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进入了“跑步前进”的阶段: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大量增加,每年的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学科结构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由原先的“小学科”变成了如今的“大门类”。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58所本科、821所专科院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年招收学生73万余人。从数量上看,艺术类专业早已成为数一数二的大专业。
不过,如果理性而审慎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艺术教育热火朝天的表象之下,潜藏着许多“虚火”。其发展过程中的多个“不协调”之处,将制约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
塔要造得高,还得塔基牢。在艺术教育领域,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就如同塔基与塔尖。没有扎实的普及教育,而寄希望于有高质量的专业教育,这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的情况却恰恰如此。与高歌猛进的专业教育形成对照的,是“羸弱”而“功利化”的普及教育。之所以说艺术普及教育“羸弱”,不仅是因为它起步晚——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普及教育出现于清末民初,而且其进程很快因社会大形势的变化而中断。改革开放后,尽管艺术普及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不过,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其发展总体受到限制。近年来,在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各界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有关部门尽管出台了“京剧进课堂”“书法进中小学课堂”等措施,并就此做出专门部署,其效果却总体有限。据《中国文化报》等媒体调查报道,当前,京剧、书法等艺术普及教育面临着师资、课时等多方面的瓶颈,其根源正是“应试教育”。
作为艺术普及教育的另一种形式,艺术考级在推动艺术普及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前的艺术考级市场同样充斥着较为浓厚的功利色彩,无形之中让这种源于西方的艺术普及教育形式的效果打了折扣。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协调
艺术职业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前者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艺术人才为目标;后者则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两者本来各有优势,可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携手而行。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山西、浙江、安徽等全国多个地区排在第一阵营的艺术职业院校纷纷在谋求“升本”,希望能够挤进普通教育的行列。原本应该两条腿走路的艺术教育,显然已经瘸了腿。
原因何在?因为它们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从招生政策来讲,职业院校的招生,需要等普通本科招完之后才能进行,所能招到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从毕业生落户政策来说,许多大城市规定,必须本科甚至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落户;从用人单位来说,许多企事业单位是“非本科、研究生不用”,而根本不去考量学生实际掌握的艺术技能。在这样的政策取向下,如何让职业教育对家长和学生产生吸引力。
一方面是普通本科艺术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是名牌艺术职业院校招不到优秀学生。许多业内人士不禁担忧,单纯追求高学历的艺术教育究竟能走多远?
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协调
艺术教育是特殊教育,特别是表演类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强化基本功训练。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中等艺术教育不仅培养了众多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而且还为高等学府输送了大量基础人才。
比如,孙毓敏、张也、黄豆豆等一大批各领域各时期的艺术界领军人物,都出自各地的中等艺术学校。也正因此,多数专业艺术院校都设有中专部,中央音乐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甚至还有附属小学。
尽管中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其受到的重视程度却根本无法与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本科院校相比。目前,从管理体制上来说,多数独立建制的中等艺术学校属于行业办学,它们在经费等方面的待遇,不仅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甚至连同属中等办学层次却归属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也赶不上。
而没有高质量的中等艺术教育,究竟有多少高等艺术院校能够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尤其是表演类艺术人才?
传统专业与现代专业不协调
每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门口蜿蜒曲折的报名队伍,能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艺术教育的炙手可热。
然而,艺术教育热,热的往往是现代专业、流行专业。比如,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美术领域,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专业尽管有发展,可招生规模与原先差别并不大;真正快速膨胀的是设计类等新型专业。比如,一些美术学院的传统专业,培养的学生相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仅仅翻了三四倍;而新发展起来的设计类专业,学生人数则是翻了数十倍。
表演领域冷热不均的情况更为突出。前面提到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由于明星辈出,每年报考的学生数以万计,影视表演等热门专业的录取真正可以算得上百里挑一。然而,同为表演专业,很多院校的戏曲专业甚至招不满学生。
现代设计、影视表演等现代专业,因为契合了社会需求,吸引众多院校纷纷开设,吸引大量考生趋之若鹜,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守正才能出新,很多现代专业本就来源于传统专业,轻易地让传统专业边缘化,甚至简单地抛弃了传统专业,恐怕对现代专业的发展未必是福吧?
社会需求与培养模式不协调
目前,高校的发展喜欢“求大求全”,比如,一些单科性院校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以音乐院校为例,除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外,其他的都成了综合性院校,开设有音乐、美术、舞蹈、传播等多个专业;另外,设立了大量应用型学科,包括新媒体音乐、网络音乐等等。
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设置,本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学术标准和规范,许多专业都属于低水平重复设置,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有多位教育部调研组专家反映,一些学校的所谓艺术人才培养,完全是走样的。比如,原本需要一对一教学的音乐课堂,却变成了几十个人一个班。原本是培养高精尖的音乐表演人才,套用的却完全是培养师范老师的做法。尤其是新媒体音乐等新设的应用型学科,需要的是多学科交叉、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一些学校,使用的却完全是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如此培养的人才,又如何适应岗位的需求,如何解决其就业问题?
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不协调
艺术教育对于软硬件条件都有特殊的要求。从硬件来说,许多艺术院校原本定位于精英教育,狭小的校园,捉襟见肘的专业教室、文化课教室根本承载不了扩招之后数量翻番甚至翻了几番的学生,于是纷纷开始扩建新校区。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干扰了原本有序的教学秩序,甚至让一些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无法投入更多精力搞好质量建设。
师资队伍是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的根本保证。尤其是表演类专业,有时甚至需要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教学。然而,相对于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在校学生来说,我们的教师储备严重不足。在美术领域,即使像中央美术学院这样的顶级院校,其领导坦言,艺术设计等专业教师仍然稀缺。现在,很多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一些院校为了达到开设某一专业的目的,甚至采取聘请外校教师充数的办法。教师的严重不足,再加上转行过来的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切需要提升,如此的师资条件,质量恐怕很难得到保障。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