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朝锋:艺术家的世俗纠结与精神洁癖 2013-05-06 15:17:32 来源:艺术国际博客 作者:华朝锋
艺术家对世俗的态度与古、近代文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也有类似于陶渊明式的艺术家,选择隐居与世无争。也有类似于张爱玲式的艺术家选择世俗,既有世俗的精明又有过人的才华。这样看的话,似乎做哪一种人生选择都很自然没必要过分纠结,但事实好像没有这么简单美好。

我在上学时有位同学很爱干净,这种爱干净的习惯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呢?我想应该用洁癖比较恰当。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其实举几个例子就能明白,比如每天都要洗衣服,一天要洗N次手,洗饭盆要洗无数遍,不能接受别人坐自己床位,如果有人不小心坐了接着就会洗床单。。。等等吧!洁癖一词是指太爱干净,以至于干净到令他人受不了甚至有些反感。在彼此互不了解时单从外表上看有洁癖的人与普通人没多大区别,如果不是同住一个寝室的话一开始也很难让人体会这种习惯给他人带来的种种不便。

在离开家进入求学阶段时,每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立,这种自立很大程度上是与环境有关,也就是说很多人基本上是在环境的“逼迫”下被迫自立。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自立。对于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同窗学子们来说,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专业特长很容易就会被彼此在较短时间内认识了解,这也就有了父母都不曾掌握的信息而同学之间却能了如指掌。作为学习艺术的学子来说,每一个人应该说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有的人很早或者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一些极端的个性色彩。这种个性发挥在艺术上应该说是件好事,可如果表现在生活中则明显有些个别,往往学艺术的人给常人的感觉总是有那么一点“不正常”。

艺术门类中除了美术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艺术,比如音乐、戏曲、舞蹈等,学音乐、戏曲的往往表现出的极端个性是“疯”,因此都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学舞蹈的表现出的是多动,走到哪手脚都爱不停的动连睡觉时都在上下比划,因此容易“走火入魔”。学美术的往往多表现为少言寡语、目光呆滞、衣着邋遢,因此在出门写生时大家这样形容“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美院的。”总而言之,学艺术的人总是能给这个世俗的社会带来一丝“异样”的感受。

除了艺术教育给艺术学子们带来的直接影响外,学子们自身原有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就能被完全“教化”。同时,艺术教育也没有过多关于心理或性格教育的培养义务,换句话说这也不是同一类学科艺术教育也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么,对于有洁癖的人来说,艺术对此貌似无能为力,能够“解救”他的大概只有老师或者是医生了。洁癖形成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来自遗传,认为这种“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生理基础,另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有的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特别是青少年时期。

当洁癖的症状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时,给人的感受很容易就会被理解为一种病态,因为他的“个别”所以别人不能接受。可如果反过来站到“病人”的角度上看,出现碰撞时往往受“伤害”最大的却是患者,这种无意识的相互触犯究竟错在那一方?我想在没有完全了解洁癖形成和存在的原因之前,很难就此做出一个公正的判断。除了遗传因素外,“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会产生明显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不同人群的交往会日益增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也容易导致心理负担加重。有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比如长期的精神紧张,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对自我的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外还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亲人亡故、突然惊吓、意外事故等都是形成洁癖的重要因素。”照这样看的话,生活中有洁癖的人并不是最初认为的那样“有病”或者“个别”,而是一种需要正确看待并充分谅解和怜悯尊重的行为现象。

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么,可不可以说艺术源于世俗高于世俗呢?生活的概念是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人类所有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包括日常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世俗的概念是指“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世俗有两种解释:一指民间流行的气习;一指平常、凡庸的人。”从两个名词的解释上看显然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源于世俗高于世俗的话从定义上理解似乎不容易完全成立,但我们好像又习惯于把两个词连在一块说,叫世俗生活。那是不是也可以说,艺术源于世俗生活高于世俗生活呢?我看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可以,只不过听上去有些别扭和傫坠罢了。对于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来说,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发现生活之美进而进行艺术创造应该是多数人都能理解和认可的,而如果试图从世俗中寻找灵感发现世俗之美的话很容易就会被理解为“凡夫俗子”。究竟是该亲近生活还是该远离世俗?世俗为何物?按照世俗一词的解释,我更愿意把世俗理解为意识和行为的浅度无原则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出来的也正是所谓的平常和凡庸。

