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
随着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公布正式消息,确定中央美院副教授王春辰担任策展人的“变位”主题展后,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平行展也陆续浮出水面,目前已正式公布的就有4个,外界也迅速对今年平行展“组团、扎堆”现象引起热议。我们该如何定义平行展?如何评判平行展的价值?平行展和威尼斯双年展本身有哪些关系?99艺术网从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那里得到了一些解读。
平行展是多元化与开放的结果,成为双年展现场的组成部分
99艺术网:您个人如何看待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扎堆”现象?
王春辰:今年威尼斯双年展集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平行展,策展人和艺术家提前都是不知道的,但它们应该是中国的现状促成了这种现象。众所周知,威尼斯双年展在西方发展史很长,国际媒体的关注度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都很高,对于中国,从九十年代以来成为了一种“神话”,也确实缔造了中国艺术家参展以后所引发的“神话”。比如,他们在市场上被代理,而且在各大拍卖会上也拍出了很高的价位,有些成为今天所知的“明星”艺术家。
另一方面,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提交申请,经过审核后,平行展可以举办,然后自己寻找、租赁空间,这也正好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威尼斯政府和组委会也很愿意把威尼斯双年展这个品牌推广到世界。即便是国家馆,也是要付场地费的,因为场地是威尼斯政府的,所以要搞活经济。但威尼斯双年展如何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讨论。
99艺术网: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平行展?它在整个威尼斯双年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王春辰:首先从威尼斯双年展展览本身的组织和结构上来讲,有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国家馆和主题展。如果有个人、艺术团体或艺术机构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想组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或展览,都可以申请举办,使用“collateral event”标示,这就是所谓的“平行展”,它们与国家馆和主题展的运行方式不同,但也是双年展现场的丰富活动。
过去中国没有参与或者不知道威尼斯还有这样一个平台,随着国内艺术状况和市场的变化,艺术家越来越多,而在国内这种国际聚焦的展览机会基本没有或着非常少,所以艺术家有一种需求,希望能在国际上展示、交流和宣传自己,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目的。同时,这种展示也让威尼斯双年展变成了有点像中国的威尼斯双年展,今天肯定是大家热谈的事情,因为来了这么多中国艺术家,一定是话题。也许这就是中国的艺术状态,生动、多样、无拘无束、交流积极,去到威尼斯,都是来自中国的艺术,并不分什么国家馆、主题展、平行展、外围展,而这都会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中国艺术,因为艺术本身并没有平行或外围这些属性,只有艺术属性。
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如何做好在中国现场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或双年展,这才是要去真正做的,或具有根本性的问题。让中国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双年展,也让国际上的国家和艺术家也来踊跃参展,这是需要包容的文化开放才行的。这样也更加促进中国的艺术发展,我们的问题只有我们去解决。
中国馆两位不被熟识的艺术家
99艺术网:本届双年展中国馆的参展艺术家童红生和胡曜麟,这两位目前还不被大家所熟识,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王春辰:童红生八十年代末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曾参加全国青年美展并获奖,他那时的作品是艺术家当年自我形象、自我意识的表达,那种状态充分反映了当时青年人的个性,激进、反叛。后来他到国外旅游、学习、生活后,内心世界发生变化,随之他的艺术也转向了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信仰,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接触很少,所以大家并不知道。
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城市改变、传统改变、生活空间改变,从这个角度出发,胡曜麟把多年来在浙江、安徽等地收集到的古民居,增加钢结构、玻璃门窗后,通过现代的形式在北京郊区孙河的一片空地上重新修建出来。众所周知,现在我们中国正在搞城市化建设,很多老房子都被拆掉。他做这些的项目的意义,相当于用他的方式在保护残留的中国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这次邀请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原因也正是他的作品非常具有中国的社会意义。这也是超出常规的艺术范畴来看艺术的方式,我们强调从物品和作品来其意义,而非从他们的身份来言说。
【相关阅读】
【编辑:李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