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贤
问:从20年前开始你们就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很多人都觉得你们慧眼独具,你们是如何决策的?
答:少励画廊1992年由我的父亲文少励先生(Mr. Manfred Schoeni)在香港创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父亲便不断发掘和推广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包括张晓刚、方力钧、曾梵志、杨少斌等,他们的首个个展都是从少励画廊开始的。在当时看来,这是非常冒险的决定,因为当时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了解很少。为了让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世界的艺术版图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父亲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2004年父亲去世后,我接手管理画廊事务。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我父亲坚持的宗旨,就是支持年轻、有潜力的艺术家。一方面,我们仍然与知名艺术家保持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画廊的重点还是在支持年轻艺术家方面。当然今天的时代环境和二十年前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画廊也一直在调整我们与艺术家的沟通和合作方式。
问:应对这种“不同”,你们有什么方法?
答:今天的年轻艺术家有很多机会展示,而且很早就接触市场。但是在我看来,太早进入市场并不是好事,如果你失去了自我,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你终将失去市场。所以我们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与他们合作。比如我们认为陈永亮很具潜力,于是建立并筹组基金,目标是把他送到美国学习两年。这种长期培养艺术家的做法对于年轻艺术家的成长相当有益,为年轻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创造更多机会。
虽然画廊多年以推广内地艺术家为主,在这二十年来画廊伴随香港成长,我们明白本土艺术的灵感,也不难了解作品背后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近年我们跟香港本土艺术家更紧密地合作。在刚结束的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里,我们只展出了洪强的作品,他正是一名香港本土艺术家。
【相关阅读】
【编辑:徐瀹槊】