在历史上有一些名人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选择遗世独立,比如屈原、陶渊明。屈原被称之为疯子,(这让我想到了凡高)而他自己却认为“举世皆醉我独醒”。陶渊明的举动也基本类似,他曾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种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使得世俗中人不能理解。应该说,两人的旷世之举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世俗和超凡脱俗之间的本质区别。张爱玲与此相比应该算是个“世俗”中人了,出身官宦世家却擅长写小市民的世俗生活,她对世俗二字应该是有体会的,否则也写不出所谓的传世佳作。我刚开始对张爱玲这个名字的印象就是一个字“俗”,这一点她自己也承认而且还认为是俗不可耐。“张爱玲说自己爱看《聊斋》和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她很爱钱,说钱可以买漂亮的衣服,她会用稿费去买口红,会和自己的朋友在小钱上斤斤计较,算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见,张爱玲的确俗到了极点,从名字到爱好再到生活、价值观,哪一面都十足的透着俗。”与陶渊明的“超凡脱俗”相比张爱玲似乎能给世俗一词带来另一种诠释,在她的意识里世俗的生活是不能被拒绝和完全排斥的,相反的还要走进一个世俗的极端。在她笔下的女性,自私、城府,她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比抽象的理想重要,而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能在人间长存。如果陶渊明是与世无缘、清高孤傲、反世俗的话,那么张爱玲貌似是极端世俗却没有一点“消极避世”的意思,两者可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世俗,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一定存在的,本质上也是相同的。世俗的存在或许没有过错,至少很多人是这样认为,毕竟世俗和生活基本上是连在一起说的,生活中也是平凡世俗的人居多。为什么会出现不同人不同的处世方式,不同人对待世俗会有不同态度呢?中国的隐士好像都有洁癖,善于自我美化。换个词说也可以叫精神洁癖,“精神洁癖就是人在精神层面上所带有的洁癖,是道德至上主义。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所持有的一种强迫性人格,强迫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要绝对清洁绝对干净,而且还要随时准备清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精神世界基本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精神洁癖一般都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极端完美主义的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洁癖。”那么,陶渊明是不是也有精神洁癖呢?从表现上看好像毫无疑问。张爱玲尽管做为一个“与世有缘”不消极避世的“复杂”女性好像多多少少也有精神洁癖的意思,这一点似乎与文人所共有的身份特征有一定关系。两者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也有共同之处,与陶渊明不同张爱玲可以将艺术生活化,同时又是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但后来的生活又是“与世隔绝”,这一点又貌似一位隐士。本性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也是造成各自处世方式和对待世俗不同态度的一种因素,这个时候也就说不上谁更俗谁更雅了。人生更像是在选择,选择哪种生活就会成就哪种人生,这也是一种自由和权力,本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有人就可以融入世俗有人就不能忍受世俗而选择避世呢?

艺术家对世俗的态度与古、近代文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也有类似于陶渊明式的艺术家,选择隐居与世无争。也有类似于张爱玲式的艺术家选择世俗,既有世俗的精明又有过人的才华。这样看的话,似乎做哪一种人生选择都很自然没必要过分纠结,但事实好像没有这么简单美好。艺术家的精神意识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不断地反世俗批判世俗,进而追求精神境界中的纯粹与至真。当艺术遭遇世俗时,似乎就出现了一个千年的难题,艺术往往与“高雅”对应,世俗则往往意味着“凡庸”。追求艺术的道路中容易被世俗迷惑,从而陷入圈揽名利之中,但艺术又只能从世俗出发高于世俗才能称之为艺术。这种辩证的关系更像是在博弈,很容易就出现彼此间的对立与交锋。在艺术眼里世俗有时会是一个“肮脏”的东西,只有把它洗掉才能保证艺术的纯净。艺术家在面对世俗生活时往往会遇到此类困惑,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会很痛苦,《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是有利于艺术的,往往不利于生活,因为艺术家两脚踏在地下,头脑却在天上,这种姿态当然不适应于生活。”

