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水墨的单相思 2013-04-08 15:15:5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晓峰
2013年开春艺术界的H7N9禽流感“携带体”只有两种:一种是威尼斯双年展,一种是水墨。换句话说,艺术界春天的行情似乎除了200多名中国艺术军团各种姿势强占威尼斯双年展之外,主要就看春情勃发的水墨了。

陈晓峰:水墨的单相思

陈晓峰

2013年开春艺术界的H7N9禽流感“携带体”只有两种:一种是威尼斯双年展,一种是水墨。换句话说,艺术界春天的行情似乎除了200多名中国艺术军团各种姿势强占威尼斯双年展之外,主要就看春情勃发的水墨了。这是不是一种国际化背景下导致的文化意淫现在还有待时间甄别,但是已经有人高调水墨艺术开始有望像孔子学院或少林寺那样向西方世界对口输出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三种元素。但是显然这是当代艺术主打“重口味”艺术之后的一次集体性回望,本来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但是现在成了一种成功艺术家无所不能的显性策略,或者可以视为某种策展人和成功艺术家利益链制造出来的所谓“福利”。于是水墨就像当年普洱茶、红酒一样进入了一个“爆炒”的阶段,接二连三的拍卖和展览消息,就像三亚的海天盛宴一样,一夜之间能被大众记住的只是2100个套套,估计不只只有2000多个单向度思维的艺术家连夜快速转型水墨艺术家吧?“再水墨”展览,则是一种近些年艺术界惯性操作以利益为诉求的变相类型化展览之极致,尤其是成功艺术家应景似的创作路线图,凸显了当代艺术领域内分泌已经失调,价值判断传统严重贬值,成功策展人和成功艺术家的“双勾兑”,成为这个时代中国艺术传统界面最大的结构性现实景观。水墨由于国际上包括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机构风云四起的推高重新回溯到中国艺术界中心的话题当中来,导致一窝蜂的水墨创作热,是艺术功利思维变态似的集中体现,以其以“水墨”插入式的传统体位对接出中国艺术未来的核心价值观承载出来,简直是异想天开,更不谈艺术界这是何等 “重口味”的“中国梦”之“水墨梦”篇!更有艺术界的“幻觉者”认为,下一步国家层面来会推进“水墨”,更憧憬比肩当年美国抽象艺术的全球崛起,何其不了解“内情”呢?!

近日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举办的“再水墨”展览,仍然是艺术界基于一种传统结构里寻求艺术的变化思维观,但是在这样的艺术传统价值秩序中寻找当代艺术裂变的通道,其效果显然已经式微——我的观点是在当代艺术传统的价值衰变期,艺术界主动寻找的不应该是奢求快速占有市场的投机点,而应该是放在更大的生态构建中寻找到新的艺术变化所能重新架构起来的观念和共识。因此在这个角度上看,“再水墨”只是一次营销性质的推广会,而不是艺术创新观念的实践形态——这就是这个展览无法回避的问题核心之所在。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再水墨”展览是城市聚合资源的闭合方式,而新一轮艺术的发展趋势已经跨入到“民间”,让更大的更厚重的“地气”支撑起当代艺术早已经衰竭的观念和表达。因此出现了一群艺术家和策展人正在挑战艺术界这些传统的界面和关系:比如上海艺术家马良就此在微博发出不愿再苟合与策展人这种“合作关系”,而采取了在路上的探索方式;2012年原大声展总策展人欧宁和左靖在安徽的黟县南屏村展开他们改变艺术界生态结构的“碧山计划”,用艺术文化观念来探寻“乡土中国”;2013年旅美艺术家、药艺术馆馆长黄药正在中国第一国际慢城——南京高淳发起“慢艺术”观念实验,旨在“针对性的倡导中国艺术界回到一种更自然,更原生态,更真实的艺术表达”……我想这些艺术家和策展人都不约而同的把视野放到更大的乡土和原生态的地方,才是当代艺术跨界实践最“接地气”的部分以及未来艺术观念探索的趋势。而不是将现在主流层面的艺术还是停留在局部的利益做局并且毫无时代责任感的延续下去——少数人围合的艺术市场梦,不代表艺术群体实践创新的开放梦。

【相关链接】

陈晓峰:失控的艺术界

【专题】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新闻发布会实录

威尼斯双年展“权威”神话的破灭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