕界,在发扬传统工艺的同时,艺术家们更加注重贴近生活、改良创新,福建木雕家俞开明,便是其中一位用木雕表现“人间欢喜”的艺术能手。

家学深厚 师承一脉

俞开明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自祖辈始便有不少长者从事木雕行业。父亲俞运斌,50年代中期被评为福州市名艺人,80年代他别出心裁以黄杨木仿制“天然疤”新品种,后与雕刻机修工人一起改良了车坯刀和修光刀,为木雕行业的技术革新做出了卓越贡献。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有这样的家学背景,俞开明最初却没有“子承父业”。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家学的熏陶对其艺术素养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6年,俞开明被分配到脱胎漆器厂。那时候的象牙是热销货,象牙雕刻成了许多年轻艺人趋之若鹜的行当,漆器和木雕还属于待兴阶段。俞开明并没有随大流,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摸索,掌握了制作脱胎漆器的精髓,在1986年凭借漆画《四大美人》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创作设计贰等奖,打响了自己在艺术界的名声。在外人眼里,俞开明将会走上和父辈不一样的艺术领域。可在俞开明眼里,漆器和木雕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追求艺术造诣上的浑然天成、匠心独运。而在他的心里,童年父亲凿胚修光的景象和木雕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曾抹灭。

1987年,俞开明经过再三考虑,辞去了脱胎漆器厂的工作,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木雕。此时的俞开明已过而立之年,在漆器行业也算小有成就,放弃铁饭碗重新进入一门艺术版块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俞开明还是义无返顾地离开了原本的岗位,潜心学习木雕。从小形成的美学理念和之前从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给俞开明的木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熟练地掌握木雕的基本技艺之后,俞开明摆脱了最初的追摹传统的阶段,运用之前漆艺制作中的理念,将书中的平面模型转化成脑海中立体的模型,将一块块凹凸嶙峋的木头雕琢出人的神态或者物的气韵。2001年,俞开明的木雕作品《戒尺在手,心里不愁》获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博览会铜奖。随后,其作品登上各大艺术品鉴期刊。2012年,俞开明又以《嵇康抚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实践证明,其秉承的艺术理念和从父辈传承下来的专业素质,在其创作的木雕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俞开明作《忍俊不禁》人物摆件 黄杨木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随着工艺美术的发展,艺术已经卸下了高不可攀的面具,与生活接轨,与市场同步。艺术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走进生活的同时,也在生活中取得了用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一些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艺术保持在高雅层面的同时,又带有生活的气息。

有着优越的教育背景的俞开明,在艺术上有严苛的追求,反对单纯地停留在工艺层面,又讲究高端艺术和生活趣味甚至市井气息的结合。他学习古风却不拘泥于旧法,作品题材丰富多样,但重心还是放在人物雕刻上。俞开明的木雕人物摆件涵盖人群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从市井小民到知识分子、士大夫,都成为他雕琢的对象;从散步到抽烟、打鼾,各种形象在他的刻刀下皆栩栩如生。这些形象有些来源于书中人物的变形,但更多的还是从生活中截取的片段和灵感。

【推荐阅读】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杨传烈

象牙雕刻的艺术世界

象牙雕刻的鉴赏与收藏(图)

陶瓷能否做雕刻材质引关注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