关于艺术与世俗的话题还有很多哲理性的探讨,其中也有艺术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分析。有人认为,艺术创造与孤独寂寞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任何杰出的艺术家都是人类精神上一座伟大的孤峰。艺术家的孤独感被称之为深层次的、与生俱来的,是天才式的孤独感,是具有悲剧美的,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艺术家们往往被世俗社会所拒绝,难以被人们接纳和理解,他们的创作是他们表现自我、寻求理解、摆脱孤独的行动。生活对待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并不厚待,越是具有唯美倾向的艺术家,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艺术家正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我想,所有正在从事艺术的人都可能为这个话题而思考过,困不困惑各自心里一定最清楚。身处世俗却又需要跳出世俗,追求高雅却又脱离不开凡庸,在这样的矛盾中艺术家们有时就是这样纠结的生存着。对于现在的艺术家有多少是有精神洁癖的?丹青先生似乎也一直在自我纠结,这种纠结有时会以“愤慨”来爆发,他纠结的好像不仅是艺术与世俗,还包括不知道算不算世俗的“学术行政化”体制,以至于最后不能与之达成妥协而选择拂袖而去。他会不会也在困惑,半生的辗转,由东向西再由西向东转了一圈后却始终没有找到北,这种东、西难立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有没有中国隐士所具有的精神洁癖呢?
我的一个朋友这样形容我“当别人都在努力争取物质生活的同时你却是在不停地往外推,生活在世俗中却又不食人间烟火,让人不解又使人纠结。”我在不知道什么是精神洁癖时一直认为我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自我性格的。认为世俗生活中一切“俗”的东西并非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只是想尽最大努力地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与更加完美。这一点我似乎更像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算不算极端?目前我还不够清楚。这样看来,我好像也是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了,因为偶尔我也自我美化。

有精神洁癖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精神洁癖一种比较明显的表现就在社交方面,“有精神洁癖或者有此类倾向的人会异常在意自己所处的社交圈子,会非常严格的去审查与自己交往的人,一旦发现所交往的人所带有的任何东西是所谓“肮脏”的,马上就会将其直接剔除出自己的社交范围。”从这一点解释上看有精神洁癖无疑是不好的,按照解释中所称的,如果精神洁癖反映在政治领域便是权力“洁癖”也就是不容异端,这一点貌似还挺恐怖。另外,“精神洁癖者不能接受恶的一面,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思维模式,一般人无法理解,尤其唯物主义者更是完全不能理解。精神洁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精神上往往不能自控的追逐一种完全脱离人间烟火的存在。”对于精神洁癖的症状也有人给出了“治疗方法”,简单一些说,即博爱、宽容。这么看来,有精神洁癖的人应该是有病了,需要精神治疗。那么,文人和艺术家所具有的一定程度的精神洁癖是不是也说明他(她)们都有病呢?

文人和艺术家中,有的会选择拒绝世俗批判丑恶,有的会选择融入世俗“容纳”丑恶,这是两种不同的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拒绝世俗的一类人中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精神洁癖释义中的表现症状。文人和艺术家们异乎常人的思维使他们具有了独特的创作而不沦为凡庸,除了一些用极端的方式拒绝世俗和丑恶的人之外,还有很多是在用“精神洁癖”的方式倡导正义、讴歌真善美。换句话说,批判现实中的丑恶,改造世俗,不也是文人、艺术家应该有的一份职业责任吗?所以,精神洁癖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只要不出现上述中的极端“病状”艺术家和文人还是需要具有精神洁癖的一些健康“症状”的,至少我自己目前是这样认为。

作为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普通人,我们不能回避世俗中的一切,也无法回避世俗与艺术之间产生的种种碰撞。与其在世俗中纠结不如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以适应世俗为手段,以改造世俗为目的,以独特的思维透彻人生,以博爱的心胸宽容世界,艺术与世俗之间似乎也能达成平衡,真正的艺术家也未必需要再去极力地走极端。

【相关阅读】

华朝锋:传统与当代冰火两重天

华朝锋:艺术市场与大马士革的枪声

【编辑:谈玉梅】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