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师格言 王念堂
“我的父亲今年96岁,也算是本命年了。当年他为了逃国民党的兵役,虚报了年龄,所以户口本上现在是100岁。之前我希望单独给他做个展览,他不同意,就我们父子3人一起做个书法联展吧。 ”父子同台,别开生面,这在当今书法界也算稀罕事——由北京美协、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墨缘书韵——王念堂、王明明、王卫明书法展”上,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甚是高兴。
从4月3日持续至11日的展览,汇集了王氏父子3人的真草篆隶各书体作品70余幅,包括中堂、对联、扇面、手卷等丰富的传统书写形式,内容则以经典诗词、名言警句为主。从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3人书艺的成就,更引发出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书法教育等热点话题。“做这个展览,目的是传递一个信息,对于中国书画的发展,我们需要勇气、毅力和信心来传承” ,王明明说。由此而言,“墨缘书韵”不啻为一个关乎书法教育与接续的有意思的个案。
“第一口奶”非常重要
据王明明透露,王念堂老人至今走路不拄拐,更不喜坐轮椅,他的养生之道之一,就是每天写两篇字。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与熏陶的王念堂,不管人生道路几经曲折,始终坚持从事书法的研习与创作,把笔墨纸砚视作人生一乐。在他眼中,书法创作是修身、养性、养生及书写自己人生感悟的手段。因此,他的字里行间没有半点世俗、浮躁、功利之痕迹,字体遒劲、丰筋神足、风骨尽显,率真豁达间暗含着一股沉静、坚韧之气,是其个性的浓缩,也是其人生的写照。细而品之,其书汲取晋唐行楷笔法及神韵,法度、章法严谨而不失灵动,心手合一,将书、诗、情、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未能从事艺术专业工作的王念堂看来,孩子们的成才才是自己的最大成就,经过他的精心培养,家里走出了王明明等艺术名家。因为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眼光,孩子在启蒙阶段,王念堂就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艺术天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为子女们学艺不遗余力,克服一切困难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及学习环境。在他对艺术的认知中,有种强烈的意识:必须要立足于传统,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学养及艺术感觉,品格、学养是根本,感觉是前提。他还深知一个道理,就是学习艺术必须找大家,起点一定要高,“第一口奶”非常重要。于是他就带着孩子到处寻访名家大师,想方设法叩开多位名家之门,先后向吴作人、李苦禅、徐之谦、顿立夫、启功、康殷等求教书艺,名家大师们的殷殷教诲不仅使孩子们受益匪浅、进步飞快,他自己的书艺也跟着不断提升。
两年前做过专题书法展的王明明,在绘事之余一直没有停息对书法的研习,他深知书法于中国画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书画同源,线是画之骨,如果书法不过关,线条必然立不起来,画则瘫软无神。于是他临碑读帖,醉池数十载,其用笔劲厉、欹正互出,书风古意盈然、闲和平静,一股扑面而来的文气与静气,彰显了其儒雅、练达、通透的境界与才情,于喧然闹市中开辟了一片沉稳而又不失清灵的净土。而其弟王卫明则被目为“入手就有意思” ,童年时王卫明初习楷书,不到一年,偶试隶书, 14岁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写就是50余年,其遍临《曹全碑》 《礼器碑》《史晨碑》 《乙瑛碑》 《张迁碑》 《华山庙碑》 《石门颂》 《西狭颂》 《痤鹤铭》以及清代伊秉绶、近人王福庵等名帖墨迹,在创作中以汉隶为基,同时加入许多清人风貌。
通过对书法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王卫明发现,书法需要文化的滋养及书法以外的养分,而近现代以来,传统文化的逐渐势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书法创作,当下很多专业书法家缺少了前人所具有的人文底蕴,把书法变成专业,专业水平反而并没有得到提高,失去了文化精神的供养以后,和前人差得越来越远,作品太流于表面,只剩下了技法与形式。
受益于李苦禅、吴作人、蒋兆和、刘凌沧、卢沉、周思聪、姚有多诸位先生点拨的王明明则认为,家传和遍访大家,是传承中国书画艺术的关键。“去年,我们参事室20多位馆员去院校做了一个关于中国书画传承与保护的调研,发现现在很多从业者都不知道艺术的边界在哪。我们不应该赋予艺术不能承受的责任。 ”他表示,书法应是有法、有度、有术、有美的,应是有师承的,“创新不能离开书法的结构,不是我们继承了传统就没有创新的能力,而是需要在法度中体现自己的风格——这是很微妙的东西,而没有我们说的所谓张力、所谓充满画面的奇怪东西。 ”
“就好像交响乐,是有规律的,错一个音都不行,但没有人攻击卡拉扬指挥那么严格,马连良的唱片声音嗤嗤的,但是他的声音和胡琴,谁也比不了。偏就中国书画可以没有规矩了,为了创新,飞蛾扑火,各领风骚三四年,毁了很多艺术家,从85新潮到现在,有几个可以和李可染相媲美?关键是我们没有踩到传统的根上。对于艺术,我们还存在着‘运动’心理,真正的文化建设,是传承,这需要我们冷静地来思考。 ”张明明坦言道。
教育的种子需要发酵
今年2月,教育部规定书法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而想到目前教育注重考级和比赛、培训班铺天盖地、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教育让位市场化等种种基础教育乱象,让我们在师资严重匮乏、教材良莠不齐的境况下,不由得为书法和小朋友捏一把汗。在如今转益多师已经没有可能的现实中,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书法审美能力和技术能力,成为观展的众多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呼吁写书法,是好事,关键是我们首先应教孩子写好字,别写歪斜,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之后再谈书法问题。其实‘写’是个人的事,重点是我们应当让孩子对中国书法有一个整体认识,了解书法史上的名家、流派、源流。 ”王明明所言的这种欣赏课,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艺术的顶峰,“不理解没有关系,这是文化修养的积淀。 ”
王明明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功利化、不能用我们的时代的方法培养孩子,“时代的诱惑太多了,你不让他接触电脑、i Phone,不可能的,所以就告诉他,中国有好东西,这就够了。有兴趣、有天分的孩子,找个名家高手,三言两语指点一下,就能走对路。 ”王明明笑言,学艺术“千万不能上培训班” 。
年初,王明明去上海博物馆看“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 ,发现很多年轻人去看,让他感慨,孩子一点一点去理解中国文化,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带着他,告诉他这是好东西,家庭对文化的呵护,可以产生情结,产生种子,给他种下种子,发酵期很长也没关系, 40岁,他肯定就明白了。其中有一些孩子,他自己的个性,在深研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出来,这就会成为中国艺术可以达到的高峰。 ”
“传承,应从我们自身做起,喜欢这个东西,喜欢一辈子,就够了。 ”王明明说。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