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浦江 水墨也时尚——当代水墨艺术家蓝正辉专访 2013-04-24 16:03:1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凡 
全新BMW 5系长轴距以“大美之悦”为口号,突出其豪华和设计美学。这个提法源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整场活动以著名演员濮存昕朗诵这段名句开场,紧接下来就是全场的重点:超大幅的写意水墨“梦想之路”徐徐铺开!

蓝正辉 在工作室

记者:我们通常会觉得好像水墨就不时尚似的。

蓝正辉:对呀,它为什么不时尚?因为传统做过了,所以你就不时尚,这不一定正确。我觉得真正的当代完备的当代,应该是多向性的,不应该是一个偏颇的或者是小圈子的概念,或者是一个很窄的范畴。当代是一个很宽的范围,甚至包括了传统,包括不了还算什么当代呢?当代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我就觉得在传统里边,水墨只是一个材料而已,我们生活在今天,我们这个今天的当代环境,现在知识分子的苦闷也好,担忧也好,这种责任也好,用水墨就不可以表达了吗,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材料问题。像我们做水墨,只是用了这个材料,而不说明其它问题,你说用这个材料就不当代了,我觉得这就太窄了。

相反在西方,今年1月份我在多伦多艺博会,他们请了韩国、日本还有中国就是我,今年重点有一个专题是跟纸有关的艺术,就是和纸有关的, “在纸上面”我就作为唯一的一个特邀,他们就把整个一片摊位全给我了,我挂了五张大画,有两张是十米高,非常震撼,他们全都看傻了,他们说水墨可以做成这样吗?是水墨吗?但是他们绝对没有说水墨就不当代,绝对没有这个词,从来没有这个词,他们认为非常当代,非常棒,不可能说不当代,中国这方面很窄,画写实才是当代,画人物才是当代,画得很细才是当代,太窄了。

记者:至少这次合作也很好地证明了水墨的时尚性

蓝正辉:是的。根据我的判断,当代水墨发展要慢一点,道路要曲折一些,因此他们更有生命力,毕竟有打好的基础。很多提法像“墨非墨”之类,我想墨都不墨了还叫什么水墨,我们京剧,脸谱也没有脸谱了,什么都没有,穿一个大褂上去就是京剧,那不骗人吗。包括水墨的墨、纸、浸染等固有东西是应该守住的。对我自己来讲,这个梦还是在这儿,在此基础上去求得变革。

记者:媒体上一般提到您都会提到一个词叫“体量水墨“,能不能从这个概念上再给我们解释一下,体量水墨的“体量”究竟是什么?

蓝正辉:体量水墨是这样发展的,大概在2001年的时候,刘骁纯老师去广州开会,“实验水墨二十年”,有点儿烟消云散盖棺定论的味道,有点儿平静下来,象一个总结会,那时我还在广州,之后他跟我有一个聊天,他看到我的作品,就跟我谈到一个观点,他指着我的一幅画说:“这幅画可不可以画得更大或者更有力量一点”,当然那个时候我已经具备了画这样的东西大部分条件,但是在他这种点拨下,我意识到了,可能我的另外一面要打开,01年的时候,我准备画点儿重型一点的,这很符合我的性格。我就把一个画材店的大纸、墨全买了,那个时候我有钱。我买了就去画画,使劲画,画了很多,当时也不叫“体量水墨”,叫“水墨疾走”。

2003年,广东美术馆为我做了一个展览,当时叫“水墨疾走”,是针对“实验水墨”来的,“实验水墨”是不走了,笔不走了,笔不运动了,就是贴、喷、拖、撕等等这种手工制作,我觉得这是水墨里边的分支,真正的传统中国水墨的正路还是要动起来,就是书写,写意,得动起来,什么书画同源,就是指你笔的运动,画写意的时候是运动的,写行书,写什么笔都是运动的。我提出这个概念以后,当时最大的画是五米多,比较大起来,蒙蒙胧胧有这种想动起来,想大体量化的感觉。04到06年我把画室搬到黄山附近,“体量”一词才更清晰明白起来。然后才有06年10月中国美术馆的“蓝正辉体量水墨展”。

记者:我们知道“体量”原本是雕塑里边的一个词。

蓝正辉:好像体量本来是属于雕塑里的概念,体量实际上我讲的就是一个份量,一个体感,也是它的尺度,它的重力。

记者:我们想它肯定不单单是一个尺寸上大就可以了,因为有体还得有量,它的内容怎么能够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尺寸是更重要的。

蓝正辉:对了,不只是大,更重要的还在精与充分的份量,这才是体量。后来有不少人跟风,包括传统圈的。广东画院曾发了一个文,要求每个画家要画二丈的,每人交一张上来。这个展览我去看过,大部分都是尺寸大,那种整体的东西,那种力度和冲击力根本上不来,你的这种思想、工具、材料、概念,包括结构,整个的跟进才行。

甚至我们有很好的裱大画的技术,有比较多的经验。怎么拉直,要摸索。爬梯子,爬来爬去的,重体力活,所以体量水墨首先是重体力水墨(笑)。

记者:看您的经历和经验,您最早学的是理工科,后来也有一些经商的经历,其实我感觉您是一个逻辑思维非常严密,包括看您的文章表述,还有符号的搜集整理工作,再转回来看您的那些体量水墨的作品,就可以理解您有的构图和逻辑的东西在里面的分量。这种艺术的感性和逻辑的理性在您的艺术创作中能协调吗?

蓝正辉:我是两者都想要。我在以前QQ上有一个六个字的自我描述,叫“重感觉,好思辨”。“好”念四声,动词。

记者:重感觉,好思辨,怎么样把逻辑和感觉结合与表现出来呢?

蓝正辉:训练。你既要非常地感性,又要非常地理性,跨度很大。你可能是一个具有哲学思辩的人,看问题非常有深度和本质。你可能又是一个非常敏感,容易受伤和直觉发达的人。

记者:那么这种东西在创作的时候是时而痛快,时而痛苦吗?

蓝正辉:落差很大。包括我自己状态也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我想画小画,同时我需要准备很大的画室,我不是天天画这种大画,当我要画这么大的时候,我必须拿得出足够大的空间给我,所以别人说你太浪费了吧,你这么长时间都不画大画,我没有情绪状态的时候根本就没法画,当我有情绪状态的时候我总觉得不够,我希望我的跨度很大。包括我的经历,刘骁纯老师说我是游走的人,从东方到西方,从理工科到艺术,,我以前的数学很好,我的感觉也不差,现在主要在艺术在水墨在抽象上做些努力。

结语:

采访蓝正辉的时候,他800多平米的工作室正在装修,他和寥寥无几的工人混在一起,瘦削的身形看不出丝毫“体量”的感觉或者“水墨”的风雅,他的腰间缠着厚厚的绷带,那是常年习作大幅水墨弯腰劳累所至。我提出要给他和他的工作室拍张照片的时候,这个刚刚喜得贵子的父亲,像个孩子似的说“我去换件干净的衣服,要漂亮一点”。常常为艺术家的真实和坚持感动,希望他和他的体量水墨能有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好东西。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