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孟尝君”邵洵美与艺术家常玉 2013-03-27 10:31:25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刘晓伟
民国是知识分子心中的一个情结,它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让我们总是有着诸多怀想和艳羡。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政治的纷争并未阻碍知识分子探求真理的纯粹与热忱。

常玉《花毯上的侧卧裸女》

常玉《花毯上的侧卧裸女》

常玉《花毯上的侧卧裸女》

邵洵美

别处对画

民国是知识分子心中的一个情结,它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让我们总是有着诸多怀想和艳羡。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政治的纷争并未阻碍知识分子探求真理的纯粹与热忱。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有一个人物曾协领上海的文艺界。当时的泰戈尔访华是他出钱安排,那时的鲁迅、徐悲鸿、丁玲、郁达夫、叶浅予等也都是他的座上宾。他家世显赫,祖父为晚清名臣邵友濂,妻子的祖父是盛宣怀。他儒雅风流犹如王尔德。他极为慷慨,好客养士,犹如战国齐国的孟尝君,所以被人誉为“海上孟尝君”。此人,便是邵洵美,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风云人物。

以邵洵美为中心的英美派及外围圈子在上海不遗余力地模仿和实践着西方的社交方式——沙龙。建立起了一个包括曾朴父子办的法式沙龙真美善书店,邵自己办的金屋书店,傅彦长、张若谷、朱应鹏等人的“咖啡馆座谈”;徐仲年的“文艺茶话会”等,以杂志、出版为载体的文艺家交往网络。

此网络为众多20世纪20、30年代回国的现代先锋艺术家和评论家作品能够立足现代上海的艺术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讲的便是邵洵美与著名常玉的渊源。

常玉与邵洵美的友情,早在他们在法国时,便已深厚。1921年,常玉、邵洵美、张道藩、徐悲鸿、蒋碧薇等人创立的“天狗会”,以方便大家组织聚餐、泡咖啡馆。常玉与1919年以勤工俭学的形式留学巴黎,之后便一直生活在欧洲,中间只有少数时间曾回国。

国内对于常玉这名画家的了解则是在1927年。1927年,为参加邵洵美与盛佩玉结婚典礼,常玉曾短暂回国3个月。在此婚宴上,众多名载史册的文学家、艺术家等均有出席,如郁达夫、叶浅予、张光宇、刘海粟、王济远、徐志摩、常玉、钱瘦铁、滕固、戈公振等。常玉画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双松图作为新婚贺礼赠与邵氏夫妇。或许大家对于常玉的结识、了解便始于此吧。

邵洵美是在国内传递当时生活在法国常玉的艺术的中坚力量。邵洵美在1929年3月的《金屋》月刊中曾写过一篇介绍常玉艺术的专文《近代艺术界中的宝贝》。此文配了常玉30年代的著名油画作品《花毯上的侧卧裸女》的小图。因徐志摩较邵洵美早一天收到此作品,徐志摩为此花命名《裸》,刊登在了3月份的《新月》中。

邵洵美或许是当时上海最适合介绍、解读常玉艺术的人了,不仅因为两人都生于优渥的家庭、相似的成长经历,更多的是因两人在同一时期相近的文化旨趣与艺术审美。邵洵美最初从英国转学法国,是为了学习绘画,之后偶然一次接触到莎弗的作品,自此深迷文学艺术,尤痴唯美—颓废主义。邵的艺术品位与常玉的绘画艺术也有着异曲同工之趣。

邵洵美在20世纪20年代末金屋时期,深受到史文朋、乔治·摩尔、波德莱尔、魏尔伦等人的影响,写了大量的诗歌,主要收录在《天堂与五月》和《花一般的罪恶》两本诗集中。其作品注重修饰、诗歌语言的节奏性和纯粹性,大量运用与感官刺激的词汇(如“吻”“肉”“鲜血”“嘴唇”等),以及对女性的诱惑力的描写(常与地狱、花朵、罪恶、尸骸相等同),充满了颓废情绪和对肉欲的追求。在颓废之下,也暗含了邵洵美对大都市繁华背后肮脏堕落的感悟与反抗意识。

此时的常玉生活在“大茅屋画院”,也同当时众多接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画家般,热衷于裸体女性形象的描绘。充满肉欲的人体、艳丽的色彩以及从中国传统书画训练而来的金石线条,构成了常玉“粉色时期”的代表风格之一。这种形象的女性肉体,与邵洵美诗歌对女性的抒发实现了契合,共同体现了颓废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象征主义融合的文艺品位。

在邵洵美的《近代艺术界中的宝贝》一文,从其对常玉的介绍与评论,这种契合的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邵洵美的观念中,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就如同是一位可以使人迷醉的美女,有着跃动的、灵活的线条。

即使是作品中的附属其他生物、静物,也透漏着颓废的风情,“都像是浸在酒精里面”,抬不起眼睛。而能达到这种绘画风格的中国画家那时也只有仍身在法国的常玉这一位,其余的也不过是自我标榜之徒。

邵似一位知音,极为恰当、完美地阐述了常玉的绘画、跃动灵活的线条、复杂丰丽的肉色、单纯的色彩以及结构都洋溢着常玉对于生命、力量的描绘,实现了简单与复杂的和谐。在此文中,常玉的一些艺术观点也在邵的转述中见诸刊物。

20世纪20、30年代,常玉能够逐渐介入中国现代艺术进程,英美派及其外围圈子,尤其是艺术家的“留法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邵洵美金屋书店、客厅为中心的沙龙,加之曾朴的真美善书店,围绕着《金屋》月刊、《真美善》杂志联系起了一大批的文学家、艺术家。

这些在不同艺术文学专业领域有专攻,但同样都艳羡法国文化的异国风情,传播异域文化魅力的自由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彼此交叠的社交网络,形成了一股声势,从而在上海纷繁的文艺界获得了一席之地。

在这个庞大的交往网络里,不同专业、审美的文艺家也聚集了有相同旨趣的人,再创立不同的杂志刊物,继续壮大队伍、扩大声势。也以此交往网络为平台,对于常玉作品的刊登以及介绍出现在多种文学、艺术或综合类刊物中,其中不仅有其好友邵洵美的《金屋》月刊与《时代画报》、徐志摩的《新月》月刊,同样可见于1927年沈从文任主编的《小说月报》以及1928年张光宇、张振宇、叶浅予等人创办的《上海漫画》。

同为邵洵美挚友的戈公振先生在其主编的《上海画报》分别于1927年、1929年刊登介绍过常玉的作品,以“法国画家常玉的新作品”为题,并对其进行了评论。

【相关阅读】

常玉作品持续稳中见涨

《五裸女》:特立独行东方审美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