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干露露裸体雕塑
近日,两件雕塑的公开展示成为热点新闻之一。一件是有关名人的,另一件涉及普通中学生。为什么两件本没有关联的雕塑几乎同时引起社会的关注呢?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雷人!
名人裸雕
被关注因为“名人效应”
在厦大艺术学院展厅里,三尊裸体雕塑近日非常引人注目。注释说明,他们分别为陈光标、干露露和莫言。三尊雕塑尺寸统一,高120厘米,均由树脂制成。三尊雕像中,“莫言”顶着大肚腩,面容和蔼;“陈光标”手拿百元大钞,笑容灿烂;“干露露”身材姣好,脚踩粉红高跟鞋。在一旁的创作感言里,作者只写了几个字:“脱了,脱了,都脱了……” 看过展览的人有的表示“乍看很震惊”,也有的认为“没什么,只是艺术创作”。但这组雕塑的照片在被上传到网络以后,有关“看不懂”、“炒作”等质疑声随之而来。
雕塑作者———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大四学生孙德迎却镇定自若:“这只是我的毕业设计!”
孙德迎在接受采访时说,三尊雕像“是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来的”,作品“其实很平常,只不过是用了名人的脸”。“选择陈光标、干露露和莫言,不是因为我故意针对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是比较有争议的三个人。我想表达的是,他们脱了,其实也和平常人没什么差别”。为什么把莫言和干露露放在一起?孙德迎解释,“这样才显得平等,才显得不带立场”。
孙德迎的指导老师王卫表示,“这份毕业设计是观念性的作品,我们不能把它当人物肖像作品来看待。”所以就无需讨论作品与人物本身到底“有多相像”。而这组雕像之所以被关注,无非因为它们的“名人效应”。
王卫说,实际上,裸体雕塑在现当代艺术雕像创作中非常常见。除了经典的罗丹雕塑和巴尔扎克雕像外,2007年广州美院雕塑系大四学生郑敏的毕业作品就是王小波的裸体雕塑,后来还出现了韩寒的裸体雕塑。
不过,“这些作品的形式虽然一样,但是内涵不同”。王卫认为,孙德迎同学的创作是“在艺术上还原了名人作为一个‘人’的原本面貌,是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表达,不是在抨击和丑化任何人”。
作为一名指导老师,王卫认为,这样的作品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思考余地。
舌吻雕塑
所谓的“艺术”一地鸡毛
近日,在漳州碧湖生态园一个湖边亭子的休息长廊里,一名女孩坐在一名男孩的腿上,两人正旁若无人地拥吻着。值得一提的是,这对情侣身穿中学校服,是一对稚嫩的学生情侣。
细细一看,不是“真人”哦,原来是雕塑艺术品。人们注意到,男学生的旁边还放着一个啃了一口的青苹果,而这名男学生脚穿一双“耐克”鞋,背着一个麦当劳的袋子,里面放着汉堡等。一名“保安”站在长廊的一边,两眼发直瞪着他们。
这件作品的作者柳青介绍,这件作品是他2009年研究生毕业时的作品《车站》,作品是想通过车厢内的场景,反映大众生活。“车站的一边候车长椅上,坐着8个人,男女老少皆有,有民工,有白领,反映都市里各类人物的生活状态,另一边则单独坐着这两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柳青说,现在很多中学生早恋,他创作这件作品,也是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提出一些思考。
柳青介绍,作品带有点调侃味道,那名男学生满脸长着青春痘,从状态上有点用力,而女孩则有点害羞,有点推开的动作,作品中的多个物品,也含沙射影地展现当前社会现象。
对于市民、网友们提出的担心起到误导作用,柳青说,“我觉得没太大影响,现在网络那么发达,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更过,这件作品描述的只是中学生亲嘴,应该不算过。”而且创作这样一件作品,就是想让大家看到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思考,以引起家长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警觉。“这件作品有着明显的中学生特色,不适合在公园展出。”漳州市政协委员、闽南师范学院教授郑镛表示,如果作为私人收藏,那没问题,但在公园展出,就是公共艺术品,会给观众误导,教育部门及家长们也不接受这样的艺术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如果创作者想抨击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可用漫画的形式,而这是一件公共艺术品,市民一般都用审美眼光来看待,以为这也是一种美,会起到误导市民的作用。”郑镛说。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胡荣教授则认为,这是艺术创作,可以大胆一点。从社会规范看,中学生不应该谈恋爱,但从当前社会现状看,中学生谈恋爱的确实不少,这件作品真实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
“这件作品将起到误导作用还是警觉作用,关键取决于观赏者是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胡荣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艺术尤其是青年“艺术人”越来越朝着裸露、低俗、肤浅、功利的方向大步迈进,创作者不是潜心学习、全心投入,而是悬浮于表面,热衷于炒作。中学生舌吻是低俗的炒作而并非“艺术”,只不过是希望得到一个令人瞠目的观感,一个引发围观乃至口水战的噱头,“舌吻”招摇于市,所谓的“艺术”不过是一地鸡毛。
【相关阅读】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