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罗敏:艺术是希望的最高形式 2013-03-20 17:37:47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潘罗敏
当代艺术时常模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有时完全不符合观者对艺术原有的期望。我们必须承认20世纪60年代初架上绘画不得不退出主流艺术的世界舞台,而作为边缘艺术存在。

当代艺术时常模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有时完全不符合观者对艺术原有的期望。我们必须承认20世纪60年代初架上绘画不得不退出主流艺术的世界舞台,而作为边缘艺术存在。绝大多架上艺术家肯定会反驳这一观点,与此同时一部分架上艺术家则开始了新的思考。他们不再以寻找绘画的个体形式语言来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里希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苏联给中国油画留下的烙印直到现在还没有消解,大部分架上艺术家还在以个人风格创立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们没有抛开传统和过去,像劳特累克一样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其实也把自己隔离在当代艺术之外。架上艺术有着不言而喻的强大传统,而再以过去的面貌面对当下显的有点远古,所以我以为,绘画背负着传统的同时面对当下境遇,意属当代艺术中最困难。

在传统的话语体系中,边缘的并不是来自于自身群体真实的文化和感受,而是主流文化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而构建起来的,因此这个群体处于一种被扭曲或忽视的状态。艺术家究竟在追寻什么呢?在城市边缘的慌乱中我们是否很刻意?艺术家南·格尔丁用自己的相机介入被主流社会忽视的亚文化群体,试图去揭示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在一次采访中,格尔丁说到了自己拍摄的目的,她说:“拍摄这些照片的第一个理由是告诉人物我自己的生活。这出自于我想告诉人们我现在的、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欲望。而且,通过发表并公开作品的方式,我自己也从中获得了更大的力量。电视提供的图像、好莱坞的电影中所描述的大众的现实生活,看上去好像是人们的真实状态,倒不如说,结果使人们对生活抱有错误的期待。音乐也是一样,歌词非常感伤浪漫,但是将此作为现实而深信不疑的话,生活不顺利的时候所感受到的挫折感就会更大。在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包括性在内的各种要素作为实际体验是怎么回事是很明白的事。我认为打破大众文化强加于人的幻想神话是很重要的事情。”南·格尔丁站在一个边缘文化群体的立场上,用自己的作品来讲述自己以及所处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而使得这一群体获得了发言的机会。艺术家所找寻的心灵空间,是艺术家主观意识里的永远和个体的艺术信念。这种心灵高地是一种让艺术家活得有希望的心灵抚慰,那么对这种边缘文化和边缘人群的表达便是我寻找人类内心欲望的一个支点。心灵空间是精神的,精乃万物之精华,神乃万物之根本。所谓精神是指事物本身以及事物之间关系所反映出来的客观存在。在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城市里,也正是因为具有了艺术家才有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精神。

我想简单阐述劳特累克、里希特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创作意图,来指明不同时期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和理想。逃离传统不代表和传统决裂,我们可以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当代架上艺术家更应该清醒地把持好传统和当代的各种界限。

19世纪80年代劳特累克在巴黎城郊蒙马特的红磨坊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艺术道路。劳特累克用自己个人的表现方式来描绘这个世界,他开创了“劳特累克式”的架上油画。劳特累克进入了红磨坊这种边缘群体来进行艺术创作,边缘群体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因为某种特殊人群的出现同时也是对主流社会病态的征兆。这种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是我这个时期创作的主要题材。劳特累克的画面中出现了大量的平面色块,这也是劳特累克和我作品构成元素的某种联系之一。

20世纪60年代当代油画创作已经抛离了油画“写”的特点,油画画面展现了更多的“制作感”。比如,油画创作中平面性的大量运用和笔触的模糊化是当代架上油画的一个共同特点。里希特用艺术的方式来纠正世界,他心目中的艺术甚至具有一种宗教使命。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画一些写实作品、风景,或根据自己的照片或匿名的业余作者的照片画黑白肖像。1970年起,他在概念上把绘画作为主题,画一些系列画或通过通信进行创作。通过对摄影模式的启示影响他的创作,所以他说,“绘画看起来难以理解,没有逻辑,毫无意义,它揭示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它消解了标准,因为它剥夺了事物的意义和称谓。它向我们展示了多重意义和无限变化,从而否定了单一意义和观点的出现。”他认为,最好的画是那些用最美、最聪敏、最荒唐、最极端、最明显、最无法理解的方法描绘出来的作品。里希特的“照相现实性模糊的绘画”给当代油画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我看来更多的汇聚在绘画思想方面。一种由于对绘画的深度哲学思考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绘画表达方式。

在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宣言《我们的艺术意味着什么》中,吉尔伯特和乔治宣称:我们想跨越知识的壁垒,让我们的艺术直接面对人们的生活,而不是面对他们的艺术知识。我们唾弃20世纪那些不被理解的艺术。颓废的艺术家们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他们没有权利嘲笑或驳斥普通的门外汉。我们声明令人迷惑的、晦涩难懂的和玩弄形式的艺术是堕落的艺术,是对人民生活的冷酷否定。这也是吉尔伯特和乔治“艺术为大众”思想的体现。吉尔伯特与乔治认为:“艺术向善,崇尚道德。他们相信整体的轮回:鲜花与粪便。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今天的道德不会是明天的道德,性、宗教态度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部分艺术家关注边缘人群和文化,艺术家以这种主题做为和观者对话的话题。当代架上绘画不再是仅仅供人欣赏的对象,它同时成为另外一种对话方式。与此同时,架上油画同时又保留了作为绘画材料油画所具有的特质。

我从劳特累克作品的平面构成元素和作品主题,里希特的照片油画和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当代艺术思考方式中得到启发。我以一个中立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待“边缘文化”。同时我们和观者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我们深知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使命,但艺术对我们艺术家来说是希望的最高形式。

【相关阅读】

匡景鹏:当代艺术的批评理论危机与重建

林小峰:画廊经营者的素质

事实与观念——维特根斯坦哲学对艺术的启示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