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五:摄影的表面与虚构的真实 2013-05-14 10:52:39 来源:《中国摄影》杂志 作者:唐晶
卡塔琳娜•波塞1968年生于芬兰小城图尔库(Turku),在德国南部长大。1994年毕业于德国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同年获DAAD[注1]奖学金前往美国。1997年获爱克发国际新闻摄影奖。

卡塔琳娜•波塞

卡塔琳娜•波塞

卡塔琳娜•波塞

摄影/卡塔琳娜•波塞  

卡塔琳娜•波塞1968年生于芬兰小城图尔库(Turku),在德国南部长大。1994年毕业于德国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同年获DAAD[注1]奖学金前往美国。1997年获爱克发国际新闻摄影奖。和她合作的杂志有《时代》《纽约客》《明镜周刊》《SPIN》《PARK AVENUE 》等。在美国工作6年后回到德国,任教于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摄影专业。

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摄影理论无疑是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大意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构图、设想、光线和事件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也正是由于布勒松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我们一说起“决定性瞬间”,就马上将之和新闻摄影与传统纪实摄影联系起来。其实与其说“决定性瞬间”是一种摄影理论,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摄影师的工作方式,每一个瞬间的感悟正是触发摄影师们按下快门的最原始动因。这种瞬间的力量我们可以在杰夫•沃尔(Jeff Wall)[注2]那些电影般的摄影场景中看到,也可以在马丁•帕尔(Martin Parr)[注3]那些幽默诙谐的作品中有所领悟。而德国女摄影师卡塔琳娜•波塞也含蓄隐晦地运用了这种工作方式,将之导向一种她特有的风格和画面氛围之中。

1994年到2000年之间她拍摄了很多系列,比如“从外部/从内部” (von außen/von innen)、“符号的领域,感觉的领域”(Reich der Zeichen, Reich der Sinne)和大量的人物肖像、场景、街拍和摆拍等等,最后在2000年将之集结出版了一本摄影集《表面的张力》(Surface Tension)。在这本摄影集中我们看到很多不知名的地点,现实又似乎有些不真实;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物,既像抓拍又像摆拍。这些人物和场景陈列在一起,初看杂乱无序,充满了生活的琐碎、无意义和陈词滥调,但慢慢翻阅下来,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太强烈却又无处不在的超现实感。这种超现实和曼•雷(Man Ray)作品中那种纯粹的想象以及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拍摄的《原子的达利》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同,更让人会想到墨西哥摄影师马努埃尔•阿尔瓦雷兹•布拉沃(Manuel Álvarez Bravo)拍摄的《评价良好的午睡》。波塞拍摄的超现实淡淡地隐藏在无所不在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场景、物品和人物都成为摄影描绘的对象和符号,看起来好像是虚构的,但又是真实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手册》的创办人之一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说:“想象与现实之间的逻辑区别越来越多地被消除,每一张图片都必须能被感知为一个物体,每一个物体都被感知为一张图片。”虽然波塞把纪实摄影的手法带入了她的工作方式之中,但她拍摄的不再是现实的写照,而是对自己想象的记录。摄影使得她的想象能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

波塞拍摄的人物多数都是在一个现场环境中临时选取,所以很难去界定她是抓拍还是摆拍。这些被拍摄对象或是直视镜头,或是看向某处,或是恍惚失神,总会将你带入一种你在观看她们的感受。这种带着距离的观看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们观看和欣赏他人不过是为了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罢了。那么这些人是谁?是迈阿密海滩边的热辣女郎还是一个游轮上的音乐家?我们对我们观看的对象充满了想象,他们也乐于在波塞提供的场景中向我们展示自己。这一切都构成了摄影的表面,通过这种表面传达给我们一种内在的力量,就像以色列心理教育学家加夫里尔•所罗门(Gavriel Salomon)对摄影的注释:“摄影把世界描绘为物体,语言则把世界描绘为观念”。

【相关阅读】

亚洲文化现场与全球化的未来——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

德国摄影大师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访谈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