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系列:感知世界 参悟艺术 2013-05-04 11:03:5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唐子韬
刘景弘并不把观念、技巧作为当代艺术的价值核心,他更在意视觉对思想的传达。对于他来说,“审美”不是传统的圭臬,而是达到艺术本质的通路。对于当代艺术,刘景弘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观念和介质的层面,而是更在意观者从他的作品中所获得的思想体验。

刘景弘 作品

——刘景弘作品赏析

世界的本相是什么?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古至今,这些问题令人着迷而又无从解答。刘景弘,同样喜欢思考这样的问题。

刘景弘并不把观念、技巧作为当代艺术的价值核心,他更在意视觉对思想的传达。对于他来说,“审美”不是传统的圭臬,而是达到艺术本质的通路。对于当代艺术,刘景弘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观念和介质的层面,而是更在意观者从他的作品中所获得的思想体验,更加在意将艺术家本人的精神感受放入艺术创作中。对佛法的特殊兴趣,让刘景弘的作品具有特殊气质。

“证悟”系列是刘景弘继“风景”系列之后对画面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在“证悟”系列中,画面有了超然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艺术家对物质真实本质的关注。这种真实,不仅来源于日常景物的放大,更源于物质之间的相互对比、融合。

在《证悟3》中,画中丑陋的鱼象征着人类丑陋的本质或者负面的情绪,尽管它可以膨胀到很大,也可以虚张声势,但是在佛像的面前,它的气场却显得很小,对面的小佛像的气场却格外强大。大鱼的形象在这样的氛围中尽管显得十分突兀,有着视觉感官上的优势,但与之相对的小佛像却在观者的注视下有了强大的气场。画中的远山,借鉴了很多传统中国画的元素,让整个画面图式有了禅宗的意境。艺术家通过构图营造了与众不同的气场关系,营造了一种具有思辨性的视觉体验。

刘景弘喜欢用灰蓝色调描绘出超现实的风景:枯死的大树和僧人、与山和树融为一体的雄鹿,涅槃佛陀的干枯肉身……刘景弘在画面中力图创造一种冥想的境界,追问世界的本质与生命的真相。

“证悟”是佛教用语,意为“以实践而获得真理”。这契合了艺术家对世界形而下的感知、实践再到体悟的艺术思想。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的真谛也需要在实践中体悟,才能参悟到真正的本质。

从“风景”系列到“证悟”系列,刘景弘将景物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也将自然、生死的命题引入画面。“证悟”系列中的很多作品,既有与自然现实的鲜明关系,也在构图、着色,以及对事物的表现方式甚至是画幅的形制方面与中国传统绘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艺术家使用的大多是西画的材质作画,但刘景弘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泼洒”、“晕染”以及“书法用笔”等等,画面灰冷的色调,更加带有传统中墨色的余韵。然而,刘景弘并不是为了创作“中西结合的绘画”,而是通过绘画语言,将观者引入绘画中,带入到熟悉的文化语境中,体会东西方共通的智慧。在面对自然、宇宙、世界和人本身的时候,人类共通的感悟也在其中。

在观念至上的当代艺术创作的洪流中,年轻的艺术家能够选择一种踏实的方式慢慢地工作,让自己的身心在艺术的行动中安静下来,这难能可贵。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说:“所谓的当代艺术其实是一种探索性的艺术,水分很多,也无比的嘈杂,能不能抓到本质才是问题的关键。”

安静但不会放弃艺术的探索和思考,如同参禅一样,才是进入艺术本质之路。

【相关阅读】

“百里挑一-青年艺术个展秀”第三回:刘景弘&范虚骐个展亮